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04750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458475.0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规则煤岩样制样方法,属于岩石力学试验领域。该不规则煤岩样制样方法,应用制样模具,制样模具包括底板和四块侧板,侧板的左侧边和下侧边均设置磁铁条带,侧板的上侧边设置钩槽,侧板的上侧边顶端靠近左侧的位置铰接压板,压板的中间位置连接拉紧绳的一端,拉紧绳的另一端设置挂钩,侧板的上侧边顶端设置用于与压板卡合连接的卡合部;不规则煤岩样制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模具定位;步骤二、模具侧板间加固;步骤三、模具注料;步骤四、试样脱模。本发明使不规则煤岩样及填充材料形成一体结构形状规则的试样,便于利用台虎钳等传统固定装置固定,以便于后续对试样的取芯或切割等操作制作试件,提高试件制作的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947809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429755.2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H75/38 , B65H75/4402 , B65H75/4486 , B65H2701/34
Abstract: 一种钻孔探测用收放线装置,包括左滑轮、右滑轮、下滑轮、壳体、线槽和摇柄;左滑轮、右滑轮和下滑轮呈倒三角形结构装配于壳体内,线槽和摇柄装配于壳体外,线槽和摇柄固定连接,线槽在摇柄驱动下绕线槽轴线旋转;在开始工作时,先将线缆缠绕于线槽上,然后将自由一端伸入壳体内,依次绕过右滑轮上边缘,下滑轮下边缘和左滑轮的上边缘,之后再从壳体内伸出来。本发明解决了钻孔探测用收放线作业中收放线稳定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421862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1710689091.8
申请日:2017-08-13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15/075
Abstract: 一种粉尘浓度传感器,包括:传感单元本体、呼尘接收模块、全尘接收模块、光源和控制单元;传感单元本体设置有预监测气体通道,呼尘接收模块、全尘接收模块和光源处于同一平面,呼尘接收模块与光源呈45°夹角,全尘接收模块与光源呈135°夹角;呼尘接收模块和全尘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预监测气体通道内粉尘的散射光,输出光强信号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输出光强信号计算粉尘浓度。本发明能够较为精确的确定全尘和呼尘浓度,进而更为精确的为预防尘肺病提供监测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330036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011249718.6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河南理工大学
IPC: G06Q10/063 , G06Q50/02
Abstract: 一种瓦斯圈闭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及目标废弃矿井优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瓦斯圈闭开发适宜性评价的评价指标;S2确定瓦斯圈闭开发适宜性评价等级以及各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S3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确定待评价圈闭的开发适宜性等级;S4利用关键因素排除法排除那些明显存在安全隐患或瓦斯开发前景差的目标废弃矿井;S5获取各目标废弃矿井瓦斯圈闭的数量及类型;S6确定目标废弃矿井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值;S7确定每个目标废弃矿井的瓦斯圈闭开发适宜性等级;S8按照目标废弃矿井优等瓦斯圈闭的瓦斯资源总量大小选出最有利废弃矿井。本发明能够基于瓦斯圈闭评价对瓦斯开发目标废弃矿井进行优选,可指导目标废弃矿井瓦斯地面开发有利区域的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09696710B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811633879.8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场信息反馈的矿井瞬变电磁自动化观测方法,属于矿山安全综合防治技术领域。其所采用的观测系统包括矿井瞬变电磁探测系统主机、收发线圈及多场信息反馈装置;其观测方法:对多场信息反馈装置进行零点校正,获取多场信息初始值;根据设计探测方案布置瞬变电磁测点,布置常规观测系统,在各个瞬变电磁测点布置所述收发线圈,依次完成瞬变电磁一次场信号的发射与感应二次场信号的接收;采集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等步骤。本发明可以更为准确地反映矿井瞬变电磁探测现场环境,通过多场信息瞬变电磁数据的实时反馈与采集保存,实现矿井瞬变电磁井下收发线圈随机摆放、无序测量、自动化观测,提高瞬变电磁探测的效率与分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696710A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811633879.8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场信息反馈的矿井瞬变电磁自动化观测方法,属于矿山安全综合防治技术领域。其所采用的观测系统包括矿井瞬变电磁探测系统主机、收发线圈及多场信息反馈装置;其观测方法:对多场信息反馈装置进行零点校正,获取多场信息初始值;根据设计探测方案布置瞬变电磁测点,布置常规观测系统,在各个瞬变电磁测点布置所述收发线圈,依次完成瞬变电磁一次场信号的发射与感应二次场信号的接收;采集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等步骤。本发明可以更为准确地反映矿井瞬变电磁探测现场环境,通过多场信息瞬变电磁数据的实时反馈与采集保存,实现矿井瞬变电磁井下收发线圈随机摆放、无序测量、自动化观测,提高瞬变电磁探测的效率与分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421862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689091.8
申请日:2017-08-13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1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6 , G01N2015/0693
Abstract: 一种粉尘浓度传感器,包括:传感单元本体、呼尘接收模块、全尘接收模块、光源和控制单元;传感单元本体设置有预监测气体通道,呼尘接收模块、全尘接收模块和光源处于同一平面,呼尘接收模块与光源呈45°夹角,全尘接收模块与光源呈135°夹角;呼尘接收模块和全尘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预监测气体通道内粉尘的散射光,输出光强信号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输出光强信号计算粉尘浓度。本发明能够较为精确的确定全尘和呼尘浓度,进而更为精确的为预防尘肺病提供监测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50475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010458475.0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规则煤岩样制样方法,属于岩石力学试验领域。该不规则煤岩样制样方法,应用制样模具,制样模具包括底板和四块侧板,侧板的左侧边和下侧边均设置磁铁条带,侧板的上侧边设置钩槽,侧板的上侧边顶端靠近左侧的位置铰接压板,压板的中间位置连接拉紧绳的一端,拉紧绳的另一端设置挂钩,侧板的上侧边顶端设置用于与压板卡合连接的卡合部;不规则煤岩样制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模具定位;步骤二、模具侧板间加固;步骤三、模具注料;步骤四、试样脱模。本发明使不规则煤岩样及填充材料形成一体结构形状规则的试样,便于利用台虎钳等传统固定装置固定,以便于后续对试样的取芯或切割等操作制作试件,提高试件制作的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377259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245115.9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瓦斯圈闭形成的判定方法及圈闭瓦斯资源量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封闭采空区的工艺信息;S2:获取开采煤层赋存和地质情况;S3:获取导水裂隙带高度及底板破坏带深度、岩层导水裂隙角;S4:进行瓦斯圈闭形成判断;S5:获取不可采煤层、含气岩层信息;S6:获取圈闭裂隙储集体内遗留煤炭体积;S7:获取待评价封闭采空区所形成的瓦斯圈闭类型,确定圈闭内煤柱数量信息;S8:获取圈闭裂隙储集体内不可采煤层可解吸瓦斯量、含气岩层甲烷排放率;S9:进行圈闭瓦斯资源量计算。本发明用于判定封闭采空区是否能够形成集聚和储存瓦斯的优势裂隙空间,在生产矿井的封闭采空区瓦斯抽采和废弃矿井瓦斯地面开发中具有重大理论和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405663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79861.0
申请日:2016-10-09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背景场反馈的矿井瞬变电磁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发射线圈、接收线圈、发射控制模块、接收控制模块、反馈控制模块和数据记录模块;发射线圈用于按一定周期发射电流一次产生一次场,接收线圈用于接收背景场及与地下介质在一次场作用下产生的二次场的叠加场;发射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发射线圈每发射n次电流,停止发射一次;接收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接收线圈接收的二次场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数据记录模块。本发明能够实时记录背景电磁场,全面掌握数据采集过程中背景场的变化规律,筛选掉受背景场影响较大的二次场数据,有效提高数据信噪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