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91913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575720.6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河海大学
IPC: G06T7/00 , G01N21/88 , G06V10/26 , G06V20/70 , G06V10/46 , G06V10/80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776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工混凝土结构表观裂缝测量方法,包括获取水工混凝土结构表观裂缝图像;构建U‑Net语义分割模型并进行迭代训练,改进模型并调整模型参数,得到水工混凝土结构表观裂缝神经网络模型;利用图像预处理和图像标注方法对水工混凝土结构表观裂缝图像进行处理,构建水工混凝土结构表观裂缝图像数据集并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通过对分割后的图像进行处理,利用尺寸重构模型和水工混凝土结构表观裂缝特征分析对分割结果进行处理;结合相机成像原理和双目视觉标定法,将水工混凝土结构表观裂缝的像素级信息转化为真实物理尺寸量化结果,得到水工混凝土结构表观裂缝测量结果,实现了对水工混凝土结构表观裂缝的精准识别与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274789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549825.4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河海大学
IPC: G06V20/05 , G06V20/70 , G06V10/26 , G06V10/28 , G06V10/77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V10/10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工混凝土结构水下裂缝语义分割方法,包括通过从水下机器人在水库工程现场拍摄的视频中逐帧提取水下裂缝图像,对水下裂缝图像进行处理,构建水下裂缝数据集;构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并进行迭代训练,通过计算损失函数来调整模型参数,得到水工混凝土结构水下裂缝语义分割模型;通过对分割后的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对经二值化处理后的预测结果进行像素级量化处理;结合相机成像原理和相机的参数,将水工混凝土结构水下裂缝的像素级量化结果转化为实际物理量化结果,得到水工混凝土结构水下裂缝分割结果。本发明实现了对水工混凝土结构水下裂缝的量化识别,并提升了水工混凝土结构水下裂缝检测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29191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575720.6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河海大学
IPC: G06T7/00 , G01N21/88 , G06V10/26 , G06V20/70 , G06V10/46 , G06V10/80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776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工混凝土结构表观裂缝测量方法,包括获取水工混凝土结构表观裂缝图像;构建U‑Net语义分割模型并进行迭代训练,改进模型并调整模型参数,得到水工混凝土结构表观裂缝神经网络模型;利用图像预处理和图像标注方法对水工混凝土结构表观裂缝图像进行处理,构建水工混凝土结构表观裂缝图像数据集并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通过对分割后的图像进行处理,利用尺寸重构模型和水工混凝土结构表观裂缝特征分析对分割结果进行处理;结合相机成像原理和双目视觉标定法,将水工混凝土结构表观裂缝的像素级信息转化为真实物理尺寸量化结果,得到水工混凝土结构表观裂缝测量结果,实现了对水工混凝土结构表观裂缝的精准识别与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08640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67527.5
申请日:2023-01-3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C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沉降观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库大坝沉降观测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端设有储气罐,所述机架的中部活动安装有沉降柱,所述沉降柱的顶端设有测量组件,所述沉降柱的底端设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沉降圆柱。本发明通过在限位环的外侧面等角度设置有牵引组件,通过保持暂存管和活塞杆的叠加长度处于最大值,确保限位环始终处于沉降柱的外侧面且保持沉降柱与限位环之间的间距不会发生变化,即滚轮可始终相对限位槽发生旋转,确保沉降柱下移时不会发生偏转,避免传统装置在进行沉降时易发生偏转的问题,保持沉降柱在沉降过程中始终可垂直插入地面,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7478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549825.4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河海大学
IPC: G06V20/05 , G06V20/70 , G06V10/26 , G06V10/28 , G06V10/77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V10/10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工混凝土结构水下裂缝语义分割方法,包括通过从水下机器人在水库工程现场拍摄的视频中逐帧提取水下裂缝图像,对水下裂缝图像进行处理,构建水下裂缝数据集;构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并进行迭代训练,通过计算损失函数来调整模型参数,得到水工混凝土结构水下裂缝语义分割模型;通过对分割后的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对经二值化处理后的预测结果进行像素级量化处理;结合相机成像原理和相机的参数,将水工混凝土结构水下裂缝的像素级量化结果转化为实际物理量化结果,得到水工混凝土结构水下裂缝分割结果。本发明实现了对水工混凝土结构水下裂缝的量化识别,并提升了水工混凝土结构水下裂缝检测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06560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071284.2
申请日:2023-01-3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边坡防护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边坡防护结构,包括边坡,所述边坡的坡面设有防护架,所述防护架的正面设有种植槽,所述防护架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本发明通过在雨水天气下,向下流动的水流沿着防护架正面填充的种植土表面流通至安装座的顶面,并在安装座的顶面处通过通孔和连通槽渗透至安装座内部的内腔中,从而将防护架正面大量流动的水流引入至安装座中,减小边坡上防护架正面处水流量,从而减小水流对种植槽中种植土的冲刷,避免种植槽中的种植土在雨水冲刷下大量流失,在种植植被的根系加强泥土牢固度的同时,通过进一步减小水流对种植植被和泥土的冲刷,加强边坡防护结构的防护效果,提高边坡的实际防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893950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700558.6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排水装配式景观防洪墙结构,涉及水利工程中防洪技术领域。它包括防洪墙,护坡,道路;防洪墙临路侧有排水沟。本发明大幅提升了防洪墙的景观性,使硬化混凝土防洪墙兼具观赏、景观、排水等多种功能,并通过绿化设施,消隐防洪墙,使得防洪墙不再突兀。本发明还公开了这种可排水装配式景观防洪墙结构的装配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250209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0840919.7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泵站水闸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闸与泵站双层一体化结构,泵房内设有若干个水泵机组,压力水箱分为水泵出水层和自排闸自排过流层,检修闸上设有隔断自排闸自排过流层的检修闸门,控制闸分为水泵流道和自排闸流道,水泵流道与水泵出水层连通,自排闸流道与自排闸自排过流层连通,且水泵流道与自排闸流道在控制闸的末端汇合为一层,并与穿堤箱涵连通,控制闸上设有隔断自排闸流道的控制闸门,拦洪闸上设有挡洪闸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水闸与泵站双层一体化结构的运行方法。本发明水闸与泵站双层一体化结构及其运行方法,通过将泵站与水闸合建并结合合理运行调度,同时发挥防洪、排涝、灌溉作用,便于管理,且效益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213296219U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21436862.6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排水装配式景观防洪墙结构,涉及水利工程中防洪技术领域。它包括防洪墙,护坡,道路;防洪墙临路侧有排水沟。本实用新型大幅提升了防洪墙的景观性,使硬化混凝土防洪墙兼具观赏、景观、排水等多种功能,并通过绿化设施,消隐防洪墙,使得防洪墙不再突兀。
-
公开(公告)号:CN213952375U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21745058.6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站水闸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闸与泵站双层一体化结构,泵房内设有若干个水泵机组,压力水箱分为水泵出水层和自排闸自排过流层,检修闸上设有隔断自排闸自排过流层的检修闸门,控制闸分为水泵流道和自排闸流道,水泵流道与水泵出水层连通,自排闸流道与自排闸自排过流层连通,且水泵流道与自排闸流道在控制闸的末端汇合为一层,并与穿堤箱涵连通,控制闸上设有隔断自排闸流道的控制闸门,拦洪闸上设有挡洪闸门。本实用新型水闸与泵站双层一体化结构,通过将泵站与水闸合建并结合合理运行调度,同时发挥防洪、排涝、灌溉作用,便于管理,且效益最大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