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充电系统
    1.
    发明公开
    直流充电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81116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133417.9

    申请日:2024-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充电系统,直流充电系统包括变压器、多个第一整流输出控制单元、第一组合开关单元、集中控制单元和多个充电输出口,变压器包括初级绕组和多个第一次级绕组,第一组合开关单元包括多个第一开关,第一整流输出控制单元、充电输出口和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绕组一一对应;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与三相交流电源电连接,变压器的每个第一次级绕组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整流输出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每个第一整流输出控制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对应的充电输出口电连接,每个充电输出口分别用于对待充电负载提供直流电源;多个第一整流输出控制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多个第一开关以环网方式依次电连接,集中控制单元分别与每个第一开关的控制端电连接。

    直流充电系统及直流充电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2854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410046456.5

    申请日:2024-0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充电系统及直流充电控制方法,直流充电系统包括移相变压器、多个整流单元以及直流母线,移相变压器包括初级绕组和多个不同相位的次级绕组;移相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与三相交流电源电连接,变压器的每个次级绕组分别与对应的整流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每个整流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直流母线电连接;直流母线用于与待充电负载电连接,以对待充电负载提供直流电源。利用移相变压器中多个不同相位的次级绕组来输出变压后的交流电源,输出的每个交流电源又经过对应的整流单元进行整流处理,最后合并输出至同一个直流母线上;使得最终得到的电流相位更接近电压相位,使电压与电流波形更同步,从而提高了输出功率因数,进而改善了供电质量。

    磁场热处理炉及热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7998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354594.6

    申请日:2024-09-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磁场热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磁场热处理炉及热处理方法。磁场热处理炉通过在料架组件上设置第二磁场发生装置和/或第三磁场发生装置,并结合炉体内的第一磁场发生装置,能够根据生产需求产生横向磁场和/或纵向磁场,克服了传统磁场热处理炉只能提供单一方向磁场的限制,使得待加工件在更为复杂的磁场环境下受磁,有效提升了待加工件性能的优化空间;装卸料装置包括料架组件和搬运组件,料架组件不仅能承载待加工件,还能与炉体卡合锁紧,作为炉门使用,使结构更加紧凑,并且,通过搬运组件和料架组件的协同运动,简化了装料和卸料的过程,使得装卸料过程更加简便高效,特别适用于大批量工业化生产,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

    磁场热处理炉及热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7998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354594.6

    申请日:2024-09-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磁场热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磁场热处理炉及热处理方法。磁场热处理炉通过在料架组件上设置第二磁场发生装置和/或第三磁场发生装置,并结合炉体内的第一磁场发生装置,能够根据生产需求产生横向磁场和/或纵向磁场,克服了传统磁场热处理炉只能提供单一方向磁场的限制,使得待加工件在更为复杂的磁场环境下受磁,有效提升了待加工件性能的优化空间;装卸料装置包括料架组件和搬运组件,料架组件不仅能承载待加工件,还能与炉体卡合锁紧,作为炉门使用,使结构更加紧凑,并且,通过搬运组件和料架组件的协同运动,简化了装料和卸料的过程,使得装卸料过程更加简便高效,特别适用于大批量工业化生产,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08534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933598.4

    申请日:2022-08-0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多相电源中每个分相电源的可用供电容量;根据每个分相电源的可用供电容量,实时确定每个分相电源的供电状态;接收客户端发送充电信号;根据充电信号,确定目标分相电源以及目标分相电源的供电状态,根据目标分相电源的供电状态引导客户进行充电,若目标分相电源的供电状态为快充状态,则以第一供电输出功率向用电设备充电;否则,则向客户提供多相电源中的其余分相电源的供电状态信息,并引导客户做出充电选择。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避免在充电时,可能会出现负载不平衡,从而使得整个供电系统出现供电过载的问题。

    铁芯性能测试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81819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281880.4

    申请日:2024-09-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铁芯性能测试装置。铁芯性能测试装置包括下压驱动组件、第一探针、第二探针、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和电阻,第一探针和第二探针均与下压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下压驱动组件能驱动第一探针的穿设铁芯并与第一导电件接触、驱动第二探针穿设铁芯并与第二导电件接触;第一探针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的正负两极中的一极连接,第一导电件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的正负两极中的另一极连接,以形成一次回路;第二探针通过导线与外部仪表的第一接入端连接,第二导电件通过导线经电阻与外部仪表的第二接入端连接,以形成二次回路。上述铁芯性能测试装置,对铁芯测试时操作简单、效率高、测试结果准确性好。

    垫圈测试装置及方法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883278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76940.0

    申请日:2024-09-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紧固件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垫圈测试装置及方法。垫圈测试装置包括测试工作台、夹具模组和压力测试模组。测试工作台用于承载垫圈;夹具模组设置于测试工作台上,并用于夹紧垫圈。压力测试模组包括驱动组件、固定件、压力检测件、形变检测件和抵压件,固定件设置于驱动组件的输出端,检测机构和抵压件均设置于固定件,驱动组件能够驱动固定件移动,以带动抵压件抵压于垫圈上,检测机构能够检测出抵压件施加于垫圈上的压力,还能够检测出垫圈发生变形的形变量。垫圈在测试时从垫圈开始受力到发生微小裂纹直至完全断裂失效,这一过程的具体的压力和形变量均能够精确体现。

    垫圈测试装置及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8327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376940.0

    申请日:2024-09-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紧固件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垫圈测试装置及方法。垫圈测试装置包括测试工作台、夹具模组和压力测试模组。测试工作台用于承载垫圈;夹具模组设置于测试工作台上,并用于夹紧垫圈。压力测试模组包括驱动组件、固定件、压力检测件、形变检测件和抵压件,固定件设置于驱动组件的输出端,检测机构和抵压件均设置于固定件,驱动组件能够驱动固定件移动,以带动抵压件抵压于垫圈上,检测机构能够检测出抵压件施加于垫圈上的压力,还能够检测出垫圈发生变形的形变量。垫圈在测试时从垫圈开始受力到发生微小裂纹直至完全断裂失效,这一过程的具体的压力和形变量均能够精确体现。

    铁芯性能测试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1819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281880.4

    申请日:2024-09-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铁芯性能测试装置。铁芯性能测试装置包括下压驱动组件、第一探针、第二探针、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和电阻,第一探针和第二探针均与下压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下压驱动组件能驱动第一探针的穿设铁芯并与第一导电件接触、驱动第二探针穿设铁芯并与第二导电件接触;第一探针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的正负两极中的一极连接,第一导电件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的正负两极中的另一极连接,以形成一次回路;第二探针通过导线与外部仪表的第一接入端连接,第二导电件通过导线经电阻与外部仪表的第二接入端连接,以形成二次回路。上述铁芯性能测试装置,对铁芯测试时操作简单、效率高、测试结果准确性好。

    直流充电系统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862475U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20232783.5

    申请日:2024-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流充电系统,直流充电系统包括变压器、多个第一整流输出控制单元、第一组合开关单元、集中控制单元和多个充电输出口,变压器包括初级绕组和多个第一次级绕组,第一组合开关单元包括多个第一开关,第一整流输出控制单元、充电输出口和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绕组一一对应;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与三相交流电源电连接,变压器的每个第一次级绕组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整流输出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每个第一整流输出控制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对应的充电输出口电连接,每个充电输出口分别用于对待充电负载提供直流电源;多个第一整流输出控制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多个第一开关以环网方式依次电连接,集中控制单元与每个第一开关的控制端电连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