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纵梁结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90434A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110318633.3

    申请日:2011-10-19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汽车前纵梁结构,公开了一种新型自适应汽车碰撞吸能的前纵梁结构。它将前纵梁结构分成四段,具体为:第一段为纵梁最前段,为碰撞时纵梁最先发生变形的区域;第二段为不变形区域;第三段为强度可变区域,碰撞时可变形;第四段为不变形区域,并在其内部填充可破坏性填充材料。相对于传统的前纵梁结构,采用本发明的前纵梁结构可以提高前纵梁的吸能能力,减少车身侵入量,又可以减小汽车前碰撞的加速度,有效提高汽车前碰撞的安全性。

    汽车前纵梁结构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390434B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110318633.3

    申请日:2011-10-19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汽车前纵梁结构,公开了一种新型自适应汽车碰撞吸能的前纵梁结构。它将前纵梁结构分成四段,具体为:第一段为前纵梁最前段,为碰撞时前纵梁最先发生变形的区域;第二段为不变形区域;第三段为强度可变区域,碰撞时可变形;第四段为不变形区域,并在其内部填充可破坏性填充材料。相对于传统的前纵梁结构,采用本发明的前纵梁结构可以提高前纵梁的吸能能力,减少车身侵入量,又可以减小汽车前碰撞的加速度,有效提高汽车前碰撞的安全性。

    汽车前纵梁结构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294968U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20399363.9

    申请日:2011-10-19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汽车前纵梁结构,公开了一种新型自适应汽车碰撞吸能的前纵梁结构。它将前纵梁结构分成四段,具体为:第一段为纵梁最前段,为碰撞时纵梁最先发生变形的区域;第二段为不变形区域;第三段为强度可变区域,碰撞时可变形;第四段为不变形区域,并在其内部填充可破坏性填充材料。相对于传统的前纵梁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前纵梁结构可以提高前纵梁的吸能能力,减少车身侵入量,又可以减小汽车前碰撞的加速度,有效提高汽车前碰撞的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