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9639995U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822066254.X
申请日:2018-12-10
IPC: G01N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公开了一种湖泊湿地土壤垂直分段取样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顶部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底部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底部连接有U型杆,所述U型杆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底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底部连接有钻头,所述钻头顶部螺纹连接有取样筒。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湖泊湿地土壤取样装置消耗人力和使用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液压缸、液压杆、U型杆、电机和转轴,使得该装置节省人力且使用更加方便,通过设置钻头和取样筒,便于取样筒的安装和拆卸,方便取出土壤样品。
-
公开(公告)号:CN11429855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111631303.X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 湖南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Inventor: 曾掌权 , 黄忠良 , 陈明皋 , 吴卫 , 杨蕊 , 李明红 , 田育新 , 肖亚琴 , 旷柏根 , 夏江林 , 牛艳东 , 罗佳 , 马丰丰 , 邓楠 , 吴小丽 , 徐佳娈 , 宋庆安 , 姚敏 , 李晖 , 袁穗波 , 尹华 , 龚自立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H02J7/35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价值评估的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库、通信模块、采集模块、评估模块、检测模块、管理模块和处理器,采集模块对植株根茎的生长数据进行采集,并通过通信模块反馈至数据库和处理器中;检测模块用于对植株的茎杆和叶片的数据进行采集,以实现对植株生长数据的检测;评估模块基于采集模块和检测模块的数据对植株的生长状态进行评估;管理模块基于评估模块对植株进行动态的管理,以维护植株的生长。本发明通过采集模块获取植株根茎的生长数据,使所述使用者在检测或管理时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也进一步的提升对植株监控或者评估的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029209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1811062958.8
申请日:2018-09-12
Applicant: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IPC: G01B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干连年生长量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该装置包括上测量片和下测量片,上测量片的中部沿轴向向下设有直角错台,该直角错台的一边为上宽边、另一边为上窄边;下测量片的中部沿轴向向上设有相应的直角错台,该直角错台的一边为下窄边、另一边为下宽边;上测量片与下测量片的中部通过错台配合,上宽边与下窄边上下贴合,上窄边与下宽边上下贴合;上宽边的端部与下宽边的端部通过调节紧固装置连接;上宽边上设有上限位件,下宽边上设有下限位件,下窄边插设于上限位件中并能相对上限位件移动,上窄边插设于下限位件中并能相对下限位件移动。本发明可直接读取生长量,无需反复测量计算,简化了测量过程,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制备和携带。
-
公开(公告)号:CN109984008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295853.5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杉木人工林结构改造方法,包括:对杉木人工林进行本底调查;伐除竞争木,对林分密度大的区域进行间伐,控制郁闭度为0.6~0.7或者0.5以下,杉木保留密度不大于1200株·hm‑2;在郁闭度0.6~0.7时,林下均匀栽植黄山栾树、香椿、麻栎、枫香、无患子、檫木、喜树和乌桕中的至少6种;或者,在郁闭度0.5以下时,林下均匀栽植木荷、杜英和红豆杉。该方法能有效改善杉木人工林的质量,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9544046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639179.X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森林滞尘能力强的植物配置模式筛选方法,包括步骤:根据大气污染程度的不同划分样地,在各样地分别选择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作为分析对象;分别对各植物配置进行叶片采集;测定每一植物配置的单位叶面积PM10、PM2.5吸附量;测定每一植物配置的单位叶面积滞尘量;构建以滞尘能力、林相景观、环境适应性、生长特性为准则层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各样地植物配置的滞尘能力进行排序;其中滞尘能力的评价指标为步骤S3-S4测定的单位叶面积PM10、PM2.5吸附量和单位叶面积滞尘量。根据污染程度不同划分样地,构建多层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区域和层次分析的方法对测试植物配置的滞尘能力进行了排序,评价结果可靠性高、针对性强,为城市森林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8911148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601641.0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方案公开了一种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建立生态沟渠:根据待治理的水系情况在待治理区建设生态沟渠,所述生态沟渠包括挡水坎和/或引水口;B、造林还湿及生物塘构建:对于步骤A后仍然无法引水的耕地采用穴状整地与混交模式结合造林,对于步骤A后可以引水的耕地采用全垦整地与田埂加高培厚方式结合随整随种模式还湿,对还湿区将其构建成生物塘;C、河流沿线生态修复:对待治理区内沿河道路采用混交模式建设植物缓冲带,并增加沿河道路水田侧挡水深度;其中,步骤C与A或B间的操作顺序能够任意互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案节约了大量费用,能最大限度降低污染物浓度,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发展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68827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39563.0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干解析预测树木生长过程数据的方法与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树干样木各龄阶的直径;2)获取树干样木的类型属性;3)对步骤1)获取的各龄阶的直径数据进行数据校验,剔除错误采样数据;4)确定各龄阶的树高,作为各龄阶的树高的候选结果;5)根据树干样木的类型属性、树干样木各龄阶的直径和步骤4)中各龄阶的树高确定的候选结果进行综合评价,输出高精度优选结果;6)计算各龄阶的材积;7)获得解析树木生长过程的数据,包括胸径、树高、材积的总生长量、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数据。本发明对计算结果进行了综合误差补偿,可以快速容易的获得高精度的解析树木生长过程的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298554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631303.X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 湖南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Inventor: 曾掌权 , 黄忠良 , 陈明皋 , 吴卫 , 杨蕊 , 李明红 , 田育新 , 肖亚琴 , 旷柏根 , 夏江林 , 牛艳东 , 罗佳 , 马丰丰 , 邓楠 , 吴小丽 , 徐佳娈 , 宋庆安 , 姚敏 , 李晖 , 袁穗波 , 尹华 , 龚自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价值评估的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库、通信模块、采集模块、评估模块、检测模块、管理模块和处理器,采集模块对植株根茎的生长数据进行采集,并通过通信模块反馈至数据库和处理器中;检测模块用于对植株的茎杆和叶片的数据进行采集,以实现对植株生长数据的检测;评估模块基于采集模块和检测模块的数据对植株的生长状态进行评估;管理模块基于评估模块对植株进行动态的管理,以维护植株的生长。本发明通过采集模块获取植株根茎的生长数据,使所述使用者在检测或管理时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也进一步的提升对植株监控或者评估的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58793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632114.4
申请日:2021-12-29
Inventor: 曾掌权 , 张得隽 , 吴卫红 , 杨蕊 , 田育新 , 肖亚琴 , 牛艳东 , 罗佳 , 马丰丰 , 邓楠 , 吴小丽 , 徐佳娈 , 宋庆安 , 姚敏 , 李晖 , 袁穗波 , 尹华 , 龚自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毛竹扩张的化学防控评价系统,包括施药模块、长势分析模块和防控评价模块,所述长势分析模块根据所述施药模块的检测数据建立所述毛竹的生长态势;所述防控评价模块根据所述长势分析模块的生长态势数据对所述毛竹防控进行评价;所述施药模块对毛竹林的根茎进行施药,并获取竹林生成位置的生长状态参数,并上传至云端数据库;所述长势分析模块根据竹林分布区域的位置图像数据,建立所述竹林的施药模块分布图。本发明通过施药模块对毛竹的生长和繁殖进行防控,防止所述毛竹过快繁殖,造成对周围植株生长区域的入侵。
-
公开(公告)号:CN109081444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810807586.0
申请日:2018-07-21
Applicant: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Abstract: 一种生物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选点区域;(2)计算污水量;(3)计算最小退耕湿地面积;(4)确定退耕还湿规模;(5)生物治理;(6)选点区域后期管护。使用本发明,保持原有耕地属性的基础上可充分利用农业面源污水中的营养物质,有利湿地或林地绿色植物生长,实现污水的资源化、无害化和稳定化;后期维护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率高,能够带动选点区域的经济效益,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