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阀阀杆及液压阀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9311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10010453.1

    申请日:2023-0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阀阀杆及液压阀。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阀阀杆及液压阀,液压阀包括阀体和设在阀体中的阀腔,阀腔内活动装配有液压阀阀杆,阀腔上设有高压口、低压口,以及能够与阀杆配合切换高低压连通状态的切换通道,阀杆包括轴向延伸的杆体,杆体内设有通油孔,通油孔的外端口为设在杆体外周的阀口,所述阀口的中心线和杆体的中心线异面布置,阀口的中心线在杆体的轴向上从杆体内向杆体外端倾斜延伸;所述阀杆的杆体上还设有阀芯结构,阀芯结构具有用于朝向液压阀高压口布置的高压端以及用于朝向液压阀低压口布置的低压端,阀口的中心线朝向阀芯结构的高压端倾斜延伸。

    弹簧座挤压模具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589211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011419567.4

    申请日:2020-1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压开关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了一种弹簧座挤压模具。该模具包括凹模和凸模;凹模呈筒形,两端分别设有开口;所述凸模包括第一模芯和第二模芯,所述第一模芯和第二模芯可从所述凹模的两端插入至凹模中,第一模芯上设有弹簧座的限位部成型槽,第二模芯与凹模的内壁一起形成弹簧座的限位部成型槽,限位部成型槽用于成型弹簧座的限位部;合模到位后,所述第一模芯和第二模芯的内端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弹簧座的支撑部的厚度的两倍,凹模的内孔的位于第一模芯和第二模芯的内端面之间的部分的直径大于或等于弹簧座的支撑部的外径。在使用时,一次挤压便可完成两个弹簧座的成型,从而解决了高压开关中的弹簧座制造效率低的问题。

    一种对接定位夹具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283369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010136116.3

    申请日:2020-0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焊接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接定位夹具。对接定位夹具,用于定位夹持相互对接的第一圆形件和第二圆形件,包括:夹臂,设有两个,两夹臂的一端直接或间接地铰接在一起;各夹臂的摆动一端分别设有夹紧结构,两夹臂的夹紧结构可相互配合而夹紧第一圆形件和第二圆形件;各夹紧结构对应于各圆形件均设有夹紧件,同一夹紧结构中的两夹紧件沿所夹臂的铰接轴线延伸方向排布,沿夹臂铰接轴线延伸方向上同一位置的两夹紧件用于配合夹紧对应的圆形件;各夹紧件可随两夹臂的摆动而同步对应夹紧第一圆形件和第二圆形件;对接定位夹具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夹臂相对开合。

    一种筒体转运工装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4254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62873.1

    申请日:2023-1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转运工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筒体转运工装。筒体转运工装包括固定箍段及设置在固定箍段的至少一端的活动箍段。活动箍段绕与固定箍段轴向平行的轴线铰接在固定箍段上以便相对于固定箍段翻转。其在翻转行程中具有与相邻箍段对接而形成与筒体适配的箍环结构的箍紧位,以及与相邻箍段远离而形成便于拆装筒体的开口结构的敞开位。活动箍段及能够与其对接的相邻箍段之间配置有锁止机构,以便在活动箍段处于箍紧位时锁紧保持其与相邻箍段的对接关系。活动箍段与固定箍段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活动箍段翻转至敞开位和箍紧位的驱动机构。上述设置极大程度上避免了人工起吊组装的环节,自动化程度高,因而提高了大型筒体转运的效率。

    一种手持角磨机及其脱手断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21394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1628468.6

    申请日:2022-12-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角磨机及其脱手断电装置,其中脱手断电装置包括设置在手持角磨机上的主控电路以及设置在手持角磨机的供电单元上的接收控制电路,主控电路包括用于在手持角磨机工作时检测手持角磨机是否脱手的检测模块、采样连接检测模块的主控制器以及通信传输模块,接收控制电路包括通信接收模块以及断电模块,以在接收到主控电路传输的执行断电的控制信号后,阻断手持角磨机的供电单元对手持角磨机的供电。本发明装置能够在在脱手的情况下控制接收控制电路关闭手持对应供电单元的供电过程,进而保证了使用手持角磨机作业时的安全,避免了因操作人员误操作或手持不稳导致角磨机脱手,造成一系列的安全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