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44935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412039.7
申请日:2019-05-17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H02G1/06 , H02G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硬突变地层明挖电缆隧道结构,包括依次穿过硬土层和淤泥层的电缆隧道,所述硬土层和所述淤泥层之间为斜向的软硬地层分界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隧道位于所述软硬地层分界线区间和相邻所述淤泥层区间的下端固定设有水泥搅拌桩,所述电缆隧道位于所述软硬地层分界线区间的上端依次回填有轻质固化淤泥和回填硬土;本发明还提供基于上述软硬突变地层明挖电缆隧道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利用现场开挖的淤泥层的淤泥制成轻质固化淤泥用于回填以及防渗层,施工成本低;软硬回填土分界线呈阶梯状且其斜向与软硬土层分界线一致,防渗层完全包裹住沉降缝,有效地降低了沉降差异性和突变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44935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910412039.7
申请日:2019-05-17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H02G1/06 , H02G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硬突变地层明挖电缆隧道结构,包括依次穿过硬土层和淤泥层的电缆隧道,所述硬土层和所述淤泥层之间为斜向的软硬地层分界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隧道位于所述软硬地层分界线区间和相邻所述淤泥层区间的下端固定设有水泥搅拌桩,所述电缆隧道位于所述软硬地层分界线区间的上端依次回填有轻质固化淤泥和回填硬土。本发明利用现场开挖的淤泥层的淤泥制成轻质固化淤泥用于回填以及防渗层,施工成本低;软硬回填土分界线呈阶梯状且其斜向与软硬土层分界线一致,防渗层完全包裹住沉降缝,有效地降低了沉降差异性和突变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6263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09454.5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湖北欣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15/02 , E02D29/16 , E02D31/02 , H02G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缆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缆隧道及电缆隧道的装设方法;电缆隧道包括依序对接的若干隧道单体,各隧道单体的内部均设置有两端开口的电缆装设腔,由于各隧道单体的底面设置有凸起部,凸起部延伸至隧道单体的两端并与隧道的底面之间形成土块容纳空间,由于沟槽底壁大部分凸起的土块被土块容纳空间容纳而不与隧道单体的底面接触,仅有沟槽底壁中间部位的少量凸起的土块与凸起部接触,使得与凸起部接触的土块所受压力较大,进而使该部分凸起的土块受压变形,可有效降低垫块的高度,减少电缆隧道装设过程的耗材,同时减少电缆隧道装设过程的工时和人力。
-
公开(公告)号:CN220202741U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20813684.1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HGIS设备模块化装配式支墩。它包括筏板,所述筏板上设有多个套管支架基础单体、断路器支架基础单体和检修平台基础单体,多个套管支架基础单体、断路器支架基础单体和检修平台基础单体在筏板上纵向排列,所述套管支架基础单体、断路器支架基础单体和检修平台基础单体通过连接螺栓、调节螺母、垫片和紧固螺母固定于筏板上。本实用新型缩短施工周期、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建设效率、提高工程精度和可靠性,实现了工程建设模块化、标准化。
-
公开(公告)号:CN213953145U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21170076.6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金毅 , 徐光彬 , 翟伟 , 毕巧莹 , 魏胜波 , 姜文 , 胡文博 , 杨金虎 , 鞠洪涛 , 孙小平 , 黄耀 , 王飞 , 杨碧印 , 胡嫚嫚 , 向鑫鑫 , 李旺 , 欧阳红 , 周红 , 张莉 , 熊超奇 , 郭振东 , 郭艳 , 刘炎 , 杨力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的装配式防火外墙,其包括沿由室外至室内依次布置的金属夹芯外墙板、型钢檩条和防火内墙板。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耐火至少3小时,同时具有防水、防潮、保温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209585062U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822084400.1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胡文博 , 徐光彬 , 姜文 , 严勇 , 杨金虎 , 张凯 , 郭艳 , 金毅 , 黄耀 , 鞠洪涛 , 翟伟 , 魏胜波 , 毕巧莹 , 周红 , 欧阳红 , 张莉 , 孙小平 , 陈嘉禾 , 刘季 , 李旺 , 韩磊 , 杨力 , 王飞 , 胡嫚嫚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装配式电缆沟以及电缆沟沟槽浇筑模具。包括沟槽、沟壁板以及盖合在沟壁板上端的沟盖板;所述的沟槽为槽底带有坡度的U型槽状结构,包括作为槽底的底板和固定在底板横向两侧的竖直侧板;所述的沟壁板固定在侧板上端形成电缆沟侧壁,沟壁板和沟槽外侧设置有将两者连接为一起的肋板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沟结构简单,拼装方便,通过侧板能够控制整个电缆沟的沟壁板高度和槽底坡度,能够适应各种复杂地形情况下的电缆沟布置,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17134147U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20573239.8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金毅 , 张凯 , 姜文 , 翟伟 , 胡文博 , 孙小平 , 杨洸 , 曾凡兴 , 付磊 , 毕巧莹 , 陈亚琼 , 黄耀 , 鞠洪涛 , 杨碧印 , 王飞 , 向鑫鑫 , 胡嫚嫚 , 蔡浩 , 张淞 , 蒋磊 , 杜荣武 , 魏胜波 , 刘炎 , 郭艳 , 李旺 , 周圣枝 , 马睿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户内变电站主变通风构造,包括变电站室,所述变电站室内设置有主变基础支墩,所述主变基础支墩上设置有主变压器,所述主变基础支墩旁设置有油池,所述主变基础支墩的两侧还设置有电缆隧道和风道,所述风道处连通有进风口,所述变电站室的墙壁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主变压器下方,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主变压器上方,所述风道和所述油池之间的墙体上设置有风机孔,所述风机孔处设置有排风机。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和降噪效果,且便于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210238776U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20722752.7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型钢全装配式梁柱节点连接结构,包括型钢柱和在所述型钢柱横截平面呈十字形分布的型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柱外侧固定连接有型钢柱连接板,所述型钢梁靠型钢柱一端固定连接有型钢梁连接板,所述型钢梁连接板上固定设有限位垫板,所述限位垫板与所述型钢柱连接板限位配合,所述型钢梁连接板与所述型钢柱连接板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可先在工厂内批量焊接型钢梁连接板和型钢柱连接板,现场组装时,通过凸块与凹台的限位实现定位,然后连接翼板和型钢柱连接板,以及连接型钢柱与限位垫板、型钢梁连接板,这样避免了现场焊接带来的施工难度以及施工周期长,增强了节点连接处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218373978U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22277102.0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3/00 , E02D23/14 , E02D23/16 , E02D29/12 , E02D29/14 , E02D29/16 , E02D15/02 , E02D29/045 , E03F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事故油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电站沉井式事故集油池,包括沉井井壁,沉井井壁的下端设置有刃脚,沉井井壁的底部浇筑有封底,封底上浇筑有底板,沉井井壁的内表面设置有用于连接底板的企口凹槽,企口凹槽位于刃脚的上方,沉井井壁的顶端浇筑有顶板,通过所述沉井井壁、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共同围成腔室以形成集油池,在沉井井壁的围护下,通过从井内不断挖土,使沉井井壁通过刃脚在自重作用下逐渐下沉,达到预定设计标高后,再进行封底,构筑内部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变电站事故集油池池体需要进行土方开挖、放坡后进行砌筑,过程中易对临近建、构筑物基础造成扰动等不利影响,甚至影响已有设备运行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8242969U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22023096.6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湖北欣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单体及电缆隧道;隧道单体通过设置隧道本体,隧道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电缆布设腔,隧道本体的两端均设置有电缆穿口,在进行电缆隧道的组装时,仅需将隧道本体两端的电缆穿口形成对接,即可实现各电缆布设腔的连通,由于隧道本体的两端还设置有第一灌浆槽,且第一灌浆槽位于电缆穿口的周侧,两个隧道本体的第一灌浆槽的对接形成第一灌浆腔,电缆隧道通过设置若干该相对接的隧道本体,仅需将向第一灌浆腔内灌入浆液即可实现各隧道本体的稳固,可有效提升各隧道本体连接时的强度,进而有效防止电缆隧道在各隧道本体的连接处发生开裂,并防止外部污水污泥进入到电缆隧道内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