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5753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795102.0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浙江交工地下工程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G06Q30/018 , G06Q10/063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复合碳排放因子的交通工程智能碳核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复合碳排放因子数据库,进行初步碳排放的计算;部署传感器进行CO2实际排放量检测,并采用信息物理系统(CPS)技术,实时记录监测数据并计算碳排放量;数据对比,进行第一次复合碳排放因子修正;将碳排放特征参数用于机器学习,进行动态修正复合碳排放因子,并实时预测碳排放量。本发明首先通过建立复合碳排放因子数据库,加快碳核算计算速度,进而利用CO2传感器和CPS技术检测和处理碳排放数据,修正复合碳排放因子并将数据用于机器学习,最终实现对复合碳排放因子的动态修正和碳排放数据的动态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12980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28465.5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浙江交工地下工程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50/08 , G06F18/243 , G06F18/214 ,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施工阶段的智能碳排放预测与优化方法。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收集隧道施工历史数据以及其碳排放数据,进行初步处理,作为机器学习的数据集,进行训练;导入工程清单,预测施工所需的油耗量、电耗量以及人员数量等,从而得到碳排放预测值;利用SHAP法分析影响碳排放量的最关键因素,并给出施工调整建议;利用CO2传感器,传输数据,记录实测CO2浓度信息,同时记录实际施工用电量、耗油量和人员数量,计算实测碳排放量,与预测数据进行对比,判断预测精准度并进行持续机器学习。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地预测碳排放量,并能保持持续更新,不断完善预测性能,为指定隧道节能减排测量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449246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624364.2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浙江交工地下工程有限公司 ,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驳岸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滩涂地区生态景观驳岸的快速施工方法。本方案先沿驳岸线打设驳岸挡墙,然后在驳岸挡墙内侧分层回填普通填土层和原状土固化层形成驳岸实体;最后在驳岸实体上方构建非步道区域和步道区域。本方案的主要创新点在于:驳岸挡墙采用多根榫槽方桩沿景观驳岸的设计线组装排布构成,其榫槽方桩通过榫头与榫槽卡合连接,可以实现快速组装;组装后的驳岸挡墙不仅排列整齐,线性优美;而且前后相互咬合,挡土性能好,不易出现水土流失。进一步的方案中,多根榫槽方桩上端设置有压顶,压顶为现浇钢筋混凝土,采用一体浇筑的方式将多根榫槽方桩固接为一体,从而进一步加固方桩挡墙。
-
公开(公告)号:CN222139897U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323253356.X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浙江交工地下工程有限公司 ,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驳岸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滩涂地区生态驳岸快速建造结构,包括沿景观驳岸的设计线排布的驳岸挡墙,以及在挡墙的墙背区域回填土和固化原状土所形成的驳岸实体,以及设置于驳岸实体上方的非步道区域和步道区域;所述驳岸挡墙包括沿景观驳岸的设计线组装排布的多根榫槽方桩,以及固接于多根榫槽方桩上端的压顶;所述榫槽方桩的两端分别构建有相适配的榫头和榫槽,相邻的榫槽方桩通过榫头与榫槽卡合连接;所述压顶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用于将多根榫槽方桩固接为一体。该结构中的驳岸挡墙采用多根榫槽方桩可以实现快速组装;组装后的驳岸挡墙排列整齐,不易出现水土流失;多根榫槽方桩上端设置有压顶,从而进一步加固方桩挡墙。
-
公开(公告)号:CN115075737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0631202.0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和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自钻冻结式复合钻具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外壳、头壳和钻头;第一止液塞固定设置在外壳内并且位于其尾部;第二止液塞固定设置在外壳内并且位于靠近其头部的位置;保护管为薄壁管件并且设置在第一止液塞和第二止液塞之间;第一止液塞和第二止液塞上均至少设置有一个进液孔和一个出液孔,所述回流管依次穿过第一止液塞上的进液孔、第二止液塞上的进液孔、第二止液塞上的出液孔和第一止液塞上的出液孔;第一止液塞和第二止液塞中心位置均设置有一个供液孔,供液管设置在供液孔上。本申请通过设置自钻冻结机构,实现了钻具对上软下硬地层的冻结,从而防止盾构机在运行时出现不平衡的现象的技术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09532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634817.9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D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于建筑施工和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盾构隧道超前冻结装置及方法,包括支撑架和复合钻,支撑架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第一端部导向管,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通过中部铰链转动连接组成“X”形架体单元,多个“X”形架体单元的杆体端部通过端部铰链连接,其中一个端部铰链的铰链轴为第一端部导向管,复合钻与第一端部导向管滑动配合;还包括钻杆,中部铰链的铰链轴为中部导向管,另一个端部铰链的铰链轴为第二端部导向管,钻杆设有多个,多个钻杆分别滑动安装在中部导向管和第二端部导向管上,钻杆上固定安装有传感器。本申请实现了根据土层的软硬层的不同结构做出相应变形设置的功能,解决了传统支撑架无法适应地形结构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507573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31202.0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和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自钻冻结式复合钻具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外壳、头壳和钻头;第一止液塞固定设置在外壳内并且位于其尾部;第二止液塞固定设置在外壳内并且位于靠近其头部的位置;保护管为薄壁管件并且设置在第一止液塞和第二止液塞之间;第一止液塞和第二止液塞上均至少设置有一个进液孔和一个出液孔,所述回流管依次穿过第一止液塞上的进液孔、第二止液塞上的进液孔、第二止液塞上的出液孔和第一止液塞上的出液孔;第一止液塞和第二止液塞中心位置均设置有一个供液孔,供液管设置在供液孔上。本申请通过设置自钻冻结机构,实现了钻具对上软下硬地层的冻结,从而防止盾构机在运行时出现不平衡的现象的技术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01294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30370.8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D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和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模块化组装式自钻冻结钻具,包括钻头、冻结管道和运输管道,冻结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凸起和第一冷却管,运输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凸起、固定圆盘、第三凸起和第二冷却管,第一凸起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滑槽和固定孔,固定圆盘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第二凸起上连接有活动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模块化组装式自钻冻结钻具,其通过第一凸起、第二凸起、活动环、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实现了工作人员在可以快速完成管道的增长下还可以保证良好的密封性,解决了由于隧道的长度过长,运输冷冻液或冷冻气体的管道长度就需要与隧道长度相等,从而导致工作时需要预留较长的工作环境用于安全放置冻结管道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5095329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634817.9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D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于建筑施工和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盾构隧道超前冻结装置及方法,包括支撑架和复合钻,支撑架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第一端部导向管,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通过中部铰链转动连接组成“X”形架体单元,多个“X”形架体单元的杆体端部通过端部铰链连接,其中一个端部铰链的铰链轴为第一端部导向管,复合钻与第一端部导向管滑动配合;还包括钻杆,中部铰链的铰链轴为中部导向管,另一个端部铰链的铰链轴为第二端部导向管,钻杆设有多个,多个钻杆分别滑动安装在中部导向管和第二端部导向管上,钻杆上固定安装有传感器。本申请实现了根据土层的软硬层的不同结构做出相应变形设置的功能,解决了传统支撑架无法适应地形结构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5012949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630370.8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D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和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模块化组装式自钻冻结钻具,包括钻头、冻结管道和运输管道,冻结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凸起和第一冷却管,运输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凸起、固定圆盘、第三凸起和第二冷却管,第一凸起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滑槽和固定孔,固定圆盘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第二凸起上连接有活动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模块化组装式自钻冻结钻具,其通过第一凸起、第二凸起、活动环、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实现了工作人员在可以快速完成管道的增长下还可以保证良好的密封性,解决了由于隧道的长度过长,运输冷冻液或冷冻气体的管道长度就需要与隧道长度相等,从而导致工作时需要预留较长的工作环境用于安全放置冻结管道的缺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