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前置一体化屏蔽泵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88915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65231.8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机前置一体化屏蔽泵,其包括泵体组件、转子组件和轴承组件;其中,屏蔽电机位于叶轮前盖板侧,轴承位于叶轮后盖板侧;泵体组件包括蜗壳、定子机壳、定子铁芯、入口法兰、泵盖;蜗壳和定子机壳组合为一体式结构;转子组件包括电机转子铁芯、叶轮、推力盘、限位螺母;叶轮的前口环延伸至入口法兰处,该延伸段外部周向固定电机转子铁芯,电机转子铁芯与叶轮的入口段为一体化共轴结构,实现屏蔽泵转子与叶轮一体化;推力盘安装在叶轮轮毂端部,并通过限位螺母进行轴向锁紧。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泵转子刚度,减轻泵重量,缩小泵体积;有效减少加工带来的误差累积,提高零件精度,从而降低泵的振动噪声。

    一种双壳体低噪声高速离心泵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28729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85817.5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壳体低噪声高速离心泵及其设计方法,其包括外壳体部件、位于外壳体部件内部的减振连接部件、泵体部件,以及位于泵体部件内部的驱动电机部件和泵轴部件;其中,减振连接部件为外壳体部件与泵体部件的连接部分,包括进口减振装置、常压静止减振液体、超结构减振组件和出口减振装置;进口减振装置连接外壳体进口和泵体部件的泵入口;出口减振装置连接外壳体出口和泵体部件的泵出口;超结构减振组件支撑泵体部件并与外壳体部件连接;常压静止减振液体填充在外壳体部件与泵体部件之间的间隙内,包裹泵体部件。本发明通过双壳体结构,以及壳体之间的减振连接部件,从多个路径抑制振动的传递。

    集成换能排水装置及基于换能增压的高背压环境舱内排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18010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802632.4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集成换能排水装置及基于换能增压的高背压环境舱内排水系统,其中,集成换能排水装置利用深海高压海水具有的能量,通过集成换能排水装置将舱内的低压海水升压到高于舱外水压并排出舱体,同时吸入舱内的高压海水经能量交换后压力降低排入低压蓄水舱中,通过流量调节实现排出水量大于吸入水量,从而达到舱内水量减少,实现深潜器上浮。本发明能够显著降低对舱内低压海水升压所需功耗,且有利于升压装置小型化,能够一定程度推进深潜器轻量化、节能化及高效化。

    能够平衡轴向力的高扬程高转速双级屏蔽泵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3448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85821.1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能够平衡轴向力的高扬程高转速双级屏蔽泵的设计方法,通过对离心式叶轮前后盖板差异化、精细化设计,利用两级叶轮前后盖板受力差值平衡双级屏蔽泵由于次级叶轮入口高压产生指向首级叶轮入口的轴向力。其步骤依次为:确定待设计泵的基本性能参数;确定泵的基本结构;分配两级叶轮出口扬程;确定叶轮参数;分别计算两级叶轮由于前后盖板不对称产生的轴向力,叶轮受到的流体动反力和两级叶轮入口压差产生的轴向力;计算轴向合力,若其小于推力轴承组件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则设计结束,否则,重新分配两级叶轮出口扬程和调整叶轮几何参数,直到满足要求。该方法不增添额外的轴向力平衡措施,通过该方法设计的离心泵效率高、运转可靠。

    一种前口环支撑一体化屏蔽泵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0777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698833.0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口环支撑一体化屏蔽泵,其包括驱动电机转子部件、驱动电机定子部件、叶轮、前轴承组件和后轴承组件。前轴承组件位于叶轮前口环部位,后轴承组件位于电机非驱动端。本发明的前口环支撑一体化屏蔽泵结构,将传统屏蔽泵前轴承组件从电机驱动端移到了叶轮入口端,将转子完全一体化设计和加工,实现了转子的整体性,无需拆分叶轮即可实现装卸要求,且对转子部件整体动平衡性可控;避免了叶轮悬臂结构,有效提高转子的刚性;加长了叶轮入口段,使得入口流态均匀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