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层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5386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524919.X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叠层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叠层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包括:内芯和端电极,内芯包括至少三层电介质层和至少两层内电极层,电介质层与内电极层交替层叠设置,内芯的最上层和最下层均为电介质层,电介质层包括半脂环的聚酰亚胺和/或全脂环的聚酰亚胺;端电极包括第一端电极和第二端电极,相邻的内电极层中的一个内电极层连接第一端电极,另一个内电极层连接第二端电极。该叠层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具有优异的高温静电储能性能和可靠性,具体地,电容器在150℃的放电能量密度可达1.6J/cm3,能量效率高达98%。

    高温叠层薄膜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4098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935717.X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叠层薄膜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电容器包括:衬底、内芯、端电极和封装层;内芯包括至少三层电介质层和至少两层内电极层,电介质层与内电极层交替层叠设置,并且内芯上位于最下端的电介质层设在衬底上,内芯的最上端为电介质层,电介质层包括可溶性高温聚合物;端电极包括第一端电极和第二端电极,第一端电极设在衬底的一侧且与至少一个内电极层相连,第二端电极设在衬底的另一侧且与剩余内电极层相连;封装层封装衬底、内芯和端电极,并且第一端电极和第二端电极的端部未被封装。该高温叠层薄膜电容器在不低于150℃的高温下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