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串联耦合微环谐振腔阵列的光子时延储备池计算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37150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01727.1

    申请日:2023-09-18

    Abstract: 一种基于串联耦合微环谐振腔阵列的光子时延储备池计算系统,包括输入层、储备池层和输出层,输入层包括激光器、输入信号x(t)的mask处理和调制器,储备池层由一根波导和与该波导边耦合的一组串联耦合的微环谐振腔阵列构成,该组串联耦合的微环谐振腔阵列包括一个主微环谐振腔和一组串联耦合的线性微环谐振腔,主微环谐振腔具有非线性效应且直接边耦合到该根波导,该组串联耦合的线性微环谐振腔两两串联耦合并通过其中的一个线性微环谐振腔与主微环谐振腔耦合;所述输出层包括光电探测器、训练和测试单元。本发明在提供较大记忆容量的同时极大缩小了器件的整体尺寸,满足光子时延储备池计算系统对可扩展性和集成性的迫切需求。

    一种基于光学微谐振腔热光振荡的热耗散率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55766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051665.8

    申请日:2019-01-21

    Abstract: 一种基于光学微谐振腔热光振荡的热耗散率测量方法,当可调谐激光器扫频光学微谐振腔共振频率时,改变微腔衬底结构或周围介质热参数时,可不断改变热耗散率γr的值。对应一个热耗散率γr,当可调谐激光器扫频光学微谐振腔共振频率时,检测热光振荡传输波形,采集振荡波形上的振荡周期值,将该振荡周期值输入经过训练以及参数优化的神经网络中,可测量得到与其对应的热耗散率γr。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测量性能,误差较低且易于实现。

    一种适用于C-mQAM相干光通信系统的盲相位噪声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47895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810549650.X

    申请日:2018-05-31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C‑mQAM相干光通信系统的盲相位噪声补偿方法,对接收星座图幅值分割并旋转,根据旋转后星座图分布特点构造代价函数。通过最小化代价函数获得初始相位估计值,再经平均滤波后,可以得到粗略相位噪声估计值并对接收信号进行粗略相位噪声补偿;最后,利用粗略相位噪声补偿后的符号及其判决符号实现最大似然相位噪声估计并对接收信号进行最终相位噪声补偿。本发明具有良好的相位噪声补偿效果,频谱利用率高,计算复杂度较低,便于硬件实现。

    一种大线宽CO-OFDM系统相位噪声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95282B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710593961.1

    申请日:2017-07-20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大线宽和高阶调制CO‑OFDM系统相位噪声补偿方法,将接收端训练符号数据在频域利用进行卡尔曼滤波后进行信道均衡;在发射端对每个OFDM符号设置一定间隔的导频子载波数据,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KF)在频域导频子载波处进行预先的CPE相位噪声估计并补偿;最后将CPE相位噪声补偿后的频域数据变换到时域并用Avg‑BL方法实现盲ICI相位噪声补偿,然后进行预判决,并将判决后的频域数据变换到时域后与接收端原始时域数据用于时域无迹卡尔曼滤波,计算其最终相位噪声估计值并补偿。本发明获得了较好的相位噪声均衡效果,较大提高了系统的频谱利用率。

    一种针对高阶QAM相干光系统的非线性均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90906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299211.2

    申请日:2019-04-15

    Abstract: 一种针对高阶QAM相干光系统的非线性均衡方法,接收端数据经相位噪声补偿后,先用FCM算法实现有效剪裁训练数据,同时对测试数据进行分类判决,从而大大缩小了后续KNN算法的测试和训练集。该方法基于传输速率112Gb/s,传输距离为160km的相干光16QAM系统进行了非线性均衡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本发明可取得与传统KNN算法同样的系统非线性损伤补偿效果,但其算法复杂度远低于传统KNN算法,算法运行时间远小于KNN。本发明能极大促进相干光QAM系统在中长距离光纤传输中的应用。

    一种基于时间透镜成像的2的n次幂倍光脉宽放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174806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433357.1

    申请日:2019-05-23

    Abstract: 一种基于时间透镜成像的2的n次幂倍光脉宽放大系统,包括2×2光耦合器、时间透镜成像放大子系统和带通滤波器,所述时间透镜成像放大子系统为M′=2倍的时间透镜成像子系统,所述带通滤波器为中心通带 的光滤波器,所述2×2光耦合器的一个端口输入信号脉冲,是整个系统的输入端口,一个端口用于输出放大之后的脉冲,与之相连的带通滤波器通过中心通带 将输入的信号脉宽ΔT放大为M=2N倍的输出光脉冲;所述2×2光耦合器的另外两个端口通过一个M′=2的2倍时间透镜成像子系统相连成闭环。本发明利用一个放大倍数为M′=2的时间透镜成像系统,通过循环方式实现了M=2N倍的信号脉宽放大。

    一种基于时间透镜成像的光信号加/解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209258B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610516499.0

    申请日:2016-07-01

    Abstract: 一种基于时间透镜成像的光信号加/解密系统,包括时间透镜成像子系统;所述时间透镜成像子系统均由输入段光纤、时间透镜和输出段光纤构成,所述输出段光纤的二阶色散量φ″2与输入段光纤的二阶色散量φ″1相反,即φ″2=‑φ″1;所述时间透镜成像子系统的放大倍数M=φ″2/φ″1=‑1;在泵浦光序列流的所有0码时间段内,时间透镜效应不发生,其所涵盖时间段内的信号序列保持不变;在泵浦光序列流的所有1码时间段内,时间透镜效应发生,其所涵盖时间段内的信号序列发生反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实现光信号的加密与解密、安全性良好的基于时间透镜成像的光信号加/解密系统。

    一种时间透镜成像系统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739214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307416.7

    申请日:2016-05-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365 G02B27/00

    Abstract: 一种时间透镜成像系统,包括输入段色散光纤、时间透镜、输出段色散光纤三个部分。输入段色散光纤的二阶色散量为φ″1,时间透镜的焦距色散为φ″f,输出段色散光纤的二阶色散量为φ″2。输入段色散光纤长度Ls大于门限值Lth,Lth=10L2D,是输入段光纤的二阶色散长度,T0是信号光的初始脉冲宽度,β2s是输入段光纤的二阶色散系数。成像系统中的时间透镜由信号光与泵浦光在高非线性介质中的四波混频效应来实现。当Ls>Lth时,信号光在输入段光纤中获得充分的色散展宽之后,在时间透镜之中才能更好地与泵浦光发生四波混频作用,从而改善成像系统输出信号的分辨率,提高成像精度。

    基于自干涉型微谐振腔光传感器的高灵敏度强度探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75545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26981.6

    申请日:2016-0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45 G01N2021/458

    Abstract: 一种基于自干涉型微谐振腔光传感器的高灵敏度强度探测方法,出射频谱拥有与单波导耦合到微环谐振腔类似的频谱,该传输谱是传输谷值具有周期性分布的频谱;将被测物质覆盖在光探测臂波导的上表面,光从输入波导的一端入射,与微环谐振腔发生耦合,则一部分耦合进入微环谐振腔;另一部分从输入波导的另一端出射并经过光探测臂进入输出波导,这部分中一部分光由于输出波导与微谐振腔之间的耦合作用,再次耦合进入微谐振腔,而这部分中一部分光与微环谐振腔中耦合出的一部分光相干涉后从输出波导另一端出射;通过测试谐振波长处传输强度的变化即可实现高灵敏度传感。本发明在保持极高灵敏度的前提下避免要求很高精度的频率定位、降低测试系统成本。

    基于光子晶体非对易单向波导的波分解复用器

    公开(公告)号:CN105137623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96099.0

    申请日:2015-09-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095

    Abstract: 一种基于光子晶体非对易单向波导的波分解复用器,包括一根光子晶体非对易单向波导、N个单模光子晶体下路微腔和N根波长下路波导,其中N为波长数,N根波长下路波导、N个单模光子晶体下路微腔位于光子晶体非对易单向波导的同一侧,所述单模光子晶体下路微腔为连接光子晶体非对易单向波导和波长下路波导的点缺陷微腔,下路微腔衰减进光子晶体非对易单向波导的Q因子Q1与下路微腔衰减进波长下路波导的Q因子Q2之比Q1/Q2等于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下路效率较高、器件制作难度较小的基于光子晶体非对易单向波导的波分解复用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