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集流体接头集成组件、风机盘管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367190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769839.5

    申请日:2017-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18 F28D1/0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集流体接头集成组件、风机盘管换热器及空调系统,分集流体接头集成组件包括:箱体结构,内部设有包括相互不连通的流体集中腔室(A)和流体分散腔室(B)的多个内部腔室;流体集中接头(1),设置在所述箱体结构上,并与所述流体集中腔室(A)连通;流体分散接头(2),设置在所述箱体结构上,并与所述流体分散腔室(B)连通;和多个支管(4),设置在所述箱体结构上,且所述多个支管(4)中一部分用于连接外部的流体排出管路的支管(4)与所述流体集中腔室(A)连通,另一部分用于连接外部的流体进入管路的支管(4)与所述流体分散腔室(B)连通。本发明能够提高流体进出结构的设计自由度。

    油液雾化装置和油液雾化给液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877643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10277702.7

    申请日:2019-04-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液雾化装置和油液雾化给液系统,油液雾化装置包括雾化装置外壳,雾化装置外壳上设有出雾孔;雾化装置外壳内形成蓄液室和至少两个雾化室,蓄液室、多个雾化室和出雾孔依次连通;雾化装置外壳内设有位于相邻两个雾化室之间的第一挡壁,每道第一挡壁上开设有第一连通孔,每个第一连通孔处均设有格栅件。油液雾化给液系统包括油液雾化装置、油雾给液装置和油雾管道,油雾给液装置包括喷嘴组件、给液装置外壳和内管壁,内管壁上设置有第二连通孔,内管壁将给液装置外壳内的容纳空间分隔为油雾通道和气体通道。油液在油液雾化装置中经多级雾化后喷出的油雾具有更高的雾化程度,更少的润滑油即可满足喷淋需求,有效降低油耗。

    油液雾化装置和油液雾化给液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877643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277702.7

    申请日:2019-04-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液雾化装置和油液雾化给液系统,油液雾化装置包括雾化装置外壳,雾化装置外壳上设有出雾孔;雾化装置外壳内形成蓄液室和至少两个雾化室,蓄液室、多个雾化室和出雾孔依次连通;雾化装置外壳内设有位于相邻两个雾化室之间的第一挡壁,每道第一挡壁上开设有第一连通孔,每个第一连通孔处均设有格栅件。油液雾化给液系统包括油液雾化装置、油雾给液装置和油雾管道,油雾给液装置包括喷嘴组件、给液装置外壳和内管壁,内管壁上设置有第二连通孔,内管壁将给液装置外壳内的容纳空间分隔为油雾通道和气体通道。油液在油液雾化装置中经多级雾化后喷出的油雾具有更高的雾化程度,更少的润滑油即可满足喷淋需求,有效降低油耗。

    分集流体接头集成组件、风机盘管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367190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1710769839.5

    申请日:2017-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集流体接头集成组件、风机盘管换热器及空调系统,分集流体接头集成组件包括:箱体结构,内部设有包括相互不连通的流体集中腔室(A)和流体分散腔室(B)的多个内部腔室;流体集中接头(1),设置在所述箱体结构上,并与所述流体集中腔室(A)连通;流体分散接头(2),设置在所述箱体结构上,并与所述流体分散腔室(B)连通;和多个支管(4),设置在所述箱体结构上,且所述多个支管(4)中一部分用于连接外部的流体排出管路的支管(4)与所述流体集中腔室(A)连通,另一部分用于连接外部的流体进入管路的支管(4)与所述流体分散腔室(B)连通。本发明能够提高流体进出结构的设计自由度。

    耐磨工件及其表面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30027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588271.6

    申请日:2019-0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件的表面改性技术领域,耐磨工件包括基体,基体的表面上依次沉积有钨缓冲层、第一DLC层和第二DLC层,第一DLC层的SP3键含量小于第二DLC层。一方面,采用第一DLC层有利于降低第二DLC层剥落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第一DLC层与第二DLC层均为碳单质材料,第一DLC层与第二DLC层具有更好的可结合性,更有利于第二DLC层附着良好,有利于降低第二DLC层剥落的风险;此外,第一DLC层也具有较高的硬度以及较好的耐摩擦性能,即使第二DLC层剥落,将第一DLC层裸露出来,不会对管材加工造成过大影响,并且耐磨工件的耐摩擦性能也不会明显变化,进一步有利于提升耐磨工件的可靠性,进一步有利于保证耐磨工件良好的表面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