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84515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1910824667.6
申请日:2019-09-02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C12N7/01 , C12N15/66 , A61K39/295 , A61K39/235 , A61K39/17 , A61P31/20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FAdV‑4和NDV的疫苗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FAdV‑4和NDV预防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FAdV‑4病毒的结构特征,选取了FAdV‑4的保护性抗原Fiber 1蛋白作为研发对象,通过构建表达Fiber 1的重组新城疫病毒,进而研发出能预防FAdV‑4和NDV的新型基因工程疫苗,该疫苗的研发不仅可以为FAdV‑4的防控提供重要工具,而且疫苗载体本身选取新城疫病毒的LaSota毒株,该毒株为生产中常用的疫苗毒株,可以起到“一苗防两病”的效果,从而简化疫苗免疫程序。
-
公开(公告)号:CN112226379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1911368647.9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猪红斑丹毒丝菌1a型菌株、猪丹毒灭活疫苗及其应用,属于兽用生物制品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新分离出的当前流行菌株红斑丹毒丝菌HG‑1菌株,该菌株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684。该菌株分离自急性败血症死亡的育肥猪的心血中,毒力强,其针对8~9周龄仔猪的半数致死剂量为3.8×103CFU。试验证明,该菌株制成的灭活疫苗能有效预防1a型和2型猪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的猪丹毒,同时该疫苗的安全性良好,疫苗免疫后仔猪没有出现接种部位红肿、发热、死亡等症状。此疫苗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对猪的安全性良好,能同时保护免疫猪抵抗1a型和2型猪红斑丹毒丝菌的感染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736826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145643.1
申请日:2021-09-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NDV的疫苗开发和以重组NDV为基础的其他生物制品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广谱型的新城疫病毒全基因组扩增引物和扩增方法。本发明以新城疫病毒的总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cDNA,通过引物Part 1up/Part1down和Part 2up/Part 2down对cDNA进行RT‑PCR扩增得到Part 1和Part 2基因片段,经连接、转化,挑取阳性克隆得到新城疫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本发明通过独特基因分段扩增方案,大大缩短建立重组NDV反向遗传系统的时间,该方案可用于所有新城疫病毒基因型,所需时间仅为目前已有方案的四分之一,并且保证病毒基因组的准确性和反向遗传系统构建的效率,在新城疫病毒疫苗的研发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193804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361045.1
申请日:2014-07-25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鸭坦布苏病毒囊膜E蛋白特异性结合肽及其应用,属于动物病毒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噬菌体随机12肽库筛选得到鸭坦布苏病毒囊膜E蛋白特异性结合肽,其氨基酸序列为:THRSWQGNSWYM。该特异性结合肽可抑制鸭坦布苏病毒HN1株在鸭胚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在不同浓度下均能显著下调鸭坦布苏病毒在鸭胚成纤维细胞中的病毒拷贝数,同时显著降低鸭坦布苏病毒在鸭胚成纤维细胞中的病毒滴度,而其本身对鸭胚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鸭坦布苏病毒囊膜E蛋白特异性结合肽在制备抗鸭坦布苏病毒病的药物或饲料添加剂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用于鸭坦布苏病毒病的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1824076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93993.4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C12N5/20 , C07K16/40 , G01N33/577 , G01N33/5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杂交瘤细胞株、其分泌的鸡FGL2单克隆抗体和应用。本发明利用鸡FGL2蛋白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分泌鸡FGL2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经过3轮亚克隆筛选后获得一株杂交瘤细胞株FGL2,该细胞株已保存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C202442,保藏日期为2023年1月20日。该细胞株能稳定分泌高效价的鸡FGL2单克隆抗体4A1,该抗体可用于间接免疫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免疫印迹等免疫学检测分析,在鸡FGL2蛋白免疫学检测中具有普适性和通用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161285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0225348.5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引入外来遗传物质对细胞的修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永生化荷斯坦公犊牛小肠上皮细胞系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永生化荷斯坦公犊牛小肠上皮细胞系,其保藏号为CGMCC No.45029,于2021年12月2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本发明的永生化荷斯坦公犊牛小肠上皮细胞系具有以下特点:其一是筛选获得的细胞活力强,传代80代后仍能保持高的细胞活性及生物学特性,其二是由于采用非病毒转染思路,对细胞的影响较病毒转染更小,应用范围大,结果的评价性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2226379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911368647.9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猪红斑丹毒丝菌1a型菌株、猪丹毒灭活疫苗及其应用,属于兽用生物制品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新分离出的当前流行菌株红斑丹毒丝菌HG‑1菌株,该菌株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684。该菌株分离自急性败血症死亡的育肥猪的心血中,毒力强,其针对8~9周龄仔猪的半数致死剂量为3.8×103CFU。试验证明,该菌株制成的灭活疫苗能有效预防1a型和2型猪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的猪丹毒,同时该疫苗的安全性良好,疫苗免疫后仔猪没有出现接种部位红肿、发热、死亡等症状。此疫苗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对猪的安全性良好,能同时保护免疫猪抵抗1a型和2型猪红斑丹毒丝菌的感染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154377B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510425141.2
申请日:2015-07-17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C12N1/21 , C12N15/74 , A61K39/295 , A61K39/17 , A61K39/112 , A61P31/04 , A61P31/14 , C12R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鸡白痢沙门菌、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动物细菌基因工程技术领域。重组鸡白痢沙门菌的名称为鸡白痢沙门菌C79‑13ΔcrpΔasd(pYA3493‑HN),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5305,其表达的鸡新城疫病毒保护性抗原基因‑HN基因是鸡新城疫病毒重要的免疫原性基因片段,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性。重组菌株衍生于鸡白痢沙门菌标准菌株C79‑13,完全保留了C79‑13针对鸡白痢沙门菌的免疫效力,且其毒力比C79‑13更弱,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可同时提供针对鸡白痢沙门菌和鸡新城疫两种病原的保护力。同时,该重组菌株不含抗性标记,完全符合疫苗生物安全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484515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824667.6
申请日:2019-09-02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C12N7/01 , C12N15/66 , A61K39/295 , A61K39/235 , A61K39/17 , A61P31/20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FAdV-4和NDV的疫苗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FAdV-4和NDV预防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FAdV-4病毒的结构特征,选取了FAdV-4的保护性抗原Fiber 1蛋白作为研发对象,通过构建表达Fiber 1的重组新城疫病毒,进而研发出能预防FAdV-4和NDV的新型基因工程疫苗,该疫苗的研发不仅可以为FAdV-4的防控提供重要工具,而且疫苗载体本身选取新城疫病毒的LaSota毒株,该毒株为生产中常用的疫苗毒株,可以起到“一苗防两病”的效果,从而简化疫苗免疫程序。
-
公开(公告)号:CN107245105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513388.9
申请日:2017-06-29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HN‑VP233‑221aa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P233‑221aa的氨基酸序列、新城疫病毒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以及位于VP233‑221aa氨基酸序列和新城疫病毒HN 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之间的柔性Linker肽氨基酸序列;由VP2主要保护性基因片段和鸡新城疫病毒HN基因通过柔性Linker肽(‑ G‑S‑)串联连接而成。本发明的重组HN‑VP233‑221aa融合蛋白能有效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能诱导免疫鸡产生高水平的HN特异性抗体和VP2抗体,并可促进雏鸡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化能力,对鸡传染性法氏囊强毒株和新城疫强毒株的攻击均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从而达到“一针防两病”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