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渔稻共生养殖池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7303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12468.6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湖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渔稻共生养殖池,包括:池体、植稻箱、养鱼箱和清淤组件,所述池体内设置有水平布置的栅板,使所述池体内形成上下两层结构,且池体底部开设有清淤口;所述植稻箱至少有两个,其放置于所述栅板之上,且各个所述植稻箱相互平行;相邻所述植稻箱间均设置有一个所述养鱼箱;清淤组件设置于所述池体的底部,其将所述池体底部的淤泥推向所述清淤口。在养殖的过程中,淤泥和沉渣可透过栅板的缝隙积聚于池体的底部,而后通过清淤组件将底部积聚的淤泥从清淤口推出,而当水稻收割和捕捞鱼的时候可通过清淤口排空池体内的水,从而可在植稻箱中收割水稻,同时可在无水的捕鱼箱中打捞鱼。

    一种畜禽养殖废物资源化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896863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156813.9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湖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畜禽养殖废物资源化利用系统,包括:圈舍、地漏机构以及堆肥池,圈舍的底面具有若干个第一漏槽,圈舍的侧壁的底端设有第一喷水器;地漏机构包括废液斗以及第一导流管,废液斗具有开口向上的呈锥形的废液腔,废液腔位于圈舍的下方且与各个第一漏槽均连通,废液斗的底端设有废液出口,废液出口与废液腔连通,第一导流管的一端与废液出口连通;堆肥池具有开口向上的堆肥腔,堆肥腔与第一导流管的另一端连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圈舍的内底面设置漏槽,并在漏槽下方设置废液斗,使得圈舍内的畜禽排泄的粪便经过废液斗进入堆肥池,从而克服了通过人工处理畜禽排泄的粪便造成的工作效率低下、工作环境恶劣的技术问题。

    一种渔稻共生养殖池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973037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1911212468.6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湖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渔稻共生养殖池,包括:池体、植稻箱、养鱼箱和清淤组件,所述池体内设置有水平布置的栅板,使所述池体内形成上下两层结构,且池体底部开设有清淤口;所述植稻箱至少有两个,其放置于所述栅板之上,且各个所述植稻箱相互平行;相邻所述植稻箱间均设置有一个所述养鱼箱;清淤组件设置于所述池体的底部,其将所述池体底部的淤泥推向所述清淤口。在养殖的过程中,淤泥和沉渣可透过栅板的缝隙积聚于池体的底部,而后通过清淤组件将底部积聚的淤泥从清淤口推出,而当水稻收割和捕捞鱼的时候可通过清淤口排空池体内的水,从而可在植稻箱中收割水稻,同时可在无水的捕鱼箱中打捞鱼。

    一种畜禽养殖废物资源化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896863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911156813.9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湖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畜禽养殖废物资源化利用系统,包括:圈舍、地漏机构以及堆肥池,圈舍的底面具有若干个第一漏槽,圈舍的侧壁的底端设有第一喷水器;地漏机构包括废液斗以及第一导流管,废液斗具有开口向上的呈锥形的废液腔,废液腔位于圈舍的下方且与各个第一漏槽均连通,废液斗的底端设有废液出口,废液出口与废液腔连通,第一导流管的一端与废液出口连通;堆肥池具有开口向上的堆肥腔,堆肥腔与第一导流管的另一端连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圈舍的内底面设置漏槽,并在漏槽下方设置废液斗,使得圈舍内的畜禽排泄的粪便经过废液斗进入堆肥池,从而克服了通过人工处理畜禽排泄的粪便造成的工作效率低下、工作环境恶劣的技术问题。

    一种沉水植物采集装置及沉水植物采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38150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192072.X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湖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生植物采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水植物采集装置及沉水植物采集方法。所述沉水植物采集装置,包括空心铁管、丝杆和旋切采样头,空心铁管的下端可与旋切采样头的连接杆一的上端螺纹连接,旋切采样头的连接杆一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刀片,空心铁管上部的内壁周向上固定设置有卡环,丝杆的下部从空心铁管的上端开口伸入其内,丝杆的上端部固定设置有手柄,丝杆上套设与其相匹配的螺旋套,螺旋套位于空心铁管内且其下端面上设置有可与卡环啮合的卡齿,该旋切采样头适用于对较长的大型沉水植物的采集,所述采集装置还具有抓取式采样头及相应控制结构,适用于对小型沉水植物的采集。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及方法具有适用性广、采样准确方便等优点。

    一种道路环境废物收集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13975544U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022294063.6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湖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路环境废物收集设备,包括收集箱、竖隔板、横隔板、放置室、分类垃圾箱、下垃圾导管、上垃圾导管、除味箱、导孔板、更换导孔、安装板一、封闭板一和转杆,所述转杆连接封闭板一的另一端转动插接于安装板一内部,所述封闭板一靠近更换导孔的一端设有配合其使用的橡胶塞块,所述下垃圾导管和上垃圾导管连接收集箱的另一端延伸至其一侧上端,所述下垃圾导管和上垃圾导管上端开口处通过铰接结构连接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下端设有配合下垃圾导管和上垃圾导管开口结构使用的活性炭块,所述盖板上端远离收集箱的一侧设有握柄一。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分类性全面、不影响附近空气质量和实用性强。

    一种生态环境屏障结构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980257U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022294013.8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湖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环境屏障结构,包括主竖支板、防护屏障板、连接滑槽、滑动连接件、防护导孔、安装槽、防护网和封闭板,所述主竖支板内部上下端均设有L形的滑动扣槽,所述滑动扣槽内部插接设有L形的滑块,所述滑块一端延伸至主竖支板外部并分别同封闭板上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主竖支板下端前后侧均设有移动轮,所述防护屏障板下端相互远离的一侧设有设置管,所述设置管内部设有下端为圆锥结构的固定桩,所述固定桩远离防护屏障板相互连接的一端上侧设有压板,所述设置管上设有配合压板使用的移动导孔,所述设置管下端通过铰接结构转动连接设有阻挡板。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可折叠、移动方便和可拆卸更换防护网。

    一种海绵城市全透水路面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992787U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20188828.X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湖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海绵城市全透水路面,包括:路基,包括碎石渗透层和导流层,所述导流层包括导流槽和呈波浪型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倾斜设于碎石渗透层之间,所述导流槽与所述导流板导通;机动车道,设于所述路基一侧的顶部,所述机动车道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铺设的第一透水混凝土层和沥青路面层;人行道,设于所述路基另一侧的顶部;排水通道,包括集水边沟与水井管网带。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新型透水路面,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仅极大的减少路面积水并对调节城市小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有较大的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