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8642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33262.3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区域光伏功率直接区间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引入条件风险价值和增广拉格朗日乘子法,将机会约束的区间预测优化问题转化为含线性不等式约束的优化问题;其次,以区域内不同地理位置的预报辐照度的协方差矩阵作为邻接矩阵,构建以多地理位置的气象预报特征为输入的图卷积神经网络;最后,借助ReLU激活函数,保证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模型的输出满足线性不等式约束,以优化问题的优化目标作为损失函数,通过随机梯度下降实现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该方法考虑了区域内丰富气象信息,构建深度学习模型直接输出准确可靠的光伏功率预测区间,实现区域光伏功率预测不确定性高效量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33828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864813.5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条件引导扩散过程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时序预测领域。该方法设计了多阶段渐进引导的去噪流程,解决去噪过程不可控的问题;通过相似时段负荷曲线发掘算法和多分辨率趋势特征有效发掘模式特征,并利用混合特征条件生成网络引导多阶段去噪过程;最后,设计了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深度去噪网络,通过嵌入深度频域分解模块来提升模型从高斯噪声中还原负荷曲线的能力。该方法实现了去噪过程的可控,确保负荷曲线生成的精细度和准确性,增强了模型的可解释性,显著提升了日前负荷点预测与确定性预测的精度,能为电力系统控制和优化运行提供更为精确的预测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9338283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864813.5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条件引导扩散过程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时序预测领域。该方法设计了多阶段渐进引导的去噪流程,解决去噪过程不可控的问题;通过相似时段负荷曲线发掘算法和多分辨率趋势特征有效发掘模式特征,并利用混合特征条件生成网络引导多阶段去噪过程;最后,设计了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深度去噪网络,通过嵌入深度频域分解模块来提升模型从高斯噪声中还原负荷曲线的能力。该方法实现了去噪过程的可控,确保负荷曲线生成的精细度和准确性,增强了模型的可解释性,显著提升了日前负荷点预测与确定性预测的精度,能为电力系统控制和优化运行提供更为精确的预测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4937995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210588736.X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运行松弛度的电气化铁路自适应频率响应方法,属于需求侧管理与电力系统频率控制领域。该方法首先建立适用于频率控制的列车运行策略优化模型,然后定义了列车运行松弛度以量化列车的频率调节能力,最后提出包含列车速度距离模式曲线在线更新和自适应下垂控制在内的电气化铁路自适应频率响应方法。该方法利用列车能在短时间内调整牵引功率的特点,根据列车运行状态自适应地提供合适的频率响应功率,能够在保证列车经济驾驶和准点到站的前提下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频率调节能力,对新能源规模化接入电力系统具有明显的支撑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156869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111368431.X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化铁路参与电力系统频率调节的控制方法,属于负荷侧管理与电力系统频率控制领域。该方法首先建立列车在调频控制下的运动学模型,然后提出多车协同控制方法以满足电力系统的调频规范,最后构建包含日前容量估计、日内调频参数分配、实时频率响应在内的电气化铁路频率控制框架;此外,提出了一种序列割平面算法来有效求解在日前容量估计和日内调频参数分配阶段构建的非线性整数优化问题。该方法利用列车能在短时间内改变运行状态的特点,联合调控多个列车共同提供满足要求的频率调节辅助服务,能够有效改善电力系统的频率响应动态,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运行控制具有明显支撑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937995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588736.X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运行松弛度的电气化铁路自适应频率响应方法,属于需求侧管理与电力系统频率控制领域。该方法首先建立适用于频率控制的列车运行策略优化模型,然后定义了列车运行松弛度以量化列车的频率调节能力,最后提出包含列车速度距离模式曲线在线更新和自适应下垂控制在内的电气化铁路自适应频率响应方法。该方法利用列车能在短时间内调整牵引功率的特点,根据列车运行状态自适应地提供合适的频率响应功率,能够在保证列车经济驾驶和准点到站的前提下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频率调节能力,对新能源规模化接入电力系统具有明显的支撑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231574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750148.7
申请日:2024-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分布式光伏电压‑频率协调支撑控制方法,该方法建立了一种分布式光伏本地下垂控制参数优化模型,以优化本地有功/频率与无功/电压下垂控制参数。在实时控制阶段,分布式光伏结合本地量测和优化后的下垂控制曲线,快速调节输出功率以响应系统电压和频率偏差。本发明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分布式光伏灵活功率调节能力,保证配电网电压安全性并改善系统频率响应特性。针对分布式光伏本地有功/频率与无功/电压下垂控制回路间的耦合干扰,提出一种临界电压边界以表征分布式光伏的调压能力极限,并利用该临界电压边界来重构下垂控制参数优化模型的电压约束,可有效防止因分布式光伏参与频率调节而造成的配电网局部电压越限。
-
公开(公告)号:CN11894405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65092.0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H02J3/00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F17/12 , G06F17/16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配电系统节点电压不确定性量化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深度学习模型构建对新能源配电系统中光伏出力进行确定性预测的模型,获取光伏出力预测值,基于所述模型,采用自举法实现光伏出力的不确定性量化;基于电压‑功率灵敏度,仅考虑光伏有功功率的影响,构建光伏出力不确定性到节点电压不确定性的线性映射关系,求得节点电压偏差的高斯分布;以光伏出力预测值为输入,对配电系统开展确定性潮流运算,求得当前时刻节点电压的期望值,将节点电压偏差与电压的期望值叠加得到节点电压的不确定性量化结果。本发明实现了配网节点电压不确定性的量化,相比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更优的锐度及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44911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474431.5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2J3/00 , H02J3/24 , G06Q10/0637 , G06Q10/067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化轨道交通负荷对电力系统主动支撑容量的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构建能量近似的大规模轨道交通负荷协同主动支撑模型协同主动支撑容量,然后通过单列车主动支撑参考轨迹迭代求解方法提升列车主动支撑运行轨迹的可行性,最后提出能够处理不同牵引/制动特征的滑模轨迹跟踪控制方法以实际部署主动支撑容量。该方法充分考虑列车主动支撑运行过程中的总能量输入特性,通过能量近似的大规模轨道交通负荷协同主动支撑模型高效协同大规模列车,并分散式地计算可行参考运行轨迹,实现大规模轨道交通负荷对电力系统主动支撑容量的估计、分配和实际部署,能够为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提供显著的负荷侧主动支撑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15686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368431.X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化铁路参与电力系统频率调节的控制方法,属于负荷侧管理与电力系统频率控制领域。该方法首先建立列车在调频控制下的运动学模型,然后提出多车协同控制方法以满足电力系统的调频规范,最后构建包含日前容量估计、日内调频参数分配、实时频率响应在内的电气化铁路频率控制框架;此外,提出了一种序列割平面算法来有效求解在日前容量估计和日内调频参数分配阶段构建的非线性整数优化问题。该方法利用列车能在短时间内改变运行状态的特点,联合调控多个列车共同提供满足要求的频率调节辅助服务,能够有效改善电力系统的频率响应动态,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运行控制具有明显支撑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