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78599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775204.1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多重包容、多级缓冲、双层隔热的新燃料组件运输容器,包括内包容壳、外包容壳以及隔热结构。内包容壳用于容纳新燃料组件,包括多个压紧机构。多个压紧机构的多个弹性体用于共同夹紧新燃料组件。外包容壳密封地容纳内包容壳,包括外壳体和减振结构。内包容壳位于外壳体的内侧,减振结构能够变形以吸收对新燃料组件运输容器的破坏能。隔热结构设置于内包容壳和外包容壳之间,包括隔热筒、隔热底以及隔热盖。隔热筒套设于内包容壳,隔热底设置于内包容壳的轴向一侧端部,隔热盖设置于内包容壳的轴向另一侧端部。如此,新燃料组件运输容器能够确保新燃料组件运输时具有绝对的高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杜绝发生任何可能的核事件/核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576281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58509.4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21C3/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柱塞、反应装置及核反应堆。柱塞,用于连接安装板与棒材,安装板设有螺纹通孔,柱塞包括用于与螺纹通孔连接的第一螺纹段和用于与棒材连接的连接段;柱塞设有流道孔和连通孔,流道孔贯通柱塞设有第一螺纹段的一端并向连接段延伸,流道孔用于与安装板远离连接段的一侧的空间连通,连通孔设在柱塞的侧壁上并与流道孔连通,连通孔用于与安装板靠近连接段的一侧的空间连通。换热介质可以通过柱塞上的流道孔和连通孔穿过安装板,从而无需在安装板上开孔供换热介质流通,进而能够在原来需要开孔的位置安装棒材,增加了棒材的安装数量,提高了反应装置的加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553550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850363.4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6F17/18 , G06F30/25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蒙特卡罗粒子输运计算方法,用于计算点源发出的粒子经过屏蔽体后到达目标区域的概率值,该蒙特卡罗粒子输运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计算点源发出的粒子的每一条标准轨迹在各个有关位置的粒子权重;基于每条标准轨迹进行变换生成对应的、经过所述目标区域的样本轨迹;基于每条标准轨迹与每条样本轨迹的对应关系确定每条样本轨迹在所述目标区域的权重wj;根据事件概率分布函数来计算每条样本轨迹占有的概率宽度cj;按照下列公式加权求和而得到粒子到达目标区域的概率值p:其中,M是经过目标区域的所述样本轨迹的总数量。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采用上述蒙特卡罗粒子输运计算方法进行反应堆堆芯微扰计算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886921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093302.8
申请日:2014-03-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的包层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Th-U自持循环全熔盐燃料混合堆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本发明快裂变增殖堆为热裂变堆提供启动所需的初始易裂变燃料,热裂变堆的包层设计利用种子-包层的布置策略来提高系统的整体中子经济性,实现系统较高能量放大倍数,氚增殖及系统钍铀自持循环的目标。产能区装载有233U,具有良好的中子学性能,主要承担了系统能量放大、中子增殖及系统绝大部分233U增殖的目标,多于的中子进入产氚区用于氚增殖及系统部分233U增殖。该混合堆由于可以钍、铀自持循环,在运行的过程中,钍燃料转化为233U并逐渐烧掉,只需要逐步添加钍燃料,并去除产生的裂变产物,就可以长久高效稳定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886918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093281.X
申请日:2014-03-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及包层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水冷钍铀燃料模块交叉布置的混合堆系统及运行方法。本发明通过天然钍燃料反应模块和天然铀燃料反应模块的环向优化交替布置,充分利用种子-包层策略来提高系统整体的中子经济性,实现在较高能量放大倍数下充分利用钍燃料的目标,即利用水冷天然铀模块的良好中子性能来弥补天然钍中子增殖及能量放大的不足,系统的能量放大和中子增殖主要依靠天然铀,从天然铀中产生的多余中子用于驱动天然钍的运行并增殖233U。当天然钍内的233U积累到一定量时,可逐步将天然铀取出用新的天然钍替换,并可最终实现混合堆全钍燃料,钍、铀循环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0508327C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710100324.2
申请日:2007-06-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8
Abstract: 一种快速稳定实现最大功率跟踪的光伏三相并网控制方法属于光伏发电控制技术领域,根据光伏阵列当前时刻k与前一时刻的功率差ΔP及电压差ΔV来判断ΔP/ΔV之值,计算出光伏阵列发出最大功率时的Iref(k),再用Iref(k)来调节与电网电压矢量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uq*,以及利用Idref(k)来调节与电网电压矢量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ud*,根据三相电网电压矢量放转角度θ,可得到6路空间矢量SVPWM脉冲序列,去控制逆变器以便在保证光伏阵列实现最大功率输出跟踪的前提下使光伏逆变器输出电流与市电电压相位相同,功率因数为1,也可根据本地负载要求调节Idref(k),从而对功率因数进行调节,并网电流谐波畸变率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497643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211333221.1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水反应堆,基于低自屏的堆芯设计理念。所述轻水反应堆采用轻水作冷却剂,包括具有若干燃料组件的堆芯燃料区和在径向外侧包围所述堆芯燃料区的反射层,其中,若干辐照孔道形成在所述燃料组件之间,采用低自屏堆芯设计理念设计所述堆芯燃料区,使得任何一个燃料区产生的中子在一个徙动长度(近似相当于平均穿透自由程)内能够到达的区域中,堆内辐照孔道所占区域的比例不低于20%,且在到达所述辐照孔道之前并不经过其它的所述辐照孔道,其中,各所述辐照孔道内分别填充有适于产生快中子和热中子的不同慢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1609270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334405.X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水反应堆,所述重水反应堆采用重水作冷却剂和慢化剂,包括具有若干燃料组件的堆芯燃料区和在径向外侧包围所述堆芯燃料区的反射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组件具有中空管腔,所述中空管腔内部形成中子的辐照孔道,所述堆芯燃料区在径向上分为位于中心的中心燃料区和在所述中心燃料区径向外侧的外围燃料区,其中,所述中心燃料区的燃料组件内部的所述辐照孔道中的介质不是慢化剂,所述外围燃料区的燃料组件内部的所述辐照孔道中的介质是作为慢化剂的轻水,并且所述中心燃料区的单位体积燃料含量与所述外围燃料区的单位体积燃料含量相比大到能够这样地设定堆芯中子能谱,使得所述中心燃料区为快谱区且所述外围燃料区为热谱区。
-
公开(公告)号:CN115497643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333221.1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水反应堆,基于低自屏的堆芯设计理念。所述轻水反应堆采用轻水作冷却剂,包括具有若干燃料组件的堆芯燃料区和在径向外侧包围所述堆芯燃料区的反射层,其中,若干辐照孔道形成在所述燃料组件之间,采用低自屏堆芯设计理念设计所述堆芯燃料区,使得任何一个燃料区产生的中子在一个徙动长度(近似相当于平均穿透自由程)内能够到达的区域中,堆内辐照孔道所占区域的比例不低于20%,且在到达所述辐照孔道之前并不经过其它的所述辐照孔道,其中,各所述辐照孔道内分别填充有适于产生快中子和热中子的不同慢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13553550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10850363.4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6F17/18 , G06F30/25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蒙特卡罗粒子输运计算方法,用于计算点源发出的粒子经过屏蔽体后到达目标区域的概率值,该蒙特卡罗粒子输运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计算点源发出的粒子的每一条标准轨迹在各个有关位置的粒子权重;基于每条标准轨迹进行变换生成对应的、经过所述目标区域的样本轨迹;基于每条标准轨迹与每条样本轨迹的对应关系确定每条样本轨迹在所述目标区域的权重wj;根据事件概率分布函数来计算每条样本轨迹占有的概率宽度cj;按照下列公式加权求和而得到粒子到达目标区域的概率值p:其中,M是经过目标区域的所述样本轨迹的总数量。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采用上述蒙特卡罗粒子输运计算方法进行反应堆堆芯微扰计算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