送风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628179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011641489.2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送风装置。该送风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导风件、第二导风件与可转动的轴流风轮;壳体上具有进风口和周向出风口,周向出风口围设在轴流风轮的转轴的四周;第一导风件围设在轴流风轮的四周并与第二导风件间配合形成与所述周向出风口相通的周向送风风道;当周向送风风道打开时,第二导风件靠近轴流风轮的转轴的部位形成导流凸起且其余部位与所述第一导风件间的距离X沿远离轴流风轮的转轴的方向逐渐增大。该送风装置可以解决送风距离短、送风范围及送风速度小的问题,提升整机风感及用户体验。

    轴流风叶、轴流风机及循环扇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7253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881340.X

    申请日:2024-12-1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轴流风叶、轴流风机及循环扇,一种轴流风叶包括:第一轮毂;至少两个第一叶片,设于所述第一轮毂的外周,且各所述第一叶片之间形成第一导风通道;其中,所述第一导风通道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进风口及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轮毂的轴向;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进风口的宽度δa1大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宽度δa2。上述的轴流风叶轴流风机及循环扇,各第一叶片之间形成第一导风通道,第一导风通道的第一进风口宽度大于第一出风口的宽度,使得第一导风通道呈一个由宽向窄过渡的渐缩通道,气流在流经第一导风通道时能被加速,提升了轴流风叶的出口气流的风速及风感,且有效降低气动噪音。

    网罩及风扇
    3.
    发明公开
    网罩及风扇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41239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882991.0

    申请日:2024-12-1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网罩及风扇,一种网罩,包括:第一送风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送风格栅,各所述送风格栅沿所述网罩的周向相互连接为一个整体;其中,各所述送风格栅具有送风主体及至少两个第一筋条,全部所述第一筋条的第一端汇集在一起且连接于所述送风主体,且全部所述第一筋条的第二端沿所述网罩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送风主体具有第一导风通道,每两相邻的所述第一筋条之间形成第二导风通道。一种风扇包括上述的网罩。上述的风扇,第一导风通道及第二导风通道沿网罩的径向依次排布,且各第二导风通道由汇集点沿网罩的分散分布,在网罩的周向及径向上增强气流分布,实现多路径气流流动,且有效降低风阻和运行噪音。

    送风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648239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011645350.5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送风装置,包括导风筒、叶轮、发热件和风向切换组件,所述叶轮位于所述导风筒中,所述风向切换组件位于所述导风筒的出口端,且在所述叶轮的轴向上所述风向切换组件与所述导风筒间隔布置,在所述导风筒的出口端形成周向出风口,当所述风向切换组件切换至开启状态时,所述风向切换组件上形成有轴向出风口,当所述风向切换组件切换关闭状态时,轴向出风口关闭所述风向切换组件形成拦截板,发热件设置在所述周向出风口处,以加热从所述周向出风口排出的气流。通过在导风筒的出口端设置风向切换组件,从而使得送风装置具有轴向出风和周向出风两种状态,且在周向出风口处设有发热件,使得向四周送出的为暖风,提高使用舒适性。

    电机防水罩、电机和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0876804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1810798648.6

    申请日:2018-07-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防水罩、电机和空调,其中电机防水罩,包括:筒体,包括第一筒段,筒口位于第一筒段的一端,第一筒段的外壁的上表面与中心轴线的间距沿远离筒口的方向逐渐减小;底板,与筒体远离筒口的第一端密闭连接,底板上开设有与筒体的内腔相连通的轴孔。第一筒段外壁的上表面形成向筒体内部倾斜的斜面,当水滴落在第一筒段的外壁上时,水滴倾向于向远离筒口的方向流动,从而防止水滴从电机防水罩与端盖之间的间隙流入电机内部。

    一种隔电环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08880057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1810752039.7

    申请日:2018-0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电环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机。隔电环组件包括:隔电环本体,隔电环本体上设置有避让孔;旋转体,旋转体上设置有限位孔,旋转体与隔电环本体活动连接,使旋转体可相对于隔电环本体旋转。本发明的隔电环组件通用性强,一个隔电环组件可匹配多个控制器方案,减少仓储压力、降低混料错用率。本发明通过增设带有限位孔的旋转体,使将隔电环与端盖装配时,本体能够通过限位孔与端盖相对定位连接,从而有效避免隔电环相对端盖晃动,进而保证了本体的功率模块开孔与功率模块的对位准确性,便于工作人员涂抹导热硅胶,保证导热硅胶不流到转子上,降低了电机卡死的风险以及降低噪声。

    一种散热组件及其电磁炉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2395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631260.4

    申请日:2023-11-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进风口以及离心风道,所述离心风道上方固定有离心风盖,所述离心风盖和所述进风口之间设置有风轮;通过驱动风轮进行风力散热时,利用具有螺旋曲线结构的离心风道减低风阻,提高出风口风速,再通过在离心风道出风口处设置倾斜式蜗舌,降低湍流流度,减小散热组件的噪音。

    混流风轮、风轮组件、混流风机及风扇

    公开(公告)号:CN11543494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295308.4

    申请日:2022-10-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混流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流风轮、风轮组件、混流风机及风扇。本发明的混流风轮,包括:轮毂和设置在轮毂上的多个叶片,多个叶片沿轮毂的周向排布,叶片均具有压力面和吸力面,进风切角α的数值范围为[10°,25°],出风切角β的数值范围为[34°,44°]。本发明中,在上述叶片的进风切角和出风切角的约束下,气流在混流风轮内的转向角度小,转向角度小可减少转向过程中带来的动能损失,能够提高混流风轮的出风风压和出风量,从而有利于提高无叶风扇的风量和送风距离。

    风道切换组件及暖风机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165830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598698.8

    申请日:2021-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道切换组件及暖风机,其中,风道切换组件包括风道,风道设有进风口,以及相对独立的第一出风通道和第二出风口;风道设有加湿组件,第一出风通道内设有发热体,风道内设有阀板;阀板打开第一出风通道并关闭第二出风口,使第一出风通道排出加湿加热的空气;阀板关闭第一出风通道并打开第二出风口,使第二出风口排出加湿的空气。本发明所述的风道切换组件,将发热体放置在独立的第一出风通道中,当第一出风通道中,高湿的空气不会流经发热体,防止发热体生锈。

    加湿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60993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490284.3

    申请日:2021-1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加湿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湿器。加湿器包括主体结构、风机和加湿组件,主体结构设有容水腔,所述容水腔的上方设有风机腔和加湿腔,所述风机腔和所述加湿腔间隔开且连通,所述风机腔上设有进风口结构,所述加湿腔上设有出风口结构;所述风机腔和所述加湿腔均与所述容水腔连通;风机设置在所述风机腔内;加湿组件设置在所述加湿腔内。本发明提供的加湿器,风机腔和加湿腔设置在容水腔的上方,既增大了容水腔的体积,减少用户的换水频率,又降低了主体结构的高度,减小了加湿器的体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