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4945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18914.6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广东省昆宠科学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
IPC: A23K50/80 , A23K10/20 , A23K10/22 , A23K10/37 , A23K20/163 , A23K20/158 , A23K20/26 , A23K20/142 , A23K20/105 , A23K20/174 , A23K2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黑水虻的石斑鱼功能性配合饲料。它包括:黑水虻虫粉30‑60%,鱼粉10‑30%,果胶3‑5%,脱胶海带粉2‑5%,黑水虻虫油2‑3%,鱼油2‑4%,南极磷虾粉2‑5%,磷酸二氢钙1.0‑2.2%,赖氨酸2.8‑3.5%,牛磺酸0.4‑0.8%,蛋氨酸0.05‑0.1%,氯化胆碱0.2‑0.6%,维生素B20.04‑0.06‰,维生素C 0.05‑0.1‰,维生素E 0.05‑0.1‰,复合多矿0.8‑1.2%。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石斑鱼功能性配合饲料,一是可以用黑水虻虫粉替代鱼粉;二是鱼粉被替代后,其饲料系数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741801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0426251.5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中山大学 , 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
IPC: C12Q1/6888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生物鉴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棕点石斑鱼、清水石斑鱼及其杂交子代杉虎杂交斑的微卫星标记及其应用。本申请提供了棕点石斑鱼、清水石斑鱼及其杂交子代杉虎杂交斑的SSR分子标记,包括如下分子标记:ad30、ae26、ab42、ad19、ad25、ae27和ac34;分子标记的核苷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1~SEQ ID NO.7所示,扩增这些分子标记的引物对,其包括核苷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8~SEQ ID NO.2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棕点石斑鱼、清水石斑鱼及其杂交子代杉虎杂交斑的微卫星标记及其应用,提供了七个SSR分子标记组合,可进行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以及三种石斑鱼的鉴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67887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206443.4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
IPC: A01K61/10 , A01K61/17 , A23K50/80 , A23K10/22 , A23K10/16 , A23K10/30 , A23K20/174 , A23K20/20 , A23K40/30 , A61D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蓝身大斑石斑鱼的人工繁殖方法,涉及石斑鱼繁育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亲本选择;S2、亲本的养殖和营养强化;S3、亲本催产;S4、人工授精;S5、受精卵的孵化,上述步骤通过改善蓝身大斑石斑鱼的养殖条件、营养强化促进产卵、及适当诱导发育,有效提升了人工繁殖过程中蓝身大斑石斑鱼的育苗成活率,实现了蓝身大斑石斑鱼的规模化繁育,且可以稳定地获得大批量的优质蓝身大斑石斑鱼苗种。
-
公开(公告)号:CN1196057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48638.8
申请日:2025-02-11
Applicant: 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合高纬度地区石斑鱼人工育苗的方法,涉及石斑鱼养殖技术领域,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石斑鱼受精卵的运输和处理;S2、高纬度地区石斑鱼的育苗;S3、幼鱼由高纬度地区运回低纬度地区的准备和运输;S4、幼鱼运回低纬度地区后的适应性养殖。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低纬度地区的石斑鱼受精卵运往高纬度地区进行育苗后,再在低纬度地区对石斑鱼进行养殖,有效避免自然生境下病原微生物以及水体对石斑鱼的负面影响,有效预防石斑鱼鱼苗病害的发生,提高了石斑鱼养殖的质量和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24316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440584.X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石斑鱼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预防、减少或去除石斑鱼水蛭寄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鱼类养殖水域中混合养殖患病石斑鱼和多纹钱蝶鱼。石斑鱼和所述多纹钱蝶鱼的混合养殖比例为(10~100):1。采用将多纹钱蝶鱼与石斑鱼进行混养,使得两种鱼类在同一环境中共生互补、共同生长,从而达到生态平衡,是实现产品质量和养殖效益同步提高。同时,通过将多纹钱蝶鱼与石斑鱼混养,能够有效减少或去除石斑鱼水蛭寄生的情况发生,有利于石斑鱼养殖,以提高其产量和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08712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185195.0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
IPC: G01N21/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定海水中氨氮含量的试剂盒及应用和方法。本发明的试剂盒,包括:氨标准海水溶液、沉淀液、屏蔽液、显色液。本发明的试剂盒包括沉淀液,利用沉淀液采用沉淀法和螯合法双重去除海水中Ca2+、Mg2+、Fe2+和Mn2+等离子,使反应不再在出现浑浊现象,吸光值稳定,曲线没有出现异常情况且操作简单,耗时少,测试条件要求低,检测结果精确可靠,回收率在97%~105%之间,完全满足海水中高浓度钙镁离子氨氮含量的测定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46452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802302.0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检测多种海洋病原菌的多重PCR检测引物组合、试剂盒和方法。本发明通过对海洋病原菌溶藻弧菌、创伤弧菌、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哈维氏弧菌和坎氏弧菌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并结合冻干技术,经对引物设计、扩增体系与检测程序参数的优化,提升了扩增效率与特异性。此外,本发明具有较高准确度,在检测多种海洋病原菌时展现出效率优势、较短检测周期及便捷的结果判定特性。针对上述多种海洋病原菌引发的疾病检测领域,本发明提供了可靠检测途径,在水产养殖疾病监测防控、海洋生物健康评估等实际应用场景中意义重大,有助于推动相关疾病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完善。
-
公开(公告)号:CN11638601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426283.5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中山大学 , 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石斑鱼种类辨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区分棕点石斑鱼、清水石斑鱼及杂交石斑鱼的参数类型集合;杂交石斑鱼为棕点石斑鱼及清水石斑鱼杂交得到的石斑鱼,参数类型集合中包含多个用于辨别棕点石斑鱼、清水石斑鱼及杂交石斑鱼的鱼体外部形态参数类型;测量待辨别石斑鱼的每一鱼体外部形态参数类型对应的参数值;利用各个鱼体外部形态参数类型对应的参数值,确定待辨别石斑鱼的种类,种类为棕点石斑鱼、清水石斑鱼或杂交石斑鱼。可见,本申请可以在花费较低成本的情况下,简单方便地辨别石斑鱼的种类。此外,本申请可以辨别石斑鱼的种类,为我国石斑鱼类的种类鉴定提供了一个简单快捷的有力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985669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336206.X
申请日:2025-03-21
Applicant: 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
IPC: A01K61/10 , A01K61/17 , A01K63/04 , C02F9/00 , C12N1/20 , C12N1/18 , A23K50/80 , A23K20/174 , A23K20/163 , C02F1/00 , C02F1/50 , C02F1/76 , C02F3/32 , C02F3/34 , C02F7/00 , C12R1/01 , C12R1/125 , C12R1/8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斑鱼低位池塘生态育苗方法,涉及石斑鱼繁育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低位塘底部布置和池塘消毒;S2、在池塘的塘底和塘壁定植益生菌;S3、在池塘中构建水生态环境;S4、石斑鱼的育苗。上述方法通过构建了一个更接近石斑鱼实际生存环境的仿生态系统,可在育苗过程中利用其中的益生菌改善池塘水质,为鱼苗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室外环境的干扰,提高育苗的成活率和生产效率,降低石斑鱼育苗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111934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1702517.0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
IPC: G01N21/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定海水中总氮含量的方法及其试剂盒,上述方法针对海水中存在大量的钙、镁、铁和锰等离子,加入碱性过硫酸钾溶液后,反应溶液浑浊沉淀,且在消解后产生大量沉淀,导致吸光值偏高的缺陷提出。测试过程中通过加入沉淀液可排除海水中钙、镁、铁和锰等离子的干扰;通过离心、消解的方式后,避免反应溶液中出现沉淀,有效消除了沉淀对吸光值测定过程的影响;通过添加盐酸溶液中和氢氧化钠,可消除氢氧化钠自身吸光值的影响。采用本发明提出的方法测定海水中总氮含量时,曲线回收率在98‑105%之间,结果表明本发明提出的测定方法结果精确可靠,且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检测的优势,满足海水中高浓度钙镁离子总氮含量的测定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