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铝渣资源化利用方法和降碳全链条废旧锂电池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5407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839606.8

    申请日:2024-06-26

    摘要: 本发明涉及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铁铝渣资源化利用方法和降碳全链条废旧锂电池回收方法。该铁铝渣资源化利用方法包括:将铁铝渣水洗,将水洗渣加水制浆后加入酸和还原剂进行酸浸反应,得到浸出液;将浸出液加入硫化物并调节pH以进行除镍钴锰反应,得到除镍钴锰溶液;将除镍钴锰溶液加入碱试剂进行沉铝反应,得到氢氧化铝产品和除铝溶液;将除铝溶液先加第一磷酸进行除钙镁,反应完成后固液分离,得到的除杂液内加入第二磷酸和氧化剂进行合成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磷酸铁产品。本发明可以将镍钴锰、铝、铁分离,并得到相应的产品,上述步骤分离回收率高且纯度高,可以极大的提升生产效益。

    一种复合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13981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80011912.6

    申请日:2023-11-10

    IPC分类号: C01B25/37 H01M4/36

    摘要: 一种复合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正极材料前驱体包括N元素掺杂的磷酸铁内核,以及包覆在所述磷酸铁内核表面的M元素掺杂的磷酸铁包覆层;所述N元素包括Mn、Ni、Co、Cr、V、Mg、Sr、Nb、La、Nd、Ce和Y中的至少一种,所述M元素包括Al、Ti和Zr中的至少一种。通过在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内核和包覆层中分别引入掺杂元素N和M,能够调节磷酸铁的晶体结构,改善其导电性和离子扩散速率;其次,掺杂元素N和M在复合正极材料前驱体中形成协同效应,通过优化晶核结构、增强包覆层稳定性、调控电子结构等方式,综合提高了正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循环寿命、离子传输速率和电化学性能。

    磷酸铁及其合成工艺、系统以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490219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211071536.3

    申请日:2022-09-02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磷酸铁及其合成工艺、系统以及应用。上述的磷酸铁的合成工艺包括如下步骤:采用纯水对金属液进行并流操作,以对金属液的PH进行调节,得到待处理金属液;对待处理金属液进行磷酸铁合成操作,得到第一溢浆液;对第一溢浆液进行浓缩提固操作,得到浓缩浆液;采用待处理金属液对浓缩浆液循环进行磷酸铁合成操作和浓缩提固操作,得到循环浓缩浆液,其中,循环浓缩浆液与待处理金属液混合时,磷酸铁固含量为250g/L‑500g/L,粒度为10μm‑20μm;停止采用纯水对金属液进行并流操作;对循环浓缩浆液和金属液进行干燥脱水操作,得到磷酸铁。上述的磷酸铁的合成工艺能实现批次间的磷酸铁的一致性较好,且生产效率高、工艺简单和成本较低。

    一种结垢物料的处理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7753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80010339.7

    申请日:2023-08-25

    IPC分类号: B08B9/08 B08B3/08

    摘要: 本文公开了一种结垢物料的处理方法,属于结垢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用硫酸对待处理的结垢装置进行第一次浸出处理,用混合酸对经过第一次浸出处理的结垢装置进行第二次浸出处理;混合酸包括磷酸以及其它酸,其它酸不含盐酸、硝酸、草酸和氢氟酸中的任意一种。该方法耗费的时间较短,结垢物料去除效果好,成本较低,不会对设备造成严重腐蚀,并且浸出液可回收利用,可推广用于不同设备中结垢物料的清理。

    一种铁碳微电解反应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6774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80009240.5

    申请日:2023-05-19

    IPC分类号: C02F1/461 B01D29/03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铁碳微电解反应器,包括外罐、内罐及曝气装置;外罐形成有相连通的收容腔及第一安装孔;内罐位于收容腔内并与外罐连接,内罐的外壁与外罐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环流间隙,内罐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环流介入面及第二环流介入面,内罐形成有避位贯孔,避位贯孔至少贯穿于第一环流介入面设置;曝气装置穿设于第一安装孔内并与外罐连接,曝气装置包括第一曝气机构及第二曝气机构,第一曝气机构的曝气侧朝向第一环流介入面设置,第二曝气机构穿设于避位贯孔,且第二曝气机构的曝气侧位于内罐的内部,第一曝气机构的曝气方向与第二曝气机构的曝气方向存在预设夹角,以形成有依次循环通过第一环流介入面、内罐的内腔、第二环流介入面及环流间隙的曝气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