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聚乙烯醇缩醛膜及包括其的夹层玻璃

    公开(公告)号:CN206983442U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20127755.7

    申请日:2017-02-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层聚乙烯醇缩醛膜及包括其的夹层玻璃,所述多层聚乙烯醇缩醛膜在宽温度范围内具有优异的减少噪音的隔音性,同时如耐贯穿性等物理特性不会降低。具体地,所述多层聚乙烯醇缩醛膜包括:A层,其包括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24~30重量%的增塑剂,所述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缩醛基的碳原子数为4~6,且主链内的缩醛基的含量低于1重量%;B层,其包括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28~38重量%的增塑剂,所述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缩醛基的碳原子数为4~6,且主链内的缩醛基的含量为8~14重量%;以及C层,其包括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增塑剂,所述增塑剂的含量与所述B层的增塑剂的含量相差2重量%以上。(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接合用层压膜及包含该接合用层压膜的透光层压体

    公开(公告)号:CN208906630U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821303284.1

    申请日:2018-08-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合用层压膜及包含该接合用层压膜的透光层压体。所述接合用层压膜具有第一末端和与所述第一末端相向的第二末端的层压膜。所述接合用层压膜包括:基础层,含有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且与所述第一末端共享其一面,并呈随着靠近所述第一末端厚度逐渐增加的形状;以及增强层,与所述第二末端共享其一面,并呈随着靠近所述第二末端其厚度逐渐减少的形状。当与玻璃等相接合时,耐冲击性与耐穿透性优异,并且还具有隔音性能,适合用在平视显示装置(HUD)。(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层合玻璃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6814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1980045648.1

    申请日:2019-07-05

    Inventor: 李学守 郑盛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合玻璃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即涉及用于制备具有优异的脱气性能、边缘密封特性等且几乎没有由压花图案引起的衍射干涉条纹发生的层合玻璃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上述层合玻璃用薄膜虽然在表面上具有条纹,也几乎没有由于压花图案引起的如莫尔现象等的衍射干涉条纹的发生,并且脱气性能和边缘密封功能等优异。

    玻璃接合用多层薄膜、包括其的层合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15814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1810904547.2

    申请日:2018-08-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接合用多层薄膜等,所述玻璃接合用多层薄膜包括:第一层,包含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第一增塑剂,所述第一层的一面与第一玻璃的一面直接相接;及第二层,所述第二层的一面与所述第一层的另一面直接相接,且包含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第二增塑剂,由此,所述玻璃接合用多层薄膜将耐冲击性、耐贯通性、隔音特性等保持在一定水平以上的同时提高多层薄膜的层间结合力,并且降低多层薄膜与玻璃之间的界面和多层薄膜的各层之间的界面的接合力之间的差,由此使如冰花现象等隔音中间膜的缺陷的发生最小化。

    接合用膜以及透光层叠体

    公开(公告)号:CN11619818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699098.5

    申请日:2020-08-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接合用膜以及透光层叠体。所述接合用膜包括形成有具有规则图案或者不规则图案的压纹的表面;形成有压纹的所述表面的由以下第2式表示的DSvk值为6um以下,基于整个接合用膜,所述接合用膜包含24重量%至40重量%的增塑剂,第2式:DSvk=S*vk–Svk,在所述第2式中,所述Svk值为根据ISO_25178进行评价而得的值,所述S*vk值为在根据ISO_25178的支承长度率曲线中,支承长度率为Mr2的点处的高度值。

    接合用薄膜及包括该薄膜的透光层叠体

    公开(公告)号:CN114174390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80051953.4

    申请日:2020-12-22

    Abstract: 本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接合用薄膜及包括其的透光层叠体等,且提供一种接合用薄膜,上述接合用薄膜包括厚度增加区域,上述厚度增加区域具有两末端,即一端和另一端,上述两末端的厚度相互不同,上述接合用薄膜包括形成有压纹的表面,上述形成有压纹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上述厚度增加区域的一面上,在上述形成有压纹的表面中的各个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对于上述第一部分或上述第二部分各自在20°、45°、60°、75°及85°的受光角下测定的光泽度中的最大值为15%以下,上述形成有压纹的表面的Spd值为200mm‑2以上。上述接合用薄膜等通过控制形成有压纹的表面的特性,来调节在卷绕状态下可发生的不规则反射现象,从而可以在外观检查时具有优异的可见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