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62106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310167122.9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上漂浮式光伏系统,包括柔性漂浮光伏平台和多组系泊单元;系泊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在水底的桩基,用于提供浮力的浮力组件,以及张力传递缆绳和缆绳变向部件;柔性漂浮光伏平台包括由多根横向缆绳和多根纵向缆绳横纵相交组成的漂浮网和固定连接在漂浮网上的浮力单元,张力传递缆绳的一端连接在柔性漂浮光伏平台的外周,另一端经过缆绳变向部件改变方向后与浮力组件连接,桩基的上部与缆绳变向部件的下部相连;多组系泊单元均设置在柔性漂浮光伏平台的外围,通过各系泊单元在多个方向上对所述柔性漂浮光伏平台的外围提供向外的拉力,将所述柔性漂浮光伏平台在海面上柔性展开。
-
公开(公告)号:CN11702170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696286.0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华能应城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湖北省雷博盾科技有限公司
IPC: B32B15/02 , H01R4/66 , B32B9/00 , B32B9/04 , B32B15/18 , B32B15/14 , B32B3/08 , C03C25/007 , C03C25/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雷工程用的石墨烯接地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不锈钢编织网层、石墨编织带层、不锈钢镂空钢板和添加剂,所述石墨编织带层包括如下原料:玻璃纤维、高温胶水、可膨胀鳞片石墨;本发明表面的不锈钢编织网层和石墨编织带层可明显提高耐腐蚀性,增加了接地材料的使用寿命,通过导电胶水固定表面掉落的鳞片石墨,增加了导电性,在不锈钢镂空钢板内增加缓释电离子粉,用于对接地带周边土壤环境导电率进行改善,增加金属纤维,使接地带释放雷电流的能力更强,金属氧化后还可改善周边土壤导电能力,并且成本低,降低了电网的运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264865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500084.5
申请日:2014-09-2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湖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 ,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防火墙,包括多个基础,还包括多个竖直布置的支撑柱,以及多个墙体梁和底部设有第一凹槽的墙顶梁;基础为现浇杯口式结构,支撑柱由下往上依次由基底柱、中柱或边柱组成;中柱相对的两个侧面设有用于安装墙体梁的工字形槽;边柱的一个侧面设有第二凹槽;墙体梁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支撑柱的中部连接;墙顶梁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支撑柱的柱顶连接;还包括与支撑柱外壁连接的墙板。本发明的防火墙施工方便,提高了支撑柱的整体性,保证安装方便及节点整体性,减少了节点数量及安装工序,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安全可靠性,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工期,且有利于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0144935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910412039.7
申请日:2019-05-17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H02G1/06 , H02G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硬突变地层明挖电缆隧道结构,包括依次穿过硬土层和淤泥层的电缆隧道,所述硬土层和所述淤泥层之间为斜向的软硬地层分界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隧道位于所述软硬地层分界线区间和相邻所述淤泥层区间的下端固定设有水泥搅拌桩,所述电缆隧道位于所述软硬地层分界线区间的上端依次回填有轻质固化淤泥和回填硬土。本发明利用现场开挖的淤泥层的淤泥制成轻质固化淤泥用于回填以及防渗层,施工成本低;软硬回填土分界线呈阶梯状且其斜向与软硬土层分界线一致,防渗层完全包裹住沉降缝,有效地降低了沉降差异性和突变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4538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938122.4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潜孔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控制潜孔钻引孔中桩位及垂直度偏差的装置和方法。包括定位套筒、垂直度校准结构、钻杆导向结构和定位稳定结构,定位套筒是下部插打于土体内对钻头入土时进行导向的中空套筒;垂直度校准结构设置于定位套筒圆周外侧,用于校准定位套筒垂直度;钻杆导向结构设置于定位套筒与钻杆之间,用于限制钻杆非竖向方向的移动;定位稳定结构设置于定位套筒的圆周外侧端面,用于支撑于桩位平整地面使定位套筒下部垂直固定在土体内。本申请的装置能够有效控制潜孔钻引孔的桩位,确保垂直度始终满足需求,整体无需任何的电子设备和测量设备,施工简单,作业效率极高,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12339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906078.9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华能应城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支架用管桩喷涂装置及方法。该光伏支架用管桩喷涂装置包括无人机、支撑框架、紧固机构、喷涂机构和第二驱动组件;无人机用于挂载移动支撑框架;紧固机构设于支撑框架的底端,包括第一可收紧圈和第一驱动组件,第一可收紧圈能够沿周向套在管桩本体的外侧,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可收紧圈收紧,从而实现将支撑框架固定在管桩本体上;喷涂机构转动设于支撑框架上,包括设于第一可收紧圈顶部的喷嘴;第二驱动组件设于支撑框架上,用于驱动喷涂机构转动,使喷嘴对从第一可收紧圈中穿出的桩帽进行喷涂。无需进行复杂的脚手架重复拆装,提升管桩桩头喷涂的效率,节约工期,节省人工成本的同时降低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606210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167122.9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上漂浮式光伏系统,包括柔性漂浮光伏平台和多组系泊单元;系泊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在水底的桩基,用于提供浮力的浮力组件,以及张力传递缆绳和缆绳变向部件;柔性漂浮光伏平台包括由多根横向缆绳和多根纵向缆绳横纵相交组成的漂浮网和固定连接在漂浮网上的浮力单元,张力传递缆绳的一端连接在柔性漂浮光伏平台的外周,另一端经过缆绳变向部件改变方向后与浮力组件连接,桩基的上部与缆绳变向部件的下部相连;多组系泊单元均设置在柔性漂浮光伏平台的外围,通过各系泊单元在多个方向上对所述柔性漂浮光伏平台的外围提供向外的拉力,将所述柔性漂浮光伏平台在海面上柔性展开。
-
公开(公告)号:CN110144935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412039.7
申请日:2019-05-17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H02G1/06 , H02G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硬突变地层明挖电缆隧道结构,包括依次穿过硬土层和淤泥层的电缆隧道,所述硬土层和所述淤泥层之间为斜向的软硬地层分界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隧道位于所述软硬地层分界线区间和相邻所述淤泥层区间的下端固定设有水泥搅拌桩,所述电缆隧道位于所述软硬地层分界线区间的上端依次回填有轻质固化淤泥和回填硬土;本发明还提供基于上述软硬突变地层明挖电缆隧道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利用现场开挖的淤泥层的淤泥制成轻质固化淤泥用于回填以及防渗层,施工成本低;软硬回填土分界线呈阶梯状且其斜向与软硬土层分界线一致,防渗层完全包裹住沉降缝,有效地降低了沉降差异性和突变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130683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235671.X
申请日:2017-04-12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IPC: E04B1/00 , E04B2/74 , E04F15/02 , E04B1/38 , E04B1/58 , E04B1/61 , E04B7/00 , E04B1/76 , E04D13/04 , E04D13/0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00 , E04B1/38 , E04B1/58 , E04B1/61 , E04B1/76 , E04B2/74 , E04B7/00 , E04D13/0404 , E04D13/064 , E04F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盒子建筑及其标准建筑模块,其包括多个建筑标准模块;相邻两个建筑标准模块之间通过纵向水平连接件相互连接;所述建筑标准模块包括底部桁架梁、墙架柱和屋面梁;所述墙架柱沿水平纵向布置于所述底部桁架梁的两侧;所述屋面梁固接于所述墙架柱上端;所述墙架柱和所述屋面梁上均固接有所述纵向水平连接件。本发明结构简单、装配使用方便,其采用装配式建筑,采用工厂预制,现场安装方式,建设周期短。
-
公开(公告)号:CN220798149U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22290069.X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S20/30 , F24S30/4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折叠便携式光伏组件靠架装置,包括基础框架与斜撑组件;所述基础框架用于放置光伏组件,所述斜撑组件下端可旋转地铰接连接于基础框架并可在向下翻转折叠收纳于基础框架和向上翻转至用于支撑光伏组件两种状态下切换;所述斜撑组件背向所支撑的光伏组件的一侧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一端可旋转地铰接连接于斜撑组件,另一端位置可调的连接于基础框架以此改变斜撑组件与基础框架之间的夹角。本发明提供的靠架装置结构简单、自重轻,携带方便,能有效防止组件拆箱过程中发生倾倒造成破损,减少经济损失及人工投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