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黄河泥沙的颗粒土壤、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45202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01908.4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河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黄河泥沙的颗粒土壤、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颗粒土壤的气孔率为60~80%;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黄河泥沙预处理:在烘箱中将黄河泥沙进行脱水处理,得到含水率10~25%的黄河泥沙;(2)混料:将步骤(1)中得到的含水率10~25%的黄河泥沙与活性氧化镁按照质量比100:(5~15)进行配料,并在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3)造粒: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料送入造粒机中进行造粒,得到球形颗粒;(4)碳化和养护:将步骤(3)中得到的球形颗粒送入碳化装置中进行碳化,然后在养护箱中进行养护。本申请制得的颗粒土壤有效利用黄河泥沙,能够封存和固定二氧化碳,可应用于农业土质改善。

    一种基于原位共混的亲水性Fe-Vo-二氧化钛-PES自清洁复合膜、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06558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864531.4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河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原位共混的亲水性Fe‑Vo‑二氧化钛‑PES自清洁复合膜、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通过水热法制备钛酸纳米管,后经高温煅烧得到含体相氧空位的锐钛矿相二氧化钛(Vo‑TiO2);进一步采用简单浸渍法制备Fe修饰的含氧空位的二氧化钛粉体(Fe‑Vo‑TiO2)。采用相转化法制备亲水性Fe‑Vo‑TiO2‑PES复合膜。通过纯水通量、牛血清白蛋白(BSA)截留率、水接触角测试证明,最优膜Fe‑Vo‑TiO2‑PES‑0.04具有最佳的亲水性能,水通量为222.6 L·m‑2·h‑1,对BSA的截留率达到93%。通过光催化‑芬顿动态过滤降解诺氟沙星(NOR)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膜对NOR的去除效率能够达到80%,循环8次后仍能达到75%,证明了复合膜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解决了粉末催化剂回收困难和活性组分易流失等问题。

    一种用于二氧化碳吸附捕集的纳米二氧化硅复合固态胺吸附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000215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199054.0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河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二氧化碳吸附捕集的纳米二氧化硅复合固态胺吸附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复合固态胺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通过浸渍法将一定配比的混合胺‑甲醇溶液对纳米SiO2载体进行改性,真空干燥后得到纳米SiO2复合固态胺吸附剂。通过固定床催化剂评价装置吸附剂的吸附量、循环稳定性等性能进行测试。性能最佳样品的二氧化碳吸附量为6.0695 mmol/g。循环稳定性测试表明,10次循环吸附稳定性保持在90%,在水蒸气存在条件下,循环稳定性保持在85%。通过浸渍将胺修饰在介孔纳米SiO2表面,不仅材料制备方法简单,二氧化碳吸附容量大,而且提升了吸附剂的循环稳定性。

    一种碎屑流滑坡模型的制作方法及数值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8217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58612.3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河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碎屑流滑坡模型的制作方法,包括建立碎屑流滑坡三维实体模型、堆积体高边坡斜截面基底与地表的制作和堆积体高边坡模型的合成制作,同时提供了基于该碎屑流滑坡室内模型的三维数值模型,包括验证三维数值模型可靠性的堆积体高边坡动力试验、多尺度的堆积体高边坡三维离散元模拟和碎屑流滑坡致灾范围影响机理分析。本发明通过确定的堆积体底部和顶部界面,将堆积体分为高边坡基底、过渡面、地表,并分别制作各部位,进一步降低了打印难度,建立了完全复刻地表的堆积体高边坡室内缩尺模型,据此开展工程尺度滑坡致灾范围的预测,在后期分析中可充分考虑地形和堆积体流动性对堆积体滑动致灾范围的影响,更贴近于工程实际,满足当前对碎屑流滑坡致灾范围预测的应急防灾需求,可为快速制定滑坡应急防灾预案提供技术支撑。

    一种具有宽光谱响应且高结晶度的氮化碳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010101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0839718.4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河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宽光谱响应且高结晶度的氮化碳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如下步骤:首先通过两步煅烧法制备体相g‑C3N4粉末样品,然后氩气气氛保护下利用水蒸气刻蚀构建含碳缺陷的g‑C3N4纳米片,进而采用碱溶液室温处理,得到具有宽广谱响应且具有高结晶度的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并以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为评价体系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CO最高产率为10.3μmol g‑1 h‑1,CH4最高为6.8μmol g‑1 h‑1,分别是g‑C3N4活性的4.3倍和16倍,表明碳缺陷和碱处理协同促进活性提高。

    负载在氮化碳纳米片上的富含氧空位的四氧化三钴量子点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55036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28065.2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河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上负载富含氧空位的四氧化三钴量子点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首先通过两步煅烧前驱体制备氮化碳纳米片,然后将其分散在钴盐溶液中搅拌均匀,调节pH值至碱性,经水浴反应后洗涤、干燥、煅烧后得到四氧化三钴量子点/氮化碳纳米片复合物(CoCN),然后用硼氢化钠还原后即可得到负载在氮化碳纳米片上的富含氧空位的四氧化三钴量子点复合催化剂(Vo‑CoCN)。本发明的复合催化剂在20分钟内可去除水中100%的磺胺嘧啶,矿化率达77.4%;同时具备较强的抗环境干扰性,可在pH 5~9范围内、低浓度的无机阴离子共存条件下,亦表现出较好的降解能力,满足实际生活中抗生素废水处理的需求。

    一种含有束缚单电子氧空位的金属离子嫁接的TiO2高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162427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394110.0

    申请日:2014-08-12

    Applicant: 河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含有束缚单电子氧空位的金属离子嫁接的TiO2高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应用,属于光催化材料技术领域。一种含有束缚单电子氧空位的金属离子嫁接的TiO2高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以纳米管钛酸400—600℃煅烧2—4h所得锐钛矿二氧化钛为前驱物,将锐钛矿二氧化钛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金属盐或该金属盐的水溶液,使二氧化钛和金属元素的质量比为100:(0.025—0.3),用酸调节pH为1—2,于85—95℃热处理1—1.5h,经后处理即得目标产物。该类光催化材料不仅可以被可见光激发,而且实验方法、设备和工艺简单易行,可以广泛用做光催化材料,尤其可用于气相降解(如丙烯),对于染料亚甲基蓝的降解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光催化性能。

    光催化消除臭氧的Au/TiO2催化剂

    公开(公告)号:CN1990102A

    公开(公告)日:2007-07-04

    申请号:CN200510107365.5

    申请日:2005-12-30

    Applicant: 河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除臭氧的催化剂,尤其是光催化消除臭氧的催化剂。催化剂活性组分是Au,活性载体是TiO2,金、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1∶100-1∶200,活性载体TiO2为粉末,平均粒径为5-50nm,载体TiO2的晶型是锐钛矿、金红石、板钛矿或混合晶型。该催化剂催化性能好,用于光催化消除臭氧,所需的担体简单,催化剂的用量较少,尤其适合于室内空气净化装置中臭氧的消除,并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也大大降低,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推移式滑坡预应力锚索刚性桩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17592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0741174.8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河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推移式滑坡预应力锚索刚性桩计算方法,推移式滑坡预应力锚索刚性桩包括锚索桩、锚索和锚礅,锚索桩的桩顶设有锚索,锚索桩与锚索固定连接,锚索的一端固定在锚礅上,锚索的另一端固定在边坡的稳定岩土体中;其计算方法为:首先,将锚索桩与锚索视为一个整体;其次,根据滑坡的运动形式,计算设桩处推移式滑坡的桩前土抗力;最后,根据锚拉点处的位移变形协调,建立平衡方程;由平衡方程以及桩前土抗力计算出桩身转角、锚索实际拉力、锚固段桩侧弹性抗力以及桩身截面剪力、弯矩和位移。本发明考虑了预应力锚索刚性桩的桩锚变形协调,计算出锚索实际拉力、桩身转动点位置及桩身位移,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计算方法简单便捷。

    一种护坡椅式锚索桩组合结构及其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5552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046379.0

    申请日:2022-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护坡椅式锚索桩组合结构及其计算方法,解决了易风化岩质边坡使用抗滑桩深埋难开挖、浅埋无法保持桩前长期稳定的问题;其组合结构包括椅式桩、预应力锚索和挂板;椅式桩包括前桩、后桩和斜梁,前桩桩顶标高低于后桩桩底标高,前桩深入风化岩石层内部;后桩处于悬臂状态,相邻的前桩之间设有挂板;前桩和后桩通过斜梁相连,斜梁的两端分别与前桩顶端、后桩底端刚性连接,斜梁紧贴地面并在斜梁上设置两排预应力锚索,预应力锚索的一端固定在斜梁上,预应力锚索的另一端固定在边坡稳定的岩土体中,两排预应力锚索分别靠近斜梁两端。本发明推导出了椅式锚索桩内力计算公式,实现了对高陡易风化岩质路堤边坡的支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