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多功能下肢康复训练一体机

    公开(公告)号:CN114733145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340685.9

    申请日:2022-04-02

    Abstract: 本发明采用公开了一种智能多功能下肢康复训练一体机,包括底座、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可伸缩的大腿支架、可伸缩的小腿支架以及脚部支架;大腿支架与小腿支架之间通过第一调节机构连接,大腿支架远离小腿支架的一端与底座可转动地连接,脚部支架与小腿支架之间通过第一转动机构连接,在底座上远离大腿支架的一端上分别设有髋膝关节屈伸机构以及髋关节外展内收驱动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设置髋膝关节屈伸机构、髋关节外展内收驱动机构、踝关节背伸机构实现髋关节外展内收、髋膝关节屈伸、髋踝关节内外旋、踝关节背伸跖屈、小腿抬高等多关节活动度训练,从而避免需要轮换训练仪,提高训练效果,节省训练时间。

    一种下肢屈伸训练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2501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49750.4

    申请日:2024-11-01

    Abstract: 一种下肢屈伸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00)、屈伸支架(200)、髋膝关节屈伸自主训练控制机构(300)和踝关节背伸跖屈训练机构(400);有屈伸手拉绳(310)、脚踏板(320)和脚踏拉绳(330),两根屈伸手拉绳(310)同时向底座首端连接头(120)方向拉动,可让屈伸支架屈起来,踏动任何一个脚踏板可牵动脚踏拉绳(330),让屈伸支架重新伸直;在脚部支架(230)的足托板(232)外设有一个与之铰接的支撑板(410),二者的前脚掌之间设有弹力部件(420)。脚部自由度大、髋膝关节屈伸的同时踝关节可背伸跖屈,还可抗痉挛练习、能模拟步态训练,助力、主动等多方式集于一体,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智能化多功能上肢康复一体机

    公开(公告)号:CN114145961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1422391.2

    申请日:2021-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多功能上肢康复一体机,包括基座、前臂支撑组件、上臂支撑组件以及手掌支撑组件,前臂支撑组件以及上臂支撑组件可转动地固定在基座上,以使前臂支撑组件与上臂支撑组件之间夹角可调,手掌支撑组件可转动地固定在前臂支撑组件上,以使手掌支撑组件可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设置可转动的前臂支撑组件、上臂支撑组件,前臂支撑组件的前臂支架通过前臂驱动机构驱动转动或患者自主转动,以实现肘关节弯曲拉伸运动,在前臂支撑组件上设置可转动的手掌支撑组件,以实现腕关节以及手指的拉伸、屈曲运动,保证了上肢康复训练的正确性,降低康复训练的难度,提高康复的治疗效果。

    一种髋踝关节内外旋训练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385808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50124.7

    申请日:2024-11-01

    Abstract: 一种髋踝关节内外旋训练控制方法及装置,内外旋动的过程中,弧形轨道可因足部施加向前的力而向前倾,当向前的力撤销后可回弹复位。主动训练控制方法:将脚部支架(230)背侧的内外旋用滚轮(450)穿入内外旋训练弧形轨道(520)顶部的通孔(521)中,滚轮卡设承托在轨道内;病患足部安置在脚部支架内,髋踝关节主动作内外旋动作;助力训练控制方法:患者双上肢轮流拉动对应的内外旋训练拉绳(530),带动滚轮在弧形轨道内左右往复滚动,髋踝关节内外旋;若拉动两根拉绳,支撑架(510)向前倾倒,拉力撤销时回弹复位,完成跖屈训练。本发明足部自由度大、更加舒适自然、踝趾关节可以跖屈背伸、在卧位时也能尽早进行训练,提升康复效果、缩短康复时间。

    一种刚柔融合的多功能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40602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49544.3

    申请日:2024-11-01

    Abstract: 刚柔融合的多功能下肢康复训练装置,有底座(100)、屈伸支架(200)、髋膝关节屈伸自主训练控制机构(300)、踝关节背伸跖屈训练机构(400)、髋踝关节内外旋自主训练机构(500)、髋关节内收外展自主训练机构(600)。主要有屈伸手拉绳(310)、脚踏板(320)和脚踏拉绳(330);支撑板(410)、弹力部件(420);支撑架(510),内外旋训练弧形轨道(520),内外旋用滚轮(450)、内外旋训练拉绳(530);内收外展训练弧形轨道(610),与之啮合的内收外展用齿轮(620),收外展训练拉绳(630)。在卧位时即能尽早进行多关节、多自由度、被动、助力、主动等多方式集于一体的下肢核心肌群康复训练装置,且能在卧位下模拟步态训练,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智能多功能腕指关节训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145960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1421309.4

    申请日:2021-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多功能腕指关节训练装置:包括基座、手掌支撑组件,手掌支撑组件包括手掌支撑板、驱动手掌支撑板多角度转动的手掌驱动机构,手掌支撑板通过手掌驱动机构连接固定在基座上;在手掌支撑板上设有柔性的手指套以及手指屈曲度调节的手指弯曲机构;在基座上还设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别连接控制手掌驱动机构以及手指弯曲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设置可转动的手掌支撑组件,以实现腕关节以及手指的拉伸、屈曲运动,辅助手腕或指关节患者进行功能行恢复的康复训练,同时达到上肢经络的振动拉伸功能,其对肢体功能恢复,特别是痉挛型,挛缩型的肢体功能障碍很有帮助,保证了训练的正确性,降低康复训练的难度,提高康复的治疗效果。

    智能多功能下肢康复训练一体机

    公开(公告)号:CN114733145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40685.9

    申请日:2022-04-02

    Abstract: 本发明采用公开了一种智能多功能下肢康复训练一体机,包括底座、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可伸缩的大腿支架、可伸缩的小腿支架以及脚部支架;大腿支架与小腿支架之间通过第一调节机构连接,大腿支架远离小腿支架的一端与底座可转动地连接,脚部支架与小腿支架之间通过第一转动机构连接,在底座上远离大腿支架的一端上分别设有设有髋膝关节屈伸机构以及髋关节外展内收驱动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设置髋膝关节屈伸机构、髋关节外展内收驱动机构、踝关节背伸机构实现髋关节外展内收、髋膝关节屈伸、髋踝关节内外旋、踝关节背伸跖屈、小腿抬高等多关节活动度训练,从而避免需要轮换训练仪,提高训练效果,节省训练时间。

    智能化多功能上肢康复一体机

    公开(公告)号:CN11414596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22391.2

    申请日:2021-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多功能上肢康复一体机,包括基座、前臂支撑组件、上臂支撑组件以及手掌支撑组件,前臂支撑组件以及上臂支撑组件可转动地固定在基座上,以使前臂支撑组件与上臂支撑组件之间夹角可调,手掌支撑组件可转动地固定在前臂支撑组件上,以使手掌支撑组件可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设置可转动的前臂支撑组件、上臂支撑组件,前臂支撑组件的前臂支架通过前臂驱动机构驱动转动或患者自主转动,以实现肘关节弯曲拉伸运动,在前臂支撑组件上设置可转动的手掌支撑组件,以实现腕关节以及手指的拉伸、屈曲运动,保证了上肢康复训练的正确性,降低康复训练的难度,提高康复的治疗效果。

    智能多功能腕指关节训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14596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21309.4

    申请日:2021-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多功能腕指关节训练装置:包括基座、手掌支撑组件,手掌支撑组件包括手掌支撑板、驱动手掌支撑板多角度转动的手掌驱动机构,手掌支撑板通过手掌驱动机构连接固定在基座上;在手掌支撑板上设有柔性的手指套以及手指屈曲度调节的手指弯曲机构;在基座上还设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别连接控制手掌驱动机构以及手指弯曲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设置可转动的手掌支撑组件,以实现腕关节以及手指的拉伸、屈曲运动,辅助手腕或指关节患者进行功能行恢复的康复训练,同时达到上肢经络的振动拉伸功能,其对肢体功能恢复,特别是痉挛型,挛缩型的肢体功能障碍很有帮助,保证了训练的正确性,降低康复训练的难度,提高康复的治疗效果。

    用于气管切开插管管口的防护封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539165U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20611463.6

    申请日:2023-03-27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插管管口的防护封堵装置,包括防护组件(100)。防护组件的防护管体(101)一端可套接在气管切开插管的管口,防护管体的另一端则可拆卸地固定有三层结构的罩芯(102)。罩芯包括吸收层、过滤层和阻水层。使用时,吸收层是最靠近防护管体的端部的,这样可以部分保留病患呼气时的水分,待下一次吸气时,重新带入气管,起到保湿作用。过滤层则位于中间,起到过滤作用。而阻水层则是最远离防护端部的,与外界空气直接接触,吸气时,它能阻挡异物、颗粒还有灰尘等。从而本申请实施例的防护封堵装置防异物、防尘、防细菌微粒入侵、保温保湿、以及防感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