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2314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83358.0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时序电力负荷的分解方法,该方法从建筑本身出发,利用建筑冷热负荷计算模型计算得到相应的建筑时序冷热负荷强度,进一步计算得到建筑供热和制冷场景下不同工况的建筑空调时序电力负荷强度,构建建筑空调时序电力负荷特征库;与时序总电力负荷特征曲线进行特征对比,匹配最佳的建筑空调时序电力负荷特征曲线,实现建筑能源系统总电力负荷分解。本发明方法可对部分信息缺失的区域建筑能源系统实现系统总电力负荷的识别和分解,有助于指导建筑能源系统中暖通设备的准确运行和节能化调整,分析用户用电行为习惯,从而降低系统整体的用电能耗,实现建筑能源系统的优化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455539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10615.0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F30/13 , G06Q50/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集群负荷的快速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获取建筑集群中各单体建筑的围护结构主要参数和天气数据;构建一维稳态传热方程计算建筑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从朝向、风力和高度三个方面附加修正;利用基于Z传递函数的冷负荷系数法计算通过围护结构传热和外窗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和人体、照明、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建立建筑内部空气和外界环境热质交换的渗透负荷计算模型计算渗透负荷;建立基于巨正则系综理论的建筑冷热负荷计算模型;获取建筑负荷的历史数据集,对比本发明模型的负荷计算结果,引入修正系数η对模型进行修正,再将各单体建筑负荷进行叠加,即得到建筑集群负荷。本发明可实现建筑集群负荷的快速计算和准确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6976500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765977.1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N3/04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理数据融合的建筑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获得目标建筑的信息及其历史数据集;然后对历史数据集进行预处理;根据建筑的热传导和通风换热机理,计算建筑不同时间下的渗透负荷和围护结构负荷(机理负荷计算值),将机理负荷计算值与天气数据进行相同时间的匹配;将天气数据、运行数据和机理负荷计算值构成特征数据集,构建机理数据融合的建筑负荷预测模型;将待预测对象的实时数据输入到预测模型中,得到建筑负荷预测结果。若待预测对象历史数据不足以支撑模型训练或者没有历史数据,将其他建筑已经建立好的机理数据融合模型进行迁移。本发明方法在小样本数据或者数据质量不佳的场景下,仍然能够保持比较好的预测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5562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10907.4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27 , G06F30/28 , G06K9/62 , F24D19/10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仿生原理的供热系统拓扑结构优化方法。本发明方法步骤如下:步骤S1,获取热用户的位置和数量信息,根据热用户的分布情况,进行聚类分析;步骤S2,基于仿生原理,将供热系统的热源、热力站、各级热用户建筑物和各级管道阀组作为系统管网节点,根据系统管网节点和现有管线信息,利用ArcGIS构建供热管网的拓扑结构模型;步骤S3,根据血液系统的阻抗模型,构建供热系统的耗散热阻模型;步骤S4,以供热系统的耗散热阻最小为目标函数并对其求解,得到管网各节点及管线结构的参数优化值。本发明实现了供热系统拓扑结构的整体优化,为城市供热系统拓扑结构的分析与评估提供了新思路,对实际供热系统工程设计与改造具有参考价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