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10156784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10563545.6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7D471/20 , A61K31/47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吲哚型生物碱11‑MT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报道了一种山橙属植物来源的新型吲哚型生物碱11‑MT,其具有显著的肺腺癌细胞毒性作用,诱导肺腺癌细胞程序性坏死以抵抗肺腺癌细胞存活;进一步研究发现11‑MT可诱导肺腺癌细胞自噬的发生,并且其诱导的细胞自噬是保护性的。因此本发明的吲哚型生物碱11‑MT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之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081808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811057329.6
申请日:2018-09-1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7D217/14 , A61K31/472 , A61P35/00 , A61P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式()所示的含有四氢异喹啉结构的酰基苯胺类化合物,,以及其作为新型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抑制剂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含有()化合物或其药物组合物在预防和/或治疗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失衡引起的癌症相关疾病方面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8689960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1810578715.3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7D277/34 , A61K31/426 , A61P35/00 , A61P3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5‑苯亚甲基‑2‑苯基噻唑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具体地,本发明化合物具有通式(I)所示结构,其中各基团和取代基的定义如说明书中所述。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预防和/或治疗癌症相关疾病方面的用途。本发明化合物具有优异的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MT1)、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PRMT5)和组蛋白去甲基化酶LSD1的抑制活性,并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将肿瘤细胞阻滞在G1期,故能够用于制备一系列治疗与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及组蛋白去甲基化酶LSD1活性异常相关的疾病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8727295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1810643763.6
申请日:2018-06-2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7D277/66 , C07D417/12 , C07F5/02 , A61K31/4439 , A61K31/428 , A61K31/4709 , A61K31/69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2‑(3‑氨基苯基)‑苯并噻唑衍生物(通式I)。初步活性测试证明,本发明化合物对多种恶性肿瘤细胞,如A549、Hela、HepG2、MCF7、DB和MV4‑11的增值具有显著抑制活性。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制备简单,为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0156784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563545.6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7D471/20 , A61K31/47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吲哚型生物碱11-MT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报道了一种山橙属植物来源的新型吲哚型生物碱11-MT,其具有显著的肺腺癌细胞毒性作用,诱导肺腺癌细胞程序性坏死以抵抗肺腺癌细胞存活;进一步研究发现11-MT可诱导肺腺癌细胞自噬的发生,并且其诱导的细胞自噬是保护性的。因此本发明的吲哚型生物碱11-MT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之价值。
-
-
公开(公告)号:CN10908180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1057329.6
申请日:2018-09-1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7D217/14 , A61K31/472 , A61P35/00 , A61P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式()所示的含有四氢异喹啉结构的酰基苯胺类化合物, ,以及其作为新型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抑制剂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含有()化合物或其药物组合物在预防和/或治疗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失衡引起的癌症相关疾病方面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8727295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643763.6
申请日:2018-06-2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7D277/66 , C07D417/12 , C07F5/02 , A61K31/4439 , A61K31/428 , A61K31/4709 , A61K31/69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2-(3-氨基苯基)-苯并噻唑衍生物(通式I)。初步活性测试证明,本发明化合物对多种恶性肿瘤细胞,如A549、Hela、HepG2、MCF7、DB和MV4-11的增值具有显著抑制活性。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制备简单,为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8689960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578715.3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7D277/34 , A61K31/426 , A61P35/00 , A61P3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77/34 , A61P35/00 , A61P3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5‑苯亚甲基‑2‑苯基噻唑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具体地,本发明化合物具有通式(I)所示结构,其中各基团和取代基的定义如说明书中所述。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预防和/或治疗癌症相关疾病方面的用途。本发明化合物具有优异的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MT1)、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PRMT5)和组蛋白去甲基化酶LSD1的抑制活性,并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将肿瘤细胞阻滞在G1期,故能够用于制备一系列治疗与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及组蛋白去甲基化酶LSD1活性异常相关的疾病的药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