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09037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204537.0
申请日:2012-06-20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试验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状态监测、状态检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内置传感器的变压器,其包括变压器器身、内置传感器,所述变压器器身包括油箱、上夹件、下夹件、垫块、铁芯、绕组,变压器器身长轴面的高压侧和变压器器身的两个短轴面上设置有超声支架,所述超声支架内置6路超声传感器,超声支架通过所述油箱内壁设置的超声传感器固定支架进行安装固定,所述上夹件、下夹件上设置有3路振动传感器,所述变压器器身内部的铁芯接地线处设置有HFCT传感器。本发明进一步提高在线监测的灵敏性与有效性,提升变压器安全运行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2707177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200331.0
申请日:2012-06-18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试验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故障模拟领域,尤其是一种具备常见故障模拟功能的变压器,其包括变压器器身,所述变压器器身内设置有硅钢片铁芯,所述硅钢片铁芯上绕制有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器身的顶部设置有3个铁芯接地套管,从硅钢片铁芯引出三根接地线至铁芯接地套管,其中第一接地线、第二接地线从约25%片级位置的两片相邻硅钢片处引出,第三接地线从约75%片级位置的硅钢片处引出,三个铁芯接地套管分别引出一根接地线用于在外部实现接地或断开。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以本发明试验变压器为依托,可以开展关于铁芯两点接地、铁芯片间短路、过热和局部放电等故障的监测和检测装置的研究,故障在多种工况下的发展过程研究,故障应对策略研究等。
-
公开(公告)号:CN202678075U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20291208.X
申请日:2012-06-20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试验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状态监测、状态检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内置传感器的变压器,其包括变压器器身、内置传感器,所述变压器器身包括油箱、上夹件、下夹件、垫块、铁芯、绕组,变压器器身长轴面的高压侧和变压器器身的两个短轴面上设置有超声支架,所述超声支架内置6路超声传感器,超声支架通过所述油箱内壁设置的超声传感器固定支架进行安装固定,所述上夹件、下夹件上设置有3路振动传感器,所述变压器器身内部的铁芯接地线处设置有HFCT传感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高在线监测的灵敏性与有效性,提升变压器安全运行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202649350U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20285698.2
申请日:2012-06-18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试验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故障模拟领域,尤其是一种具备常见故障模拟功能的变压器,其包括变压器器身,所述变压器器身内设置有硅钢片铁芯,所述硅钢片铁芯上绕制有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器身的顶部设置有3个铁芯接地套管,从硅钢片铁芯引出三根接地线至铁芯接地套管,其中第一接地线、第二接地线从约25%片级位置的两片相邻硅钢片处引出,第三接地线从约75%片级位置的硅钢片处引出,三个铁芯接地套管分别引出一根接地线用于在外部实现接地或断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以本实用新型试验变压器为依托,可以开展关于铁芯两点接地、铁芯片间短路、过热和局部放电等故障的监测和检测装置的研究,故障在多种工况下的发展过程研究,故障应对策略研究等。
-
公开(公告)号:CN11487892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87908.4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绝缘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干式套管介电特性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干式套管局部加热,使得各局部保持不同的温度;放大扫频电压激励信号,采集并放大干式套管的响应电流,获得不同温度及扫频电压下的响应电流的频域特性;得出对应的局部温度环境下干式套管的介质损耗因数并录入数据库,完成对干式套管介电特性的分析。该方法能更好地模拟高压套管实际使用中的局部温度状况,得出其与干式套管介电特性的关系,适用于干式套管老化状态评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物理装置去实施上述方法;并提供一种存储有该方法程序的非暂态可读记录媒体及包含该媒体的系统,通过处理电路可以调用程序,执行上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86149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43149.1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压并联电抗器三维全尺寸物理模型的仿真方法,采用多物理场耦合仿真软件建立了考虑内部结构件的三维全尺寸物理模型,仿真分析了紧固件松动对高压并联电抗器振动及其传播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铁芯饼及拉杆预紧力下降均会导致电抗器铁芯和外壳振动的加剧,且对铁芯柱顶端和外壳正面及侧面上部的振动影响更为明显;相比于拉杆,铁芯松动导致的振动增加更为显著。仿真结果可为基于声学振动信号的高压并联电抗器缺陷检测及故障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047410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0982422.3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GIS/GIL设备机械振动模拟系统及其方法,包括GIS/GIL设备机械缺陷模拟单元、扫频注入单元、电压电流发生单元、多通道振动测试和结构模态分析单元和人机交互控制单元;GIS/GIL设备机械缺陷模拟单元包括由GIS/GIL设备的真型气室组合形成的主回路;扫频注入单元用于向主回路注入扫频电源;电压电流发生单元用于向主回路施加电压负载和注入工频电流;多通道振动测试和结构模态分析单元用于采集GIS/GIL设备的状态信息并进行缺陷辨识和模态分析并将辨识分析结果反馈至人机交互和控制单元;人机交互和控制单元用于显示辨识分析结果。本发明为有效检测GIS/GIL设备机械振动缺陷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470471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812695.3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特高压GIS设备检测培训临境交互系统及其方法,包括头盔眼镜和操作手柄;头盔眼镜用于获取并显示GIS设备的实物图像,将GIS设备高精度三维模型与GIS设备实物图像进行自动配准融合形成虚拟场景并进行显示;头盔眼镜配置有培训模块并加载显示培训模块相应的培训选项,操作手柄根据外部人员操作发送控制指令至头盔眼镜,头盔眼镜调用控制指令选择的培训选项对应的培训模块;头盔眼镜根据控制指令加载并显示相应的培训选项的内容。本发明能够大幅提升学员实操培训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408091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605035.8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23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限元法的干式套管参数设计方法,首先输入所需的干式套管电容芯体结构参数,包括套管形式及计算方法、零末两层极板长度和半径以及极板总层数,经过计算得出详细的电容芯体结构参数,再运用有限元法计算出相关电气参数并展示处理后结果图,综合考虑套管电容芯体电气性能,进一步优化干式套管电容芯体结构参数,可有效提高干式套管电容芯体结构参数设计效率,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934487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710064123.5
申请日:2017-02-04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武汉新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
IPC: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条电缆的三维空间敷设路径优化方法,初步预排电缆,针对每条电缆线路寻求最短路径;电缆排布方向规划;完成所有电缆敷设规划;利用Djkstra算法求解电缆最短路径来对电缆的分布作初步预排,然后结合容量、顺序和支架的限制,以转折点最少和交叉点最小为目标函数,利用每条电缆经过的下两个顶点做排列位置判断,对电缆的位置关系做进一步规划,最终达到使电缆转折点数和交叉点数最小的目的,最后结合电缆敷设的施工要求与限制条件,以此保证电缆转弯数和错层数最少,从而得到较优的敷设结果,对电缆敷设施工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