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19178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111657264.0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Q10/0637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正交多项式的供热系统源荷不确定性计算方法,包括:S1,根据供热系统接入的可再生能源出力或热负荷及其相关因素的历史运行数据计算其各阶原点矩;S2,根据历史运行数据接近的分布类型选择对应的权重函数和正交多项式函数;S3,基于选择的权重函数和正交多项式函数展开计算历史运行数据的累积分布函数;S4,根据得到累积分布函数通过数值方法求取给定累积概率值对应的分位数;S5,计算给定可信水平下各数据点对应的概率预测可信区间。本发明方法可以快速计算供给侧可再生能源出力或需求侧热负荷及其相关因素在未来某时刻的波动区间范围,有效应对供热系统的源荷不确定性带来的双重影响,保障供热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供热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4597907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260483.3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泥企业不连续生产过程及仓储能力的电力需求响应方法,该方法针对水泥行业中存在不连续生产过程,增加物料仓储环节,使水泥企业集群的生产过程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商的可再生能源弃电曲线或电网的过剩发电曲线进行时间调配,使水泥企业集群能在新能源弃电严重或电网发电过剩时多消纳能源,提供了一种基于水泥企业不连续生产过程及仓储能力的电力需求响应方法,有效减少电网对抽水蓄能和储能电池的依赖,增强未来新型电力系统应对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带来间歇性和波动性等问题的及时消纳能力,同时助力高能耗企业节省运行成本并提高其对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实现新型电力系统与水泥企业集群需求侧响应的源荷互动和协同增效。
-
公开(公告)号:CN114597907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210260483.3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泥企业不连续生产过程及仓储能力的电力需求响应方法,该方法针对水泥行业中存在不连续生产过程,增加物料仓储环节,使水泥企业集群的生产过程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商的可再生能源弃电曲线或电网的过剩发电曲线进行时间调配,使水泥企业集群能在新能源弃电严重或电网发电过剩时多消纳能源,提供了一种基于水泥企业不连续生产过程及仓储能力的电力需求响应方法,有效减少电网对抽水蓄能和储能电池的依赖,增强未来新型电力系统应对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带来间歇性和波动性等问题的及时消纳能力,同时助力高能耗企业节省运行成本并提高其对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实现新型电力系统与水泥企业集群需求侧响应的源荷互动和协同增效。
-
公开(公告)号:CN11435690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637816.1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常州工业技术研究院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瑞丽供电局
IPC: G06F16/215 , G06F16/2458 , G06Q10/06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延迟嵌入分析的建筑动态时序数据重构方法及系统,其中建筑动态时序数据重构方法包括:获取建筑供暖系统供回水温度的历史运行数据;对历史运行数据进行预处理;确定相空间嵌入维数;确定延迟时间量;构建与原始状态空间同胚的相空间检测二次供水温度变化的工况点;以及基于工况变化点和选取的延迟时间量获取工况变化开始到结束时间段内的供水温度序列和回水温度序列,实现了对建筑能源系统供需双侧核心参数的数据重构,实现不同时间尺度下建筑用能特性的精准刻画,有效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为建筑能源系统的预测调控和能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41714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08893.0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Q10/0631 , H02J3/0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多能流灵活性层级传递与分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源‑网‑荷‑储”设备间的输入输出耦合关系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的关联模型;S2,建立设备层级“源‑网‑荷‑储”不同类型设备的灵活性统一量化模型;S3,基于设备灵活性模型建立能流层级的能流灵活性模型;S4,基于能流灵活性模型建立系统层级的系统灵活性量化模型;S5,根据向上/向下调节系统灵活性指标进行系统灵活性向能流灵活性的分解;S6,根据向上/向下调节能流灵活性指标进行能流灵活性向设备灵活性的分解。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实现“源‑网‑荷‑储”全过程和“设备‑能流‑系统”多层级的灵活性量化,提升综合能源系统灵活运行调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63259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210792781.7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Q50/06 , G06Q10/04 , G06F17/11 , G06F17/18 , G06F18/2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信负荷区间的供热系统灵敏度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热用户未来某日的逐时热负荷预测值;S2,根据供热系统的用户热负荷历史数据计算其各阶累积量;S3,采用Edgeworth展开法,基于各阶累积量计算用户热负荷的概率密度函数和累积分布函数半解析式;S4,基于累积分布函数半解析式通过数值方法求取给定累积概率值对应的分位数;S5,给定可信水平和未来某日逐时热负荷预测值,计算该可信水平下各热负荷预测值对应的上、下分位数并组成可信负荷区间;S6,改变单个热源节点供水温度并基于灵敏度分析方法确定热网中的过供或欠供最严重的关键热用户节点。本发明方法和系统可保障供热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并有效提高供热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5063259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792781.7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信负荷区间的供热系统灵敏度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热用户未来某日的逐时热负荷预测值;S2,根据供热系统的用户热负荷历史数据计算其各阶累积量;S3,采用Edgeworth展开法,基于各阶累积量计算用户热负荷的概率密度函数和累积分布函数半解析式;S4,基于累积分布函数半解析式通过数值方法求取给定累积概率值对应的分位数;S5,给定可信水平和未来某日逐时热负荷预测值,计算该可信水平下各热负荷预测值对应的上、下分位数并组成可信负荷区间;S6,改变单个热源节点供水温度并基于灵敏度分析方法确定热网中的过供或欠供最严重的关键热用户节点。本发明方法和系统可保障供热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并有效提高供热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421917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657264.0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正交多项式的供热系统源荷不确定性计算方法,包括:S1,根据供热系统接入的可再生能源出力或热负荷及其相关因素的历史运行数据计算其各阶原点矩;S2,根据历史运行数据接近的分布类型选择对应的权重函数和正交多项式函数;S3,基于选择的权重函数和正交多项式函数展开计算历史运行数据的累积分布函数;S4,根据得到累积分布函数通过数值方法求取给定累积概率值对应的分位数;S5,计算给定可信水平下各数据点对应的概率预测可信区间。本发明方法可以快速计算供给侧可再生能源出力或需求侧热负荷及其相关因素在未来某时刻的波动区间范围,有效应对供热系统的源荷不确定性带来的双重影响,保障供热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供热品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