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浇箱梁的贝雷支架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3250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210048420.1

    申请日:2022-01-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现浇箱梁的贝雷支架,包括上弦杆和下弦杆,上弦杆和下弦杆之间对称设有两个竖杆,上弦杆和下弦杆的两端均分别设有用于对接的阴头和阳头,两个所述竖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焊接有固定块,上弦杆和下弦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支撑杆,且支撑杆位于两个竖杆之间;它还公开了施工方法。本发明中,通过上弦杆、下弦杆、竖杆、支撑杆和斜撑杆之间的相互连接,不仅连接方式简单,易操作,而且连接稳定性强,连接后构建成一个相互制约、相互支撑的支撑网架,连接节点不易断裂,不易变形,不仅大大提高了支撑力度,而且还提高了安全性,同时便于拆卸运输,提高施工效率。

    一种贝雷架快速搭接用校正机构及贝雷架快速搭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4886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1031317.7

    申请日:2023-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贝雷架快速搭接用校正机构及贝雷架快速搭接方法,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设有控制空间,所述控制空间的一侧内壁上转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设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滑槽,所述滑槽贯穿所述控制空间,每个所述滑槽内都滑动设有一个齿条,两个所述齿条互相远离的一端分别设有一个移动组件;贝雷片由工字钢和槽钢焊接构成,先使贝雷片拼接成框架单元,再通过吊移的方式整体移动并搭接框架单元构成贝雷架;再框架单元的拼接过程中,采用校正机构对两个贝雷片之间的距离和平行程度进行精准校对,具备精准定位后可以通过机械设备快速批量进行框架单元的拼接,从而大幅度降低贝雷架搭接的时间。

    一种贝雷片下弦杆加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6973087U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20032187.3

    申请日:2022-01-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贝雷片下弦杆加强结构,涉及贝雷片技术领域,包括上弦杆,上弦杆的中部焊接有米字斜撑桁架,米字斜撑桁架的左右两端均焊接有与上弦杆的两端相焊接的K字形桁架,米字斜撑桁架的底端焊接有与两个K字形桁架的底端相焊接的下弦杆,上弦杆的顶面与下弦杆的底面均焊接有加强槽板。上述方案,侧压板通过三个进给螺栓活动安装于扣接槽板的一侧,扣接卡槽开设于扣接槽板的另一侧,通过扣接卡槽配合可活动调节的侧压板,将扣接槽板牢牢卡接于上弦杆、米字斜撑桁架、K字形桁架、下弦杆的焊接点处后,再进行焊接固定作业,从而分担焊接点承受的内应力,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一种稳定高的钢管贝雷片支撑架

    公开(公告)号:CN216608920U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20031481.2

    申请日:2022-01-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稳定高的钢管贝雷片支撑架,包括第一贝雷片、第二贝雷片和支撑架,第一贝雷片和第二贝雷片均包括弦杆、竖杆和斜杆,弦杆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阳接头和阴接头;支撑架包括第一安装杆和第二安装杆,第一安装杆和第二安装杆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长槽,第一长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交叉连接架。上述方案中,通过改变连接板在第一安装杆中的安装位置,从而改变两贝雷片的距离,且安装后还可以通过转动螺栓来改变贝雷片之间的距离,方便实际应用;通过安装的交叉连接架设置的交叉结构,可以增加支撑架整体的稳定性,且可以更改交叉角度以配合两贝雷片之间的间距。

    一种新型现浇箱梁钢管支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499935U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20032188.8

    申请日:2022-01-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现浇箱梁钢管支撑装置,包括连接件,连接件的侧面活动安装有夹紧装置,连接件的底面侧面活动安装有缓震组件,连接件包括环形板,环形板的侧面开设有螺纹槽,环形板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上述方案中,设置夹紧装置使得支撑装置可以适应更多种尺寸钢管的支撑工作,从而达到了提升支撑装置本身适用性的效果,所以达到了提高整体装置实用性的效果;设置缓震组件可以有效的将钢管受到的震动进行缓冲,降低原震动给钢管带来的伤损,因此可以有效的延长钢管本体的使用寿命,而且也提高支撑装置本身的使用寿命,进而达到了提高整体装置实用性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