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11485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310019372.8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1M8/2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倾斜的通用燃料电池堆组装夹具装置。倾斜底板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T型轨道,每个T型轨道的三端分别设有一个定位调整单元,支撑平台位于定位调整单元上方且支撑平台的四个角分别通过支柱与倾斜底板固定连接,燃料电池堆放置在支撑平台上,定位杆位于支撑平台的周围且与定位调整单元固定连接,倾斜底板中做切角处理的两个对角分别通过转轴支架和倾角调节组件分别与固定底板中的两个对角可活动地连接。本发明提高了燃料电池堆组装时的定位精度,能够适用于多种尺寸的燃料电池堆,方便组装的定位与保证电堆组装的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26464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0776847.9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B01J27/224 , B01J32/00 , C04B35/80 , C04B35/565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基催化剂载体的墨水直写式3D打印装置及制造方法。通过将陶瓷前驱体材料、陶瓷颗粒、粘接剂和有机溶剂混合制备陶瓷前驱体打印浆料;通过设置墨水直写式3D打印参数,制备出复杂程度高,具有3D规则孔隙结构的陶瓷前驱体模型;通过氧化交联、高温烧结、催化剂涂覆以及反应器装配实现陶瓷基催化剂载体在化学催化领域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墨水直写式3D打印方法制备的陶瓷基催化剂载体具有比表面积高、压降性能好、化学稳定性高、热膨胀系数小等优点,将其应用于化学反应器中,能够很好的在降低压力损失的同时,提高反应物转化率和产物总产量,为化学反应器领域催化剂载体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0902651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234640.8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1B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热型环形甲醇重整制氢反应器。反应器由内到外分别为蒸发腔体、燃烧腔体、重整反应腔体;最内层蒸发腔体包括蒸发腔管;中间层燃烧腔体由蒸发腔管、燃烧腔管、燃烧腔顶盖和燃烧腔底盖组成,为环形空间,其中嵌有蜂窝状碳化硅;外层重整反应腔体由燃烧腔管、重整腔桶和重整腔底盖组成,为环形空间,其中嵌有蜂窝状碳化硅;反应物同时进入各个腔体进行反应,达到吸放热平衡,实现持续制氢。本发明根据相同面积圆形周长最小,做到良好的密封性,并且可以根据实际反应需求,在制造前调节各环形大小来达到更高的功率密度;同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密度小质量轻,能够均匀化反应物流速分布,提高反应物转化率,提高流动定向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7992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937727.1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1M8/24 , H01M8/0232 , H01M8/02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电池热压封装的金属极板燃料电池堆。电池堆主要由若干个单电池自上而下依次堆叠而成,两块金属板对称布置在膜电极层的上下两端,金属板划分为密封框结构区和气液反应区,金属板沿外围四周设有一圈极板外边框,沿着极板外边框里侧设有一圈水侧密封框槽,密封框结构区中设有气体出入口、电堆冷却水出入口,气液分配区上设有凸起结构,反应活性区主要由第一波浪纹凸起组成,气液反应区兼顾氢气、氧气与水的分布均一性,单电池内部通过热固胶进行粘贴与密度。本发明通过改变金属极板燃料电池的封装形式,并且针对一体化热固胶粘的封装形式进行极板结构优化,以提高燃料电池电堆的装配精度、可维护性与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426464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776847.9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B01J27/224 , B01J32/00 , C04B35/80 , C04B35/565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基催化剂载体的墨水直写式3D打印装置及制造方法。通过将陶瓷前驱体材料、陶瓷颗粒、粘接剂和有机溶剂混合制备陶瓷前驱体打印浆料;通过设置墨水直写式3D打印参数,制备出复杂程度高,具有3D规则孔隙结构的陶瓷前驱体模型;通过氧化交联、高温烧结、催化剂涂覆以及反应器装配实现陶瓷基催化剂载体在化学催化领域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墨水直写式3D打印方法制备的陶瓷基催化剂载体具有比表面积高、压降性能好、化学稳定性高、热膨胀系数小等优点,将其应用于化学反应器中,能够很好的在降低压力损失的同时,提高反应物转化率和产物总产量,为化学反应器领域催化剂载体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195261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24700.8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1M8/0204 , H01M8/0258 , H01M8/0263 , H01M8/02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传质燃料电池精细流场的结构及其排布方式。燃料电池的冷却隔板紧密贴合精细流场板的顶片,精细流场板的底片紧密贴合气体扩散层;阴极反应气体流场位于冷却隔板与气体扩散层之间流经精细流场板。流场单元排布方式分为正六边形分布型、正三角形分布型与复合分布型,结合不同的使用场景选择相应排布方式获得优良的综合性能。本发明通过对燃料电池精细流场的结构设计与罗列排布,在不大幅提高压降的情况下,有效改善了反应物分布的均匀性,提高了阴极气体扩散层除水性能,具有更好的性能输出和稳定性,提高燃料电池的功率密度与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10177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932081.3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1M8/0258 , H01M8/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鳞片式燃料电池三维流场结构。包括双极板本体和反应气体扩散层,反应气体扩散层紧贴在双极板本体底部,双极板本体顶端面上设置有多列鳞片式流场单元组,每列鳞片式流场单元组由多个等间距排列的鳞片式流场单元组成,且相邻两列鳞片式流场单元组交错排列,沿着反应气体流动的方向上,多列鳞片式流场单元的体积依次逐渐增大,且鳞片式流场单元的内壁分布有多条微流道。本发明通过改变鳞片式流场单元的大小及排布,促进反应气体的扩散与对流,改善反应气体分布的均匀性;鳞片式流场单元内壁微流道的毛细作用促进了流道内残留液滴水的排出,增强燃料电池阴极的排水性能,提升燃料电池的发电性能与耐久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902651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911234640.8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1B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热型环形甲醇重整制氢反应器。反应器由内到外分别为蒸发腔体、燃烧腔体、重整反应腔体;最内层蒸发腔体包括蒸发腔管;中间层燃烧腔体由蒸发腔管、燃烧腔管、燃烧腔顶盖和燃烧腔底盖组成,为环形空间,其中嵌有蜂窝状碳化硅;外层重整反应腔体由燃烧腔管、重整腔桶和重整腔底盖组成,为环形空间,其中嵌有蜂窝状碳化硅;反应物同时进入各个腔体进行反应,达到吸放热平衡,实现持续制氢。本发明根据相同面积圆形周长最小,做到良好的密封性,并且可以根据实际反应需求,在制造前调节各环形大小来达到更高的功率密度;同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密度小质量轻,能够均匀化反应物流速分布,提高反应物转化率,提高流动定向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01773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210932081.3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1M8/0258 , H01M8/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鳞片式燃料电池三维流场结构。包括双极板本体和反应气体扩散层,反应气体扩散层紧贴在双极板本体底部,双极板本体顶端面上设置有多列鳞片式流场单元组,每列鳞片式流场单元组由多个等间距排列的鳞片式流场单元组成,且相邻两列鳞片式流场单元组交错排列,沿着反应气体流动的方向上,多列鳞片式流场单元的体积依次逐渐增大,且鳞片式流场单元的内壁分布有多条微流道。本发明通过改变鳞片式流场单元的大小及排布,促进反应气体的扩散与对流,改善反应气体分布的均匀性;鳞片式流场单元内壁微流道的毛细作用促进了流道内残留液滴水的排出,增强燃料电池阴极的排水性能,提升燃料电池的发电性能与耐久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207429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210931502.0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1M8/2465 , H01M8/2483 , H01M8/1039 , H01M8/1004 , H01M8/0206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0273 , H01M8/0276 , H01M4/86 , H01M4/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边框燃料电池一体化封装的单电池电堆,包括依次叠放的阳极端板、上进气板、单电池集成封装电堆、下进气板和阴极端板;单电池集成封装电堆主要由多个单电池依次堆叠进行一体化封装而成,单电池内形成有用于燃料气体进行反应的燃料电池活性腔;相邻的单电池通过各自的金属传导板进行电连接,且相邻的单电池之间形成了流通有冷却液的冷却流场。本发明通过单电池一体化封装对燃料电池电堆进行改进,并且对单片电池内部结构进行优化,以提高燃料电池电堆的装配精度、功率密度、使用寿命,降低其维护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