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0440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01321.6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及生物医药领域,一种光热激发铁死亡联合光动力治疗肿瘤的铁基复合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光热激发铁死亡联合光动力治疗肿瘤的铁基复合纳米颗粒,包括内核和表层,其中所述内核成分为硒化铁纳米颗粒,所述表层为包覆光敏剂的相变材料;所述相变材料是月桂酸,所述光敏剂是2,2‑偶氮双[2‑(2‑咪唑啉‑2‑基)丙烷]二盐酸盐光敏剂。本发明提供的光热激发铁死亡联合光动力治疗肿瘤的铁基复合纳米颗粒及制备方法,试验证明铁基复合纳米颗粒可以针对治疗食管肿瘤。
-
公开(公告)号:CN11710045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07840.3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创可抗凝的颅内静脉窦血栓模型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医疗模型技术领域。通过采用对小鼠尾静脉注射凝血酶磁珠的方式,可使得上矢状窦处聚集的凝血酶磁珠与瘀滞的血液形成上矢状窦血栓,进而可形成颅内静脉窦血栓小鼠模型。与传统的植入自制移植物型、双极电凝型、血栓栓塞型动物模型相比,本模型操作简便,减少了手术时间和小鼠死亡率,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可行性更高,能够避免血管穿刺带来的出血等伤害,避免了出血带来的实验影响,更加有利于研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治疗;且与单纯氯化铁诱导模型相比,本模型稳定可靠,成功率高,更加有利于颅内静脉窦血栓的病理生理研究和药物筛选。
-
公开(公告)号:CN11870356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53619.0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C12N15/85 , A01K67/0276 , A01K67/0278 , A61K49/00 , C12N15/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管癌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应用。本发明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敲除C57BL/6J小鼠的Trp53基因的第2‑9号外显子全部编码区DNA片段以及在C57BL/6J小鼠的Rosa26安全位点插入Ccnd1基因的全部编码区DNA片段,得到Trp53基因敲除且Ccnd1基因过表达纯合子小鼠,该小鼠能够完整模拟人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且该小鼠免疫健全,用于填补小鼠自发形成食管癌模型的空白,解决目前因缺少小鼠食管癌模型而产生的相关难题,为食管癌的肿瘤免疫研究提供合适的研究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878774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90073.9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A61K41/00 , A61K31/295 , A61K9/16 , A61K47/12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及生物医药领域,一种光激发铁死亡治疗肿瘤的铜基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光激发铁死亡治疗肿瘤的铜基复合纳米材料包括内核和表层,所述内核为铜硒化合物纳米椭球,表层为包裹了二茂铁的有机相变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光激发铁死亡治疗肿瘤的铜基复合纳米材料及制备方法,能够促进肿瘤细胞内过氧化氢生成具有细胞毒性的羟基自由基,从而杀死肿瘤细胞。
-
公开(公告)号:CN11789899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88281.4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A61K9/00 , A61K45/06 , A61K47/32 , A61K47/42 , A61K47/02 , A61K47/34 , A61K47/36 , A61K9/06 , A61P1/02 , A61P29/00 , A61P31/04 , A61M37/00 , A61K38/20 , A61K38/18 , A61K31/4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牙龈组织给药的多功能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用于治疗牙周炎的缓释微针贴片包括:微针贴片基膜和所述微针贴片基膜上阵列分布的微针,所述阵列分布的微针中含有载药的缓释微球,所述载药的缓释微球中含有抗生素、生长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所述微针贴片基膜中含有抗生素;所述微针贴片基膜的材料使得所述抗生素迅速释放,所述微针贴片基膜上阵列分布的微针中缓释微球的材料使得缓慢释放药物。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牙龈组织给药的多功能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的微针贴片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且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80829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58786.2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流控纺丝的细胞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组织工程支架技术领域,使用海藻酸钠与GelMa在LPA和钙盐的作用下制备细胞支架,所述细胞支架包含以下百分质量的各组分:海藻酸钠2‑4%、GelMa5‑15%、LPA0.1‑0.5%、超纯水80.5‑92.9%,GelMA用紫外灯直射20秒,海藻酸钠接触到2%氯化钙溶液即可使溶胶转变为凝胶,联合离子的化学交联和UV的物理交联赋予复合水凝胶稳定的物理形构和生化性能。GelMA结构中的RGD序列使得材料具有生物响应性,便于支架表面细胞的信号传导和相互作用,本发明能够以明胶制得生物相容性与机械强度高的细胞支架。
-
公开(公告)号:CN11673197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58780.5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复合水凝胶的食管癌仿生器官模型构建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医学仿生器官模型技术领域,使用水凝胶作为仿生器官模型的骨架进行制备,本发明构建具有生物活性的食管癌的体外仿生器官模型,更好的模拟食管癌患者Pg的体内感染,最后引入临床常见的化疗药物,确证Pg与食管癌恶变的关联,对模型的药物筛选功能进行验证并与临床疗效进行比对。
-
公开(公告)号:CN11664082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601233.6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C12Q1/24 , C12Q1/689 , C12Q1/6886 , C12N15/11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食管癌组织中分离致病厌氧菌的方法及致病厌氧菌菌株和应用,属于微生物分离培养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食管癌组织中分离致病厌氧菌的方法,包括从感染组织中取样、预处理增菌、接种至特制培养基中,分离培养出目标致病厌氧菌。利用本发明方法,大大缩短分离纯化得到野生型食管癌相关致病菌单菌落的周期,可短期大量获得野生型食管癌相关致病菌纯菌种。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操作简便快捷、培养基特异,针对苛养厌氧菌等具有选择性,大大提高分离成功率,缩短从组织中分离食管癌致病菌的培养周期,为食管癌的治疗和诊断提供新思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