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污泥池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523630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1610061271.7

    申请日:2016-0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活性污泥池,包括生化池和设置于所述生化池内的沉淀槽,所述沉淀槽为V型沉淀槽,所述V型沉淀槽包括多层斜向设置的沉淀板,所述沉淀槽的内部设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连通出水管路,所述沉淀槽底部连通回收管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活性污泥池,采用斜板沉淀池原理,在活性污泥池内置沉淀槽,在保证出水达到二沉池的效果同时,解决现有技术采用二沉池导致的成本高、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组合式离心萃取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74201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410069294.3

    申请日:2014-0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液分离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离心萃取器,包括驱动装置、同步传动机构和多个串联在一起的离心萃取器,驱动装置通过同步传动机构与多个离心萃取器连接,以使多个离心萃取器能够同步运转。本发明的将多个离心萃取器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并通过同步传动机构实现了多个离心萃取器的同步运转,从而实现了多个离心萃取器的同时控制,有效地提高了萃取效果和萃取效率,采用组装化、模块化、橇装化设计,各萃取器之间连接紧凑,整体性强,减小了占地面积,缩短了连接管路的长度,简化了管路的结构,减小了管路阻力,减少了管路内部的流动损失,降低了能耗,节约了生产成本,大大减少了现场施工量,安装拆卸方便快捷。

    一种用于污水厂的中水自回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846897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410054038.7

    申请日:2014-0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302 Y02A2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厂的中水自回用系统,包括:总控制柜、高位水箱、增压泵组、水位提升泵组、日杂用水末端和生产用水末端;水位提升泵组与中水池和高位水箱分别连通,用于将中水泵入高位水箱内;高位水箱还分别与日杂用水末端和生产用水末端连通,增压泵组连接在高位水箱与生产用水末端之间的管路上。本发明通过改变泵组的运行方式,将增压泵组安装在生产用水的主管道上,最大限度的减少耗能设备,水泵使用量少,成本较低,占地面积小,相应的维修量也比较少;同时在每条生产用水管路上设置控制阀,末端设置压力罐,满足各用水单元不同的用水压力和流量要求,变频增压水泵组及提升泵组组合变频运行起到节能的作用。

    一种用于污水厂的中水自回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846897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410054038.7

    申请日:2014-0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302 Y02A2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厂的中水自回用系统,包括:总控制柜、高位水箱、增压泵组、水位提升泵组、日杂用水末端和生产用水末端;水位提升泵组与中水池和高位水箱分别连通,用于将中水泵入高位水箱内;高位水箱还分别与日杂用水末端和生产用水末端连通,增压泵组连接在高位水箱与生产用水末端之间的管路上。本发明通过改变泵组的运行方式,将增压泵组安装在生产用水的主管道上,最大限度的减少耗能设备,水泵使用量少,成本较低,占地面积小,相应的维修量也比较少;同时在每条生产用水管路上设置控制阀,末端设置压力罐,满足各用水单元不同的用水压力和流量要求,变频增压水泵组及提升泵组组合变频运行起到节能的作用。

    一种格栅除污系统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436811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06715.9

    申请日:2014-11-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格栅除污系统,包括格栅外框架,所述格栅外框架内设有回转单元,所述回转单元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用于将杂物从污水中滤出的网孔板;所述格栅外框架连接有用于清理粘附在网孔板上的杂物的清扫单元,以及用于收集杂物的第一除渣单元、第二除渣单元。本发明通过设置清扫单元,除渣单元,解决了杂物回带的问题,处理效率高;处理后的杂物含水量少,无需压榨,可直接收集。

    下传动式液-液离心分离机

    公开(公告)号:CN102284379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235699.6

    申请日:2011-08-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传动式液-液离心分离机,包括电机、传动装置、转鼓、分离机外壳和上盖,转鼓设置在分离机外壳中,上盖盖于分离机外壳上,电机通过传动装置连接转鼓,转鼓内设置有轻相堰和重相堰,轻相堰和重相堰之间设置有重相堰挡板,转鼓外壳与分离机外壳之间设有重相收集环和轻相收集环,重相收集环上方的分离机外壳上设置有重相出口,重相收集环与轻相收集环之间的分离机外壳上设置有轻相出口,在分离机外壳的下部设有进料口,在分离机外壳内转鼓的下方设置导流板。本发明所述的下传动式液-液离心分离机能够将不同比重的液-液混合物连续快速分离、提高了处理能力,并且便于更换相堰和设备维修。

    一种活性污泥重力自回流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236552B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510727197.3

    申请日:2015-1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活性污泥重力自回流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包括一体化处理罐,其内设有环向设置的分区导流板,并分隔为生化区和沉淀区,生化区位于分区导流板围成的区域内,沉淀区位于分区导流板和一体化处理罐罐壁围成的区域内,分区导流板的下端朝向所述一体化处理罐的罐壁倾斜并与所述罐壁连接,分区导流板内的周向设有多个与所述沉淀区的底部连通的污泥重力回流管,分区导流板外的上部设有沿其周向设置的进水槽,所述进水槽的外周设有低于所述进水槽槽口的出水堰槽,生化区的底部设有排水泵,排水泵通过管道接入所述进水槽中。本发明方便结构布置和运行管理,以提高出水效果,减少占地和投资成本。

    一种活性污泥池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23630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610061271.7

    申请日:2016-0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C02F3/1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活性污泥池,包括生化池和设置于所述生化池内的沉淀槽,所述沉淀槽为V型沉淀槽,所述V型沉淀槽包括多层斜向设置的沉淀板,所述沉淀槽的内部设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连通出水管路,所述沉淀槽底部连通回收管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活性污泥池,采用斜板沉淀池原理,在活性污泥池内置沉淀槽,在保证出水达到二沉池的效果同时,解决现有技术采用二沉池导致的成本高、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一种用于化工操作的下传动式离心萃取器

    公开(公告)号:CN100425315C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710063476.X

    申请日:2007-0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化工操作的下传动式离心萃取器,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混合罐、转鼓和电机。混合罐和转鼓同轴安装在机座上,混合罐反扣在转鼓上,使转鼓置于混合罐内,转鼓通过转轴与电机联动。混合罐外壳与转鼓外壳之间设有重相收集环和轻相收集环,重相收集环与混合罐上盖之间的混合罐外壳上设有重相出口,重相收集环和轻相收集环之间的混合罐外壳上设有轻相出口,轻相收集环与混合罐下底部之间的混合罐外壳上设有两相进口。本发明的离心萃取器,电机与传动部件设在主体设备的最底下,使整个设备的重量下移到最底部;更换相堰时不用拆卸转鼓,结构紧凑,运行稳定,在使用、维修等方面更加合理,更适用于制造大型设备。

    一种活性污泥生化池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668788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61237.X

    申请日:2016-0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3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性污泥生化池,包括池体,池体内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设于第二隔板的下方,将池体分隔为自下而上的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厌氧区的底部设有污水进口和污泥进口,厌氧区内设有第一搅拌装置,第一隔板上设有第一过流通道,且第一过流通道设于第一搅拌装置正上方,用于连通厌氧区和缺氧区并便于对第一搅拌装置检修;缺氧区内设有第二搅拌装置,第二隔板上设有第二过流通道,且第二过流通道设于第二搅拌装置的正上方,用于连通缺氧区和好氧区并便于人员对第二搅拌装置检修;好氧区内设有曝气装置,好氧区的后端面上设有出水口。该生化池占地面积小,且方便设备的检修,成本较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