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23630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1610061271.7
申请日:2016-01-28
IPC: C02F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活性污泥池,包括生化池和设置于所述生化池内的沉淀槽,所述沉淀槽为V型沉淀槽,所述V型沉淀槽包括多层斜向设置的沉淀板,所述沉淀槽的内部设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连通出水管路,所述沉淀槽底部连通回收管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活性污泥池,采用斜板沉淀池原理,在活性污泥池内置沉淀槽,在保证出水达到二沉池的效果同时,解决现有技术采用二沉池导致的成本高、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492128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410778596.8
申请日:2014-1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功能初沉池,所述复合功能初沉池为圆形,池底坡度0.01-0.02,池底中心连接进水管,复合功能初沉池的底部安装有潜水推流器;池壁上设置有回流污泥管。本发明通过对初沉池结构改造和处理流程调整,使得初沉池可以按普通沉淀、水解酸化、厌氧释磷和缺氧反硝化方式运行,适应水温水质变化,提高有机物和氮磷处理效果。本发明提出的系统可以缩小污水厂整体池容、减低运行能耗。生物池缺氧、厌氧段可充分混合,使得泥水混合物SS浓度在池内各点基本一致。采用变池容方式建设,根据水质条件和运行需要确定总体生物处理运行池容,达到最小池容运行,当不需要进行生物处理时,按能耗较低的初沉或水解方式运行,节省电耗。
-
公开(公告)号:CN105129985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18873.6
申请日:2015-08-21
IPC: C02F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生化池进水分配系统,包括进水管、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进水缓冲槽、溢流堰、进水分配槽和进水渠,进水管通入进水缓冲槽中,所述溢流堰设于进水缓冲槽的出口处,所述进水分配槽设于溢流堰和第一反应池的外壁之间,所述进水分配槽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侧墙体,两侧墙体之间设有多组位置相对的竖向滑槽,其中一组竖向滑槽中设有滑动隔板,所述滑动隔板将所述进水分配槽划分为第一、第二进水区,所述第一反应池与第一进水区连通,所述进水渠沿第一反应池和第二反应池的同侧设置,且所述进水渠与第二进水区和第二反应池连通。本发明调节方便,计量准确,能够实现进水碳源在缺氧及厌氧段的有效调配。
-
公开(公告)号:CN104492128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778596.8
申请日:2014-1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功能初沉池,所述复合功能初沉池为圆形,池底坡度0.01-0.02,池底中心连接进水管,复合功能初沉池的底部安装有潜水推流器;池壁上设置有回流污泥管。本发明通过对初沉池结构改造和处理流程调整,使得初沉池可以按普通沉淀、水解酸化、厌氧释磷和缺氧反硝化方式运行,适应水温水质变化,提高有机物和氮磷处理效果。本发明提出的系统可以缩小污水厂整体池容、减低运行能耗。生物池缺氧、厌氧段可充分混合,使得泥水混合物SS浓度在池内各点基本一致。采用变池容方式建设,根据水质条件和运行需要确定总体生物处理运行池容,达到最小池容运行,当不需要进行生物处理时,按能耗较低的初沉或水解方式运行,节省电耗。
-
公开(公告)号:CN104291441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461428.6
申请日:2014-09-11
IPC: C02F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308 , C02F3/006 , C02F3/301 , C02F2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方案生化处理工艺污水的生化反应池,所述生化反应池为长方形,包括七个反应格和好氧格;所述七个反应格呈L形排列在生化反应池一侧,其中第1-6个反应格为厌氧格或缺氧格,第七个为兼氧格;所述兼氧格连接好氧格;所述好氧格为五个廊道回转式连通的形式,布置在生化反应池中的另一侧并占满七个反应格之外的面积;反应格和好氧格之间以隔墙分隔。本发明提出的多方案生化处理工艺污水处理系统,在同一池体内实现了多方案的生化处理方式工艺。可根据进水水质的不同,灵活调节,采用各种运行模式,集各种工艺运行优点于一体,可根据水质情况,季节性地调整运行方式,选择适合的最佳处理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03920315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310009480.3
申请日:2013-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旋流沉砂池的气冲、气提装置,气冲、气提装置的气冲管道和或气提管道上设置有高压水接入口。本发明的气冲、气提装置在维修时无需维修员下入沉砂池中,只需向气冲和或气提管道通入高压水冲洗,即可稀释砂斗和管道中的泥砂,维修过程不影响整个水厂的生产运行,并且维修时间大大缩短,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化反应池底积泥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291441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461428.6
申请日:2014-09-11
Applicant: 浦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浦华控股有限公司
IPC: C02F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方案生化处理工艺污水的生化反应池,所述生化反应池为长方形,包括七个反应格和好氧格;所述七个反应格呈L形排列在生化反应池一侧,其中第1?6个反应格为厌氧格或缺氧格,第七个为兼氧格;所述兼氧格连接好氧格;所述好氧格为五个廊道回转式连通的形式,布置在生化反应池中的另一侧并占满七个反应格之外的面积;反应格和好氧格之间以隔墙分隔。本发明提出的多方案生化处理工艺污水处理系统,在同一池体内实现了多方案的生化处理方式工艺。可根据进水水质的不同,灵活调节,采用各种运行模式,集各种工艺运行优点于一体,可根据水质情况,季节性地调整运行方式,选择适合的最佳处理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03920315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310009480.3
申请日:2013-01-10
Applicant: 浦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浦华控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旋流沉砂池的气冲、气提装置,气冲、气提装置的气冲管道和或气提管道上设置有高压水接入口。本发明的气冲、气提装置在维修时无需维修员下入沉砂池中,只需向气冲和或气提管道通入高压水冲洗,即可稀释砂斗和管道中的泥砂,维修过程不影响整个水厂的生产运行,并且维修时间大大缩短,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化反应池底积泥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523630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610061271.7
申请日:2016-01-28
Applicant: 浦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浦华控股有限公司
IPC: C02F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 C02F3/1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活性污泥池,包括生化池和设置于所述生化池内的沉淀槽,所述沉淀槽为V型沉淀槽,所述V型沉淀槽包括多层斜向设置的沉淀板,所述沉淀槽的内部设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连通出水管路,所述沉淀槽底部连通回收管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活性污泥池,采用斜板沉淀池原理,在活性污泥池内置沉淀槽,在保证出水达到二沉池的效果同时,解决现有技术采用二沉池导致的成本高、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129985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510518873.6
申请日:2015-08-21
Applicant: 浦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浦华控股有限公司
IPC: C02F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生化池进水分配系统,包括进水管、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进水缓冲槽、溢流堰、进水分配槽和进水渠,进水管通入进水缓冲槽中,所述溢流堰设于进水缓冲槽的出口处,所述进水分配槽设于溢流堰和第一反应池的外壁之间,所述进水分配槽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侧墙体,两侧墙体之间设有多组位置相对的竖向滑槽,其中一组竖向滑槽中设有滑动隔板,所述滑动隔板将所述进水分配槽划分为第一、第二进水区,所述第一反应池与第一进水区连通,所述进水渠沿第一反应池和第二反应池的同侧设置,且所述进水渠与第二进水区和第二反应池连通。本发明调节方便,计量准确,能够实现进水碳源在缺氧及厌氧段的有效调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