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漂浮式风力发电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9665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856134.2

    申请日:2023-0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漂浮式风力发电装置,属于风力发电机技术领域,包括发电机构、漂浮机构和抗扭矩机构;所述发电机构包括主轴、第一叶片机构和发电机;所述发电机设置于主轴上;所述第一叶片机构设置于主轴的一端;所述主轴上设有储能装置,储能装置与发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抗扭矩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第二叶片机构;所述第二叶片机构设置于主轴远离第一叶片机构的一端;所述储能装置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漂浮机构与主轴相连。本发明通过在主轴上设置抗扭矩机构,在第一叶片机构转动的同时,启动驱动电机带动第二叶片机构旋转,旋转方向与第一叶片机构的相反,进而产生与主轴扭矩相反的扭矩。

    催化协同放电活性成分生成特性实验研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35770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1911412690.0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催化协同放电活性成分生成特性实验研究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超声、催化、紫外、臭氧协同下,通过改变通入催化区气体种类、催化剂腔底部超声电功率等催化区输入参量下放电液相活性成分生成特性实验研究装置及方法,其装置包括缓冲气室A、缓冲气室B、分离箱、超声波电源、示波器、高压交流/脉冲电源、变压器以及高压电极放电反应器。本发明利用气液两相放电的旋转滑动弧放电产生等离子体与雾化的液滴直接接触,增加了接触面积,更有利于固定氮气,并且反应得到的液体可以直接应用于植物施肥,并且能够使得系统在最佳能效比附近稳定运行,施肥更加稳定、可调。

    一种基于蠕变变形的加速因子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4901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011139550.3

    申请日:2020-1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循环中基于蠕变变形的加速因子计算方法,属于光伏组件可靠性评估领域。对于室外环境,在极小的时间步长内温度无明显变化,但光伏组件在任意温度下都会受到热应力,产生蠕变变形,而累积热应力会降低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为了准确评估光伏组件在室外的使用寿命,本文通过平均时间步长法计算户外光伏组件单位时间步长内累积热疲劳损伤,建立户外与实验室内光伏组件热疲劳损伤的对应关系,从而通过本文提出的一种基于蠕变变形的加速因子计算方法精准评估户内外光伏组件的热寿命,相对于现有的方法考虑到户外实时温度和温度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评估的结果更加精准、可靠,因此也可以更加精准地预测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

    一种空气除湿系统及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除湿器

    公开(公告)号:CN11692058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39217.0

    申请日:2023-0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除湿系统及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除湿器,属于热驱动除湿技术领域,包括本体、用于引风的动力源、集热机构、冷凝机构、排出机构和开设于本体上的进风口、出风口;所述集热机构设置于本体一侧,所述集热机构包括太阳能集热模块和吸附模块,所述吸附模块与太阳能集热模块相连;所述吸附模块中设有制冷剂和吸附剂;所述冷凝机构包括依次相连的冷凝器、储液器和蒸发器。本发明利用太阳能为吸热模块提供热量,使吸附剂解吸出制冷剂,在夜晚,吸附剂开始吸附,产生制冷效果,潮湿空气经过蒸发器,空气中的水分液化冷凝,冷凝水最终通过排出机构排出本体,整个除湿过程以一个昼夜为循环,无需人为干预,无需额外引入电能,节能环保。

    催化协同放电活性成分生成特性实验研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35770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412690.0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催化协同放电活性成分生成特性实验研究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超声、催化、紫外、臭氧协同下,通过改变通入催化区气体种类、催化剂腔底部超声电功率等催化区输入参量下放电液相活性成分生成特性实验研究装置及方法,其装置包括缓冲气室A、缓冲气室B、分离箱、超声波电源、示波器、高压交流/脉冲电源、变压器以及高压电极放电反应器。本发明利用气液两相放电的旋转滑动弧放电产生等离子体与雾化的液滴直接接触,增加了接触面积,更有利于固定氮气,并且反应得到的液体可以直接应用于植物施肥,并且能够使得系统在最佳能效比附近稳定运行,施肥更加稳定、可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