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47467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310193913.9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 江苏天池河湖生态治理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全方位立体曝气净化装置,其结构包括曝气杆(2),L形滑杆(3),转动轴(4),支撑轴(5);转动轴(4)的一端与支撑轴(5)的一端连接,支撑轴(5)的外侧面分布有滑槽(6),L形滑杆(3)的一端与曝气杆(2)的杆体活动连接,L形滑杆(3)的另一端位于滑槽(6)内,曝气杆(2)的一端与转动轴(4)的外侧面活动连接;滑槽(6)围绕在支撑轴(5)的外侧面四周,滑槽(6)沿支撑轴(5)的长度方向呈波浪形分布。本发明放置于水体中,能够在水体内部实现对水体的上下左右全方位立体曝气,能够实现对水体底部方向的曝气,实现了全方位的曝气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94746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193913.9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 江苏天池河湖生态治理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全方位立体曝气净化装置,其结构包括曝气杆(2),L形滑杆(3),转动轴(4),支撑轴(5);转动轴(4)的一端与支撑轴(5)的一端连接,支撑轴(5)的外侧面分布有滑槽(6),L形滑杆(3)的一端与曝气杆(2)的杆体活动连接,L形滑杆(3)的另一端位于滑槽(6)内,曝气杆(2)的一端与转动轴(4)的外侧面活动连接;滑槽(6)围绕在支撑轴(5)的外侧面四周,滑槽(6)沿支撑轴(5)的长度方向呈波浪形分布。本发明放置于水体中,能够在水体内部实现对水体的上下左右全方位立体曝气,能够实现对水体底部方向的曝气,实现了全方位的曝气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104041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094912.9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适用于激流型河流岸线鱼类栖息生境构建装置,其结构包括固定架(1),若干生态构建单元;其中,每个生态构建单元均包括限流挡板(4)和生态构建框(5);固定架(1)安装于河流护岸(31)上,限流挡板(4)和生态构建框(5)安装在固定架(1)上;使用时,限流挡板(4)和生态构建框(5)位于河流的水体中,同一个生态构建单元中限流挡板(4)位于生态构建框(5)的上游,限流挡板(4)、生态构建框(5)、河流护岸(31)共同围成的区域形成鱼类栖息区。优点:本发明适用于激流型河流,可在高流速冲蚀和大水位变幅条件下为鱼类营造栖息空间和避难所。
-
公开(公告)号:CN114956472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0679633.4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南开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00 , C02F1/30 , C02F3/02 , C02F7/00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模块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部空间包括进水曝气区和水处理区;所述进水曝气区内包括有进水系统与曝气系统,进水系统通过第一进水软管(20‑1)与水处理区连通,曝气系统通过进气软管(19)与水处理区连通;所述水处理区包括光催化处理模块(56),微生物处理模块;其中,微生物处理模块位于光催化处理模块的下方;所述微生物处理模块包括好氧处理模块(9)、功能微生物处理模块(10)、深度处理模块(11)。本发明中的水处理区采用分层设计,实现了对农村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协同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1447761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572288.6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C02F9/14 , A01G25/00 , E02B13/00 , C02F101/1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耦合农田储水湿地的灌溉水循环利用系统构建方法,包括储水湿地系统,水循环动力系统,灌排水生态沟渠系统,主要基于储水湿地系统储存及净化农田退水,并由水循环动力系统及灌排水生态沟渠系统连通及循环水体。优点:利用了农田区域内的水塘湿地形成储水湿地系统,农田与储水湿地系统相连接,使整个系统内的水体得到了循环,起到了有效的节水效果,大大降低施工成本,利用农田区域内原有的水塘湿地无需额外建设人工湿地,提高土地利用。同时,可有效增加水力停留时间,增强系统对污染物降解吸收的效果,实现整个储水湿地系统水质的净化与保持。
-
公开(公告)号:CN108060243B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1711395274.5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高精度检测微生物与净污载体固着强度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负载微生物的净污载体准备;(2)按取样时间设置N个试验组;(3)将负载微生物的净污载体进行流水冲刷,对水体和净污载体取样留存;(4)提取净污载体和水体微生物DNA,选择PCR扩增引物;(5)准备检测微生物丰度的标准曲线样品;(6)配置PCR反应体系,设置反应程序,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7)计算水体及净污载体上微生物丰度、固着率及有效固着时间。优点:(1)检测精度高,误差小;(2)可以精确区分不同微生物类群;(3)实时快速检测;(4)技术手段成熟,简单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3772817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041385.2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强化农田退水氮磷去除的塘堰湿地系统,其结构包括塘堰主体,生态进水沟;塘堰主体包括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生态进水沟与塘堰主体的厌氧区连通,厌氧区与缺氧区连通,缺氧区与好氧区连通;农田退水首先汇入生态排水沟进行自然沉降和均质调蓄,出水通过第一量水堰进入塘堰主体,经硝化反硝化、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厌氧氨氧化、铁自养反硝化、微生物聚磷、铁矿石絮凝除磷等一系列生化反应,达到强化脱氮除磷的目的。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因地制宜,利用现有农田中的塘堰,不需要占用其它土地资源,且构造简单,运行管理方便,占地面积小,同时强化氮磷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出水水质稳定,可回用于农田灌溉。
-
公开(公告)号:CN111470636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0486258.2
申请日:2020-06-0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适用于分散污水处理设施排口的装配型景观净污装置,其结构包括固定支架、沉水植物支撑架、沉水植物箱、十字支撑架、自升降式挺水植物浮床、载体净化箱、多孔材料、十字布水管、顶部植生支撑架、固定杆、外布植生袋、固定环、植生袋植物、顶部植生盘、可移动套环;安装时,将沉水植物箱、自升降式挺水植物浮床、载体净化箱、十字型布水管、外布植生袋、顶部植物盘依次装配在固定支架上;本发明对排口出水污染物去除效率高,将排水管隐藏在装置内部,多种植物合理搭配,营造良好景观效应;装配简单,安装灵活简便,净污材料可回收利用、自由更换,占地少、建设成本低,可大规模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452021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910622486.5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C04B41/89 , C04B33/132 , C04B33/135 , C04B33/138 , C02F1/32 , E02B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嵌合型光催化净污贴面砖,一种颗粒嵌合型光催化净污贴面砖的制备装置和一种颗粒嵌合型光催化净污贴面砖的制备方法,包括多个微珠(1)、嵌合层(2)和基片(3),嵌合层(2)固定设置在基片(3)上表面,多个微珠(1)表面涂覆纳米二氧化钛,多个微珠(1)固定设置在嵌合层(2)上表面。本发明所制备的嵌合型复合贴面砖具有三层式结构,作为中间连接层的硅树脂与陶瓷基片具有较高的粘合强度,且微珠在压力作用下嵌合入硅树脂层中也可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使得所制备的嵌合型复合贴面砖可具有很好的负载稳定性和抗水力冲蚀能力,适合在各种水流条件下适应。
-
公开(公告)号:CN108534858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810323671.X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1F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差力触发型精准灌溉水量计量装置,升降控制装置上端固定设置在外箱上,升降控制装置下端伸入外箱中固定连接内箱顶部;内箱的进水侧上端或中端、外箱的进水侧开设相互配合的进水口一、进水口二,内箱的出水侧下端、外箱的出水侧下端开设相互配合的出水口一、出水口二;升降控制装置向上提拉内箱,进水口一与进水口二至少部分重合,沟渠护坡中的水进入内箱中,当内箱中的水量逐渐增大使内箱的重力超过下行阻力时内箱下行进入出水状态,出水口一与出水口二至少部分重合,内箱中的水流入农田中。本发明通过累计水箱单次过水量和升降次数来计算总过水量,对田间灌溉用水量的准确计量,实现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及灌溉水量智能化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