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03913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079700.X
申请日:2013-03-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IPC: B32B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超导薄膜,其包括一SrTiO3基底、一FeSe单晶层及一具有层状晶体结构的保护层。所述SrTiO3基底、FeSe单晶层和保护层层叠设置,其中,所述FeSe单晶层位于所述SrTiO3基底和保护层之间。所述FeSe单晶层与所述SrTiO3基底之间具有一原子级平整的界面,所述保护层与所述FeSe单晶层之间也具有一原子级平整的界面。本发明提供的高温超导薄膜,其超导转变的起始温度在54K以上,在12K时的临界电流密度高于106A/cm2。
-
公开(公告)号:CN103203913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10079700.X
申请日:2013-03-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IPC: B32B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超导薄膜,其包括一SrTiO3基底、一FeSe单晶层及一具有层状晶体结构的保护层。所述SrTiO3基底、FeSe单晶层和保护层层叠设置,其中,所述FeSe单晶层位于所述SrTiO3基底和保护层之间。所述FeSe单晶层与所述SrTiO3基底之间具有一原子级平整的界面,所述保护层与所述FeSe单晶层之间也具有一原子级平整的界面。本发明提供的高温超导薄膜,其超导转变的起始温度在54K以上,在12K时的临界电流密度高于106A/cm2。
-
公开(公告)号:CN103184513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310079699.0
申请日:2013-03-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超导薄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提供一SrTiO3基底,将该SrTiO3基底置于一超高真空系统中;利用分子束外延生长技术生长一FeSe单晶层于该SrTiO3基底的表面;以及利用分子束外延生长技术生长一具有层状晶体结构的保护层覆盖于该FeSe单晶层的表面。利用本发明方法可制备出高质量、超薄的高温超导薄膜,其超导转变的起始温度在54K以上,在12K时的临界电流密度高于106A/cm2。
-
公开(公告)号:CN103184513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310079699.0
申请日:2013-03-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超导薄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提供一SrTiO3基底,将该SrTiO3基底置于一超高真空系统中;利用分子束外延生长技术生长一FeSe单晶层于该SrTiO3基底的表面;以及利用分子束外延生长技术生长一具有层状晶体结构的保护层覆盖于该FeSe单晶层的表面。利用本发明方法可制备出高质量、超薄的高温超导薄膜,其超导转变的起始温度在54K以上,在12K时的临界电流密度高于106A/cm2。
-
公开(公告)号:CN1267341C
公开(公告)日:2006-08-02
申请号:CN200410009951.1
申请日:2004-12-0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1B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碳纳米材料加工和应用范围,涉及炭/炭复合材料的一种基于定向碳纳米管的炭/炭复合材料及制备工艺。该复合材料利用化学气相渗透法,首先将经过前期纯化处理的定向碳纳米管阵列放入化学气相沉积炉,抽真空,通入保护气体;加热升温至设定温度,调整载气流量,通入碳源,调整炉内压力;沉积一个周期或多周期沉积,冷却后进行石墨化处理。该复合材料结构主要为粗糙层结构,界面结合良好,碳纳米管分散均匀,导热性能测试显示,在0.8~1.5g/cm3的密度下,原始态导热系数约为13~42W/m·K,经过3000℃石墨化处理后,导热系数提高到70~190W/m·K。本发明的基于定向碳纳米管的炭/炭复合材料可应用于高温散热装置和部分电子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628178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39502.4
申请日:2023-01-12
Applicant: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隧道微震设备安装作业车上的支架平台装置,包括:顶部板,为四个,两两为一组,位于装置主体的前后两端,在每端,两个顶部板均竖直设置,同端的两个顶部板的顶部连接有一水平向的限位板;镂空杆,为两根,其上端固定连接于限位板的下壁;各镂空杆内连接有一竖直向下的螺纹杆,螺纹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在螺纹杆上,且位于镂空杆中空腔内,同轴套嵌有活动轴承;作业平台,为一水平设置的板体,套设在对应的左右两个顶部板上;且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旋转电机用于带动螺纹杆旋转,带动作业平台沿着顶部板和螺纹杆上升或下降。采用该装置,实现了作业平台的稳定上升下降,同时,避免来回升降作业平台进行拿取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080394A
公开(公告)日:1994-01-05
申请号:CN93105072.3
申请日:1993-05-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B11/02
Abstract: 一种球冠形栅网参数测量方法及测量仪,属光学测量仪器,该测量方法可测量球冠形栅网的参数及网间距离,采用光学物镜对双(多)栅网多次调焦,记录每次成象清晰后的物镜位置数值,两个位置数值之差即为该两个栅网之间的间距。本栅网参数测量仪由精密机械系统、光学系统、步进电机及其驱动系统、光栅定位测量系统、信号获取系统五部分组成。通过计算机软件处理可以自动调焦并打印输出测得的栅网参数值,本栅网参数测量仪测得的精度高,可以提高行波管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631848A
公开(公告)日:2005-06-29
申请号:CN200410009951.1
申请日:2004-12-0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碳纳米材料加工和应用范围,涉及炭/炭复合材料的一种基于定向碳纳米管的炭/炭复合材料及制备工艺。该复合材料利用化学气相渗透法,首先将经过前期纯化处理的定向碳纳米管阵列放入化学气相沉积炉,抽真空,通入保护气体;加热升温至设定温度,调整载气流量,通入碳源,调整炉内压力;沉积一个周期或多周期沉积,冷却后进行石墨化处理。该复合材料结构主要为粗糙层结构,界面结合良好,碳纳米管分散均匀,导热性能测试显示,在0.8~1.5g/cm3的密度下,原始态导热系数约为13~42W/m·K,经过3000℃石墨化处理后,导热系数提高到70~190W/m·K。本发明的基于定向碳纳米管的炭/炭复合材料可应用于高温散热装置和部分电子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9974066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183341.X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北京爱上地科技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相变储能电暖气,包括:相变材料容器,内部装有相变材料,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为50‑70℃,熔化潜热大于200kJ/kg;发热板,位于相变材料容器的外侧,外接电源,用于为相变材料加热;保温隔热层,位于发热板的外侧,用于保温和提供安全保护;外边框,位于保温隔热层、发热板和相变材料容器的四周,起到支撑作用;温控器,位于外边框上,用于连接电源和发热板,以控制发热板的发热。本发明利用相变达到低温储能的效果,储能温度范围为50‑70℃,安全隐患小。储能密度大,利用相变+比热储能,相比现有的单纯靠比热储能的电暖气,本发明在相同体积重量下储能更多。
-
公开(公告)号:CN210241723U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20307273.9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北京爱上地科技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温相变储能电暖气,包括:相变材料容器,内部装有相变材料,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为50-70℃,熔化潜热大于200kJ/kg;发热板,位于相变材料容器的外侧,外接电源,用于为相变材料加热;保温隔热层,位于发热板的外侧,用于保温和提供安全保护;外边框,位于保温隔热层、发热板和相变材料容器的四周,起到支撑作用;温控器,位于外边框上,用于连接电源和发热板,以控制发热板的发热。本实用新型利用相变达到低温储能的效果,储能温度范围为50-70℃,安全隐患小。储能密度大,利用相变+比热储能,相比现有的单纯靠比热储能的电暖气,本实用新型在相同体积重量下储能更多。(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