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间融合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674916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011502166.5

    申请日:2020-1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椎间融合器,本发明植骨量大,不需要钉板固定即可实现初始稳定性,椎体中心的沉降几率大于边缘,中心采用骨填充,周围由融合器支撑,保障了高度,提供了力学支撑,降低了下沉几率。本申请采用先植入融合器,调整融合器大小形状位置匹配病变切除部位,再往U型部位进行填充骨的方式,对不同切除大小的及其形状具有调整功能。

    一种椎间融合器抗脱出性能测试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40558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292481.3

    申请日:2023-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椎间融合器抗脱出性能测试方法及设备,其设备包括:力学试验机、压力传感模块、装夹模块、加压模块,装夹模块用于夹持并固定试样,而加压模块用于夹紧试样,压力传感器测量的就是加压模块的力值,力学试验机的推杆从加压模块加力的垂直方向运动,测量试样的静摩擦力,并得到压力‑时间曲线,通过读取曲线中的数值即可得到试样的静摩擦力数值,进而评价其抗脱出性能。其测试方法包括:构建骨植入模型、设备调试、开始试验、数值处理,其中的骨植入模型是通过骨模拟块与试样的组合在压力条件下构建,更加适用于实际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一种多孔结构材料设计的逆向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11885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011611654.X

    申请日:2020-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孔结构材料设计的逆向优化方法。该方法针对非规则形状多孔结构工件或定制式多孔结构工件,通过提前针对该特定材料和该特定多孔结构进行一系列力学性能研究,获取不同丝径下的力学性能基础研究数据,然后针对所需设计的工件先进行均匀多孔结构设计,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式,模拟出该工件在相应受力环境下的应力分布情况,然后重新对多孔结构工件进行相应调整,对应力较大区域按适当增大丝径,而应力较小的区域则可以适当减小丝径,从而实现多孔结构设计的逆向优化。

    一种椎间融合器抗脱出性能测试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20932735U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22686963.9

    申请日:2023-10-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椎间融合器抗脱出性能测试设备,包括:万能力学试验机、压力传感模块、装夹模块、加压模块,通过装夹模块、加压模块的组合实现在万能力学试验机上的力学测量,其中装夹模块用于夹持并固定试样,而加压模块用于夹紧试样,而压力传感器能够进一步的测量加压模块的力值,万能力学试验机的推杆从加压模块加力的垂直方向运动,测量试样的静摩擦力,并得到压力‑时间曲线,通过读取曲线中的数值即可得到试样的静摩擦力数值,进而评价其抗脱出性能。

    一种分段式梯度变化的3D打印椎体融合器

    公开(公告)号:CN217566461U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20513737.3

    申请日:2022-03-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段式梯度变化的3D打印椎体融合器,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骨架,骨架由上端架、下端架以及设置在上端架和下端架之间的纵向承力柱,骨架还包括横向承力柱,两个横向承力柱设置在纵向承力柱上并将纵向自上而下的划分为第一、第二、第三区域,第一、第三区域内填充有第一多孔结构,第二区域内填充有第二多孔结构,上端架和下端架上设置第一多孔结构;植骨通道,植骨通道纵向贯穿骨架,在本申请包括三个区域,并且在三个区域内填充不同的多孔结构,第一多孔结构随着产品尺寸的变化,形态保持不变,确保骨长入效果不受第一多孔结构的影响,第二多孔结构用于减轻本申请产品的重量和/或增加与骨接触面的目的。

    一种融合器抗冲击性能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0399160U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21726875.0

    申请日:2023-0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融合器抗冲击性能测试装置,用于植入类的融合器产品的抗冲击性能测试,其结构包括:位于机架内的转轴机构、撞击机构、承力机构,转轴机构与撞击机构组成摆锤模型,利用摆锤机构施加稳定的冲击力,转轴的正下方设置有承力机构,撞击机构与承力机构碰撞的位置设置工件,工件通过夹具加以固定,能够模拟出使用时的受力状态;而且基于融合器的结构复杂性,本申请还具有多个维度的冲击力调节方式,实现对复杂结构的灵活加载,进而准确高效的实现融合器类产品的抗冲击性能测试。

    一种自稳定型椎间融合器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557681U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20270543.X

    申请日:2023-02-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稳定型椎间融合器,涉及椎间融合器,包括:椎间融合器本体,在椎间融合器本体开设有中央通道以及两个顶伸通道,两个顶伸通道分别与中央通道垂直连接;固定齿,设置在顶伸通道内并可以沿顶伸通道进行上下移动;推动结构,设置在中央通道内并为固定齿的上下移动提供作用力;本申请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本申请处于第一状态时,固定齿在推动结构的作用下伸出顶伸通道;本申请处于第二状态时,固定齿与推动结构脱离接触,固定齿回缩到顶伸通道内,同时推动结构在处于第一状态时,持续为固定齿提供支撑的作用,避免了固定齿的回缩,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两种椎间融合器,对于抵抗椎体的反作用力的效果更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