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复合偏光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62138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919451.5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王训 张思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液晶复合偏光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偏光薄膜包括:液晶分子和0.8~1.2nm的无机亚纳米线,不含其他添加剂,所述无机亚纳米线在所述液晶分子中有序排列。该偏光薄膜由无机亚纳米线和液晶分子均匀混合,有序排列制备得到,不含其他添加剂,不仅制备工艺简单,省时省力,而且结构和性能稳定,不会因为老化而导致偏光性能下降或丧失,对紫外光和可见光均适用,可以作为偏光膜广泛应用于偏光器件。

    基于球形构型的太阳敏感器及太阳矢量方向解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81169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529521.5

    申请日:2016-07-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1/363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球形构型的太阳敏感器及太阳矢量方向解算方法,包括球形卫星以及分布于球形卫星表面的若干个太阳电池片;太阳电池片布置方式为:在球形卫星的腔体设置内接正n面体;在内接正n面体的外表面选择若干个特征标志点,特征标志点和球形卫星球心的连接线的反向延长线与球形卫星外表面具有一个相交点,该相交点即为太阳电池片布置点。优点为:确定了在球卫星表面布设多片太阳电池片的布设方法,采用此种布设方法,一方面,可确保在任意姿态下都能敏感到太阳矢量,降低对姿态控制的要求;另一方面,采用此种布设方法,再结合通光照期的多个太阳电池片敏感的电流信息,可得到高精度的太阳矢量方向。

    一种基于航天器无线网络的多线程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03318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769217.9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04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航天器无线网络的多线程控制方法,应用于航天器无线网络控制系统,包括星载计算机和多个单元部件,星载计算机和每个单元部件均为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设备;星载计算机启动响应部件入网请求线程、主动断开部件连接线程、部件故障检测线程、星载计算机自诊断线程和与部件传输有效数据线程。优点为:(1)每个成员航天器内部的各单元部件与星载计算机之间采用无线通信方式,不需要在成员航天器上进行复杂的布线设计,减少了成员航天器的尺寸和重量,降低了结构设计的复杂性;(2)通过对每个成员航天器的无线通信机制的设计,可以有效提高航天器控制系统的柔性和可重构性,有利于航天器部件的升级或替换,增强集群航天器功能。

    一种合作标识及多智能个体身份与位姿的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31689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639924.6

    申请日:2014-11-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合作标识及多智能个体身份与位姿的识别方法,其中,合作标识包括:背景区域和布置于所述背景区域的定位图形、定向起点图形、定向终点图形和编码图形;其中,所述定位图形、所述定向起点图形、所述定向终点图形和所述编码图形均为同一种中心对称图形。本发明提供的合作标识及多智能个体身份与位姿的识别方法,合作标识只具有两种颜色,分别为背景颜色和图形颜色,因此,所涉及的颜色种类少,防止相近颜色间的互相干扰,简化了对合作标识进行识别的算法,减少了图像处理的耗时,提高了识别速度和识别精度,增加了控制器对各个智能个体进行身份与位姿识别的实时性。

    一种稀土掺杂的氟羟基磷灰石单晶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49205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16552.5

    申请日:2011-05-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王训 惠俊峰 庄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掺杂稀土元素的含氟羟基磷灰石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碱性条件下,硝酸钙、磷酸盐、氟化钠和稀土硝酸盐进行反应即得所述含氟羟基磷灰石纳米线;所述稀土硝酸盐为硝酸镧、硝酸铈、硝酸镨、硝酸钕、硝酸钷、硝酸钐、硝酸铕、硝酸钆、硝酸铽、硝酸镝、硝酸钬、硝酸铒、硝酸铥、硝酸镱和硝酸镥中至少一种。本发明所制备的单晶纳米线可以经进一步加工得到人工骨、骨水泥等生物硬组织修复材料,用于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一种硅酸盐纳米空心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20970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1010111591.1

    申请日:2010-02-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王训 庄媛

    Abstract: 一种硅酸盐纳米空心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在乙醇和聚乙二醇的混合液中,依次加入0.2mol/L的硝酸盐溶液和0.2mol/L的硅酸钠溶液,形成混合溶液,该混合溶液中乙醇、聚乙二醇、硝酸盐溶液和硅酸钠溶液的体积份数分别为20-30份、2-3份、1份和1-2份;二、在步骤一制得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NaOH溶液与步骤一中的硝酸盐溶液体积份数比为1∶0.03-0.2,磁力搅拌后,转移至水热釜中,在100℃~200℃水热条件下反应,过滤干燥得到硅酸盐纳米空心结构材料,得到的硅酸盐空心材料可在重金属离子吸附方面有所应用,可用于催化、医药、环境污染治理等领域。

    一种制备单分散半导体硒化物纳米粒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44531C

    公开(公告)日:2007-10-24

    申请号:CN200510109215.8

    申请日:2005-10-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庄京 王训 李亚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半导体硒化物纳米粒子的方法。本发明方法是将金属离子溶液与硒源在碱金属氢氧化物、脂肪酸和有机极性溶剂的混合体系中进行反应,得到所述单分散半导体硒化物纳米粒子;所述硒源为含硒化合物与还原剂组成的体系,或者为金属硒粉。本发明以脂肪酸和极性溶剂构成混和溶剂体系,以可溶性金属盐、硒源和碱金属氢氧化物为原料,来制备单分散半导体硒化物纳米粒子。本发明方法简便、安全、成本低、适用性广,同时适用于多种半导体硒化物纳米粒子的合成,克服了已有合成路线中采用大量有机溶剂所带来的成本及环境污染问题,所获得的半导体硒化物纳米粒子可以广泛应用于生物标记、分析、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一种制备单分散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72624A

    公开(公告)日:2006-05-17

    申请号:CN200510109217.7

    申请日:2005-10-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庄京 王训 李亚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单分散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的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单分散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的方法,是将金属离子溶液在碱金属氢氧化物、脂肪酸和有机极性溶剂的混合体系中进行反应,得到所述单分散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本发明以脂肪酸和极性溶剂构成混和溶剂体系,以可溶性金属盐和碱金属氢氧化物为原料,来制备单分散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本发明方法简便、安全、成本低、适用性广,同时适用于多种贵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的合成,克服了已有合成路线中采用大量有机溶剂所带来的成本及环境污染问题,所获得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可以应用于生物、医药、催化及分析等领域。

    一种合成不同晶型二氧化锰一维单晶纳米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103C

    公开(公告)日:2004-03-17

    申请号:CN02100707.1

    申请日:2002-01-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李亚栋 王训

    Abstract: 一种合成二氧化锰一维单晶纳米线的方法,涉及一种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二价锰盐与过硫酸铵(高锰酸钾、次氯酸钠)为原料,以硫酸铵为原料添加剂,在密闭反应器中,于100~220℃的温度下进行水热反应,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原料,可合成出不同晶型、不同长径比的一维二氧化锰单晶纳米线,即可选择性合成不同晶型二氧化锰(如α、β)一维单晶纳米线。该方法原料廉价易得,工艺简单,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易于实现控制且工艺重复性好;可广泛用于锂离子电池、分子筛等以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

    无机亚纳米线在有机溶剂固化、运输及储存中的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3637513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18919.9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王训 张思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机亚纳米线在有机溶剂固化、运输及储存中的用途。该用途中,所述有机溶剂为非极性有机溶剂和/或弱极性有机溶剂,所述弱极性有机溶剂的极性低于氯仿。相对于其它固化剂,将无机亚纳米线作为固化剂用于有机溶剂固化、运输及储存,不仅无毒环保,而且无需添加其它固化添加剂和控制低温环境,在常温下即可实现固化过程,工艺简单,成本也更低,且对弱极性溶剂和非极性溶剂均适用,尤其适用于汽油等有机燃料的固化、安全运输和储存,特别是当有机燃料离心或蒸馏后,残留的无机亚纳米线还能再次循环使用;此外,通过利用极性较大的溶剂也能实现无机亚纳米线的回收再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