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6805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279506.4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辉县市中州水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河南省水务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水利工程用闸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提升机构,包括下端呈开口的外护箱、呈对称设置在外护箱内部的两个提拉组件和设置在提拉组件下方的连接板;以及,闸门机构,包括上端滑动套合在外护箱内侧并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在第一闸门、设置在第一闸门下方的第二闸门和设置在第一闸门下端一侧的活动板;提拉组件包括定轮组、动轮组、钢丝绳和收卷辊,钢丝绳以涡状线的形状分别与定轮组和动轮组配合,且每一圈钢丝绳均饶合有一个定活轮和一个动活轮;该水利工程用闸门装置用提升机构可以很好的起到提升效果,降低提升时对装置自身的损坏,同时本装置在水流发生微变时,可以进行自动调整,整体实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222878617U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21555991.5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河南省水务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调洪功能的河岸道路结构,具体涉及调洪技术领域,包括设在护坡远离河道一侧的路基,所述路基顶部为路面,所述路面内部设有用于调洪的调洪组件,且调洪组件内部设有用于减缓水流冲击的缓流组件;所述缓流组件包括支撑网框和支撑环,所述支撑环设在支撑网框底部。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网框的设置,可以将水流进行分散,实现对水流能量的有效消耗,避免水流冲击过大而对调洪组件内的连通管、中转管和引流管造成损坏,再借助支撑环内的分流网件,可以对经由连通管排出的水流进行打散,实现对水流能量的二次消耗,由此也能避免水流冲击过大对主流管造成冲击损坏,从而降低后续对调洪组件的维护和修复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20775970U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22556807.0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河南省水务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IPC: H04N23/50 , H04N23/661 , H04N23/695 , G08C17/02 , F16M1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慧水利防汛视频监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中部固定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上端设置有检测防汛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活动杆、安装座、摄像头,所述立柱上端通过轴承活动设置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上端设置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内部为空心,所述第二转动杆内部活动套设有活动杆。本实用新型使用效果好,除了正常的岸边安全检测以及水位检测功能之外,在汛期发生洪涝灾害时,可以将摄像头调整至河道中间,然后向上游进行拍摄,以方便监控人员及时发现洪水变化以发现险情或者巨大的漂浮物,及时为下游预警,为下游抢险人员提供进一步安全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220767998U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22556804.7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河南省水务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基坑监测装置,包括安装底板、监测控制柜和第一调节电机,所述第一调节电机上端传动轴部分贯穿过监测控制柜内顶面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一调节齿轮盘,所述第一调节齿轮盘上端面中部固定安装设置有第一调节臂,所述第一调节臂上端内侧固定安装设置有第二调节电机,所述第二调节电机侧端传动轴部分贯穿过第一调节臂上端内侧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调节齿轮盘,所述第二调节齿轮盘侧端通过传动轴固定安装设置有第二调节臂;包括激光监测模块和摄像头监测模块。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激光监测模块和摄像头监测模块进行水平旋转调节和进一步摆动调节的同时,激光监测模块可以前后直线移动调节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20746825U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22330363.9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河南省水务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IPC: E02B8/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竖井式消能溢洪道,具体涉及溢洪道技术领域,包括竖井,所述竖井内底部设置有消能井,所述竖井内一侧底部设置有下水隧道,所述下水隧道一端口与竖井一侧底部连通,所述竖井内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一组缓冲斜坡道,所述竖井中部设置有过滤钢筋组,所述竖井中部一侧内壁开设有截留斜槽,该竖井式消能溢洪道通过设置两组缓冲坡道,并使两组缓冲坡道交叉设置,从而可以使落入到竖井内的泄流水在缓冲坡道的缓冲引导下以折流的形式进行流动来通过竖井,进而有效的降低了泄流水下落的动能,避免直接泄流水直接冲击溢洪道内壁,降低了溢洪道的使用寿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