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器连接套拆装工具、装配方法以及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79201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1811644131.8

    申请日:2018-12-29

    IPC分类号: E01B19/00 E01B29/3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振器连接套拆卸工具、装配方法及工作方法,所述减振器连接套拆卸工具,包括,钩头拉杆组件,用于与减振器可拆卸的定位固定连接;动力源,为钩头拉杆组件的运动提供动力,将减振器的连接套在上板和下板间扣锁留出空间;压脚及扳手盘组件,用于定位钩头拉杆组件并能够带动连接套转动,实现连接套的安装或者拆卸。本发明所述的减振器连接套拆卸工具,结构巧妙,便于组成装配,减少了零件设置,降低了本发明所述拆卸工具的体积和重量,节约了成本,适用性强。

    一种道床板振动测试激振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88326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445430.0

    申请日:2021-11-30

    IPC分类号: G01M7/0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道床板振动测试激振系统及方法,所述振动测试激振系统包括用于对道床板产生激励的电磁作动器,所述电磁作动器通过功放箱与振动信号发生器通讯连接,所述振动信号发生器用于根据轨道实测数据产生仿真振动信号。通过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道床板振动测试激振系统及方法,使得振动测试激振系统可以完全依据线路运行的实际状况进行工况模拟,提高测试效果,为轨道系统及其扣件产品的研发设计与生产管控提供更为可靠的试验数据。

    一种钢轨动力阻尼复合吸振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95369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910524953.0

    申请日:2019-06-18

    IPC分类号: E01B19/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轨动力阻尼复合吸振器及其制造方法,复合吸振器与钢轨连接,复合吸振器设置在任意相邻的两个轨枕之间,复合吸振器包括减振件和固定装置,减振件设置在固定装置中,且减振件与固定装置之间形成容纳空间,钢轨的轨底以及至少部分轨腰被设置在容纳空间中;减振件包括动力吸振器和颗粒阻尼器;本发明所述的钢轨动力阻尼复合吸振器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对钢轨的轨底以及至少部分轨腰进行包裹,并将减振件的动力吸振器、颗粒阻尼器结合为一体,共同形成复合吸振器,既利用了动力吸振器有效抑制共振的优点,又利用了颗粒阻尼吸振器附加质量小和宽频减振效果好的优点,能够有效地对钢轨的振动,以及所产生的辐射噪声进行抑制以及衰减。

    一种减振器连接套拆装工具、装配方法以及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79201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1644131.8

    申请日:2018-12-29

    IPC分类号: E01B19/00 E01B29/3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振器连接套拆卸工具、装配方法及工作方法,所述减振器连接套拆卸工具,包括,钩头拉杆组件,用于与减振器可拆卸的定位固定连接;动力源,为钩头拉杆组件的运动提供动力,将减振器的连接套在上板和下板间扣锁留出空间;压脚及扳手盘组件,用于定位钩头拉杆组件并能够带动连接套转动,实现连接套的安装或者拆卸。本发明所述的减振器连接套拆卸工具,结构巧妙,便于组成装配,减少了零件设置,降低了本发明所述拆卸工具的体积和重量,节约了成本,适用性强。

    一种轨道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45842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1910355185.0

    申请日:2019-04-29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启动采集装置,连续对轨道系统进行数据采集;S2、判断数据采集过程是否满足判定条件;是,进行步骤S3;否,返回步骤S1;S3、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不同指标的数据信号;S4、将步骤S3得到的数据信号输入人工神经网络,经过神经网络控制算法处理后,输出相应的控制量;S5、根据步骤S4获得的控制量,判断是否存在任一控制量超过对应控制阈值的情况;是,则系统报警;否,则形成数据报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轨道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能够对轨道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预警,极大提高了监测系统的智能化,有效保障了列车的安全运行。

    一种内锁式减振扣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287033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11145939.6

    申请日:2019-11-21

    IPC分类号: E01B19/00 E01B9/4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锁式减振扣件系统,包括:上板、下板、定位立柱和锁盖,所述锁盖和定位立柱分别从所述内锁式减振扣件系统的上侧和下侧穿入所述内锁式减振扣件系统内后旋转卡接在一起;所述定位立柱上设置锁孔,所述锁盖上设置锁子孔,当所述定位立柱和锁盖旋转卡接在一起后,所述锁孔与所述锁子孔连通,锁子部分位于所述锁孔内、部分位于所述锁子孔内,本发明所述内锁式减振扣件系统能够对钢轨的纵、横向提供可靠的减振性能;尤其能够能提供均匀的水平方向的限制能力,在水平方向上对上板及钢轨系统实现稳定、均匀的限制。

    一种可固定电缆支架的疏散平台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593944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297708.0

    申请日:2019-04-15

    IPC分类号: E21F11/00 E21F17/02 E21F17/0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固定电缆支架的疏散平台,所述疏散平台包括平台面板和平台支架,所述平台支架包括横梁和支撑梁,所述横梁沿水平方向安装在隧道壁上,所述平台面板位于所述横梁上,所述支撑梁支撑在所述横梁的下侧,所述支撑梁上设有电缆支架,本发明所述的可固定电缆支架的疏散平台不但在不降低疏散平台的力学强度或减少电缆支架承载空间的前提下,实现了疏散平台和电缆支架的便捷安装,而且对支撑梁和背板的连接结构进行了优化,使得所述电缆支架能够稳定、可靠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梁上。

    一种复合材料合成轨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593020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273172.9

    申请日:2019-04-04

    IPC分类号: E01B3/4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合成轨枕,包括壳体和混凝土芯体,壳体由复合材料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有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设置为槽状结构,所述下壳体内设置凹槽,所述芯体的外表面设置凸肋,在所述下壳体的内部安装混凝土芯体。本发明所述的将壳体设置为具有弹性的复合材料,芯体设置为混凝土材质,有效吸收钢轨的振动能量,降低波浪磨损,起到很好的减振降噪效果。且当轨枕的外壳损坏时,只需要更换上壳体或者下壳体即可,利于更换,节约成本。并且本实施例在轨枕下壳体的下表面设置保护层,提高壳体以及轨枕整体的使用寿命。提高轨道结构的稳定性。

    一种防撞杆
    9.
    发明公开
    一种防撞杆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0485795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810734258.2

    申请日:2018-07-04

    IPC分类号: E04H12/22 E01F15/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撞杆,包括杆体、底座和防撞装置,所述防撞装置包括安全气囊组件和防撞层;所述安全气囊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四周的路面下方,所述安全气囊组件包括安全气囊和安全气囊控制器,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器与所述杆体内部的角度感应器相连,当所述角度感应器检测到所述杆体底部的倾斜角度大于预定阈值时,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器启动所述安全气囊;所述防撞层包裹在所述杆体下方,从内向外依次包括防撞板和橡胶层,所述防撞板为空心结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所述防撞装置安全可靠,可有效保护电线杆或路灯杆,并保护机动车驾驶人的人身安全,并有利于在交通信号杆、道路标示杆、广告杆等领域推广。

    一种防钢轨倾覆的ω弹条扣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442392B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511012784.0

    申请日:2015-12-31

    IPC分类号: E01B9/30 E01B9/34 E01B9/48

    摘要: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提出一种防钢轨倾覆的ω弹条扣件系统。提出的防钢轨倾覆的ω弹条扣件系统包括有ω弹条(3)、紧固螺栓(5)和弹条座(6);ω弹条的两个高弹弹臂(3b)直接扣压在钢轨的轨脚上,或通过轨距块(2)扣压在钢轨(1)的轨脚上,中环圈(3a)的底面与高弹弹臂(3b)的底面即轨距块(2)的上端面或钢轨(1)轨脚之间的距离为10~15mm;ω弹条(3)通过紧固螺栓(5)与弹条座(6)连接为一体。本发明阻止钢轨进一步的扭转,从而避免钢轨倾覆的重大事故发生,为列车安全提供过载保护,为乘客的人身、财产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