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膨胀石墨板及膨胀石墨极板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86650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1910505548.4

    申请日:2019-06-1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燃料电池、膨胀石墨板及膨胀石墨极板的制备方法。所述膨胀石墨板的制备方法通过螺旋挤压的方式,使得膨胀石墨粉在被挤压的过程中会受到垂直于柱面的压力,因此第一原料柱中的每一层原料中的膨胀石墨粉被挤压为垂直于柱面的层片。所述第一原料柱再经切片、表面二次挤压,形成厚度一致的具有层叠挤压结构的膨胀石墨板。所述膨胀石墨板内的膨胀石墨层片间隙远大于层片内,可以大幅降低制备膨胀石墨极板时的浸渍时间。并且,所述膨胀石墨板内的膨胀石墨层内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远大于层间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使得经本申请中的所述膨胀石墨板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膨胀石墨板制备的双极板具有更好的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印刷品字符区域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21914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449254.1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印刷品字符区域提取方法,包括:通过卷积神经网络从整个图像角度对字符区域进行探测,获取字符区域全局感知的字符候选图像;通过笔画探测器探测图像局部细节;将字符候选图像和图像局部细节进行融合,以提取出印刷品字符区域。该方法可以避免传统方法对于人工确定的阈值的依赖,实现用轮廓勾画出印刷品图像中的字符区域,并且画出的轮廓具有很好的视觉舒适度,有效提高泛化性能。

    一种利用电厂凝汽余热的水源热泵供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0400969C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610112861.4

    申请日:2006-09-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电厂凝汽余热的水源热泵供热系统,属于热工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在发电厂原冷却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热网加热器12、蒸汽引入管13、凝水引出管14、热网泵15、热网供水管线16、热网回水管线17、热泵装置18。将电厂汽轮机1排汽的全部或一部分分至热网加热器12中,凝结放热加热热网循环水,热网循环水在热网加热器12中吸热升温后,通过热网供水管线16由热网泵15驱动输送到用户处,设置在用户处的热泵装置18将热网循环水中的余热取出并升温后供热,热网循环水在热泵中放热降温后再通过热网回水管线17返回热网加热器12,在热网加热器12中吸热升温后再输送到用户,如此循环不已,实现将电厂冷源余热用于供热的目的。

    一种以电厂循环冷却水作为热泵低位热源的供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916506A

    公开(公告)日:2007-02-21

    申请号:CN200610112862.9

    申请日:2006-09-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电厂循环冷却水作为热泵低位热源的供热系统,属于热工技术领域。它主要含有电厂凝汽器、电厂冷却装置、循环水泵、热网泵,将电厂凝汽器出来的原本送往冷却装置的循环冷却水引出,通过供水管线由热网泵输送到用户处,设置在用户处的热泵装置将循环冷却水中的余热取出并升温后供热,循环冷却水在用户热泵中放热降温后再通过回水管线返回电厂凝汽器入口,在凝汽器中吸热升温后再输送到用户。由于本发明通过热泵技术将电厂循环冷却水余热利用起来,相当于在不增加电厂容量的情况下,扩大了电厂的供热能力。管网中输送的是低温循环水,对管道保温要求低,散热损失小,热泵的高效特点也使综合能源利用效率高于常规的锅炉房供热方式。

    对偶编码压缩高光谱成像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808410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410060550.2

    申请日:2014-02-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戴琼海 林星 戴威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偶编码压缩高光谱成像的装置,包括:目镜,对场景高光谱信号进行汇聚成像;空间光调制器,用于对高光谱信号进行空间调制;衍射光栅,用于对调制后的高光谱信号进行色散得到空间编码的色散光谱;光谱调制器,用于实现高光谱信号的光谱调制;带通滤波片,用于过滤掉不需要谱段的光谱;CCD传感器,用于记录并存储图像。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利用在单曝光时间内协同变化空间光调制器和光谱调制器的图案以实现对偶编码三维高光谱数据编码到二维的传感器所采集到的图像,通过设计不同的光调制函数并应用相对应的重构算法来实现多种不同的采集模式,包括可编程空变滤波器,多路复用高光谱成像以及高分辨率的压缩高光谱成像。

    一种利用电厂凝汽余热的水源热泵供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959220A

    公开(公告)日:2007-05-09

    申请号:CN200610112861.4

    申请日:2006-09-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电厂凝汽余热的水源热泵供热系统,属于热工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在发电厂原冷却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热网加热器12、蒸汽引入管13、凝水引出管14、热网泵15、热网供水管线16、热网回水管线17、热泵装置18。将电厂汽轮机1排汽的全部或一部分分至热网加热器12中,凝结放热加热热网循环水,热网循环水在热网加热器12中吸热升温后,通过热网供水管线16由热网泵15驱动输送到用户处,设置在用户处的热泵装置18将热网循环水中的余热取出并升温后供热,热网循环水在热泵中放热降温后再通过热网回水管线17返回热网加热器12,在热网加热器12中吸热升温后再输送到用户,如此循环不已,实现将电厂冷源余热用于供热的目的。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印刷品字符区域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21914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711449254.1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印刷品字符区域提取方法,包括:通过卷积神经网络从整个图像角度对字符区域进行探测,获取字符区域全局感知的字符候选图像;通过笔画探测器探测图像局部细节;将字符候选图像和图像局部细节进行融合,以提取出印刷品字符区域。该方法可以避免传统方法对于人工确定的阈值的依赖,实现用轮廓勾画出印刷品图像中的字符区域,并且画出的轮廓具有很好的视觉舒适度,有效提高泛化性能。

    对偶编码压缩高光谱成像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808410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410060550.2

    申请日:2014-02-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戴琼海 林星 戴威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偶编码压缩高光谱成像的装置,包括:目镜,对场景高光谱信号进行汇聚成像;空间光调制器,用于对高光谱信号进行空间调制;衍射光栅,用于对调制后的高光谱信号进行色散得到空间编码的色散光谱;光谱调制器,用于实现高光谱信号的光谱调制;带通滤波片,用于过滤掉不需要谱段的光谱;CCD传感器,用于记录并存储图像。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利用在单曝光时间内协同变化空间光调制器和光谱调制器的图案以实现对偶编码三维高光谱数据编码到二维的传感器所采集到的图像,通过设计不同的光调制函数并应用相对应的重构算法来实现多种不同的采集模式,包括可编程空变滤波器,多路复用高光谱成像以及高分辨率的压缩高光谱成像。

    基于相位的双目转多目虚拟视图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93522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398760.7

    申请日:2015-07-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7/0012 G02B27/225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相位的双目转多目虚拟视图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双目图像,其中,双目图像位于RGB色彩空间,双目图像包括左图像和右图像;将双目图像变换至YIQ色彩空间以得到变换后的左图像和右图像;分别将变换后的左图像和右图像进行可控复数金字塔分解;计算变换后的左图像和右图像分解后每个点对应的相位差;根据每个点对应的相位差进行相位差值操作以得到相位插值图像序列,并对相位插值图像序列进行反混叠滤波处理,以重构并恢复图像;将重构并恢复的图像转换至RGB色彩空间。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更好的进行外推插值合成新视点以及对散焦模糊、运动模糊、含有高反射性物体的图片具有良好的合成效果。

    一种热泵与锅炉联合供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916507A

    公开(公告)日:2007-02-21

    申请号:CN200610112859.7

    申请日:2006-09-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泵与锅炉联合运行的供热系统,属于热工技术领域。其特征是该系统含有热泵机组、锅炉、循环水泵、低位热源、散热设备、定压补水装置及连接管路等,热泵与锅炉串联在供热系统中。在实际运行时热媒先由热泵加热,再由锅炉加热,并由热泵承担基本热负荷,锅炉承担尖峰热负荷,这样热泵机组的最大供热能力小于系统设计热负荷,供热温度小于系统最大供热温度,使热泵机组能长期在满负荷或较大负荷下以较低的供热温度运行,有效地利用了设备,提高机组的利用率和运行效率,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