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闪烁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和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公开(公告)号:CN109468127B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811228422.9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河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闪烁量子点,采用所述非闪烁量子点制备得到的发光二极管红色的最大亮度大于180000cd/m2,绿色亮度范围大于200000cd/m2,蓝色亮度范围大于10000万cd/m2,红色电流效率为15~40cd/A,绿色电流效率为90~150cd/A,蓝色电流效率为1~20cd/A;红色外量子效率为18~30%,绿色外量子效率为18~30%,蓝色外量子效率为6~22%,对应最大电流效率或外量子效率时红、绿、蓝发光二极管对应的亮度分别为70000~100000cd/m2、70000~200000cd/m2、3000~40000cd/m2。

    一种非闪烁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和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公开(公告)号:CN109468127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228422.9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河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闪烁量子点,采用所述非闪烁量子点制备得到的发光二极管红色的最大亮度大于180000cd/m2,绿色亮度范围大于200000cd/m2,蓝色亮度范围大于10000万cd/m2,红色电流效率为15~40cd/A,绿色电流效率为90~150cd/A,蓝色电流效率为1~20cd/A;红色外量子效率为18~30%,绿色外量子效率为18~30%,蓝色外量子效率为6~22%,对应最大电流效率或外量子效率时红、绿、蓝发光二极管对应的亮度分别为70000~100000cd/m2、70000~200000cd/m2、3000~40000cd/m2。

    一种低氧化缺陷的InP核壳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24993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77374.9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河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氧化缺陷的InP核壳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量子点发光材料领域。在本发明中,以安全、高效的氨基膦为磷源,以卤化锌代替羧酸锌作为锌源制备了一系列InP核壳量子点。本发明中以卤化锌为锌源的无酸体系避免了羧酸盐和羧酸的使用,从而在InP表面没有氧化层的生成,并且为InP后续的壳层生长创造一个低水氧的环境。相比在其他氨基膦路线中以羧酸锌为锌源的条件下,本发明方法所制备的InP核壳量子点具有氧化缺陷少、量子产率高、稳定性好的优势。

    一种兼具有高亮度和稳定性的水溶性InP核壳量子点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891508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489284.X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河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具有高亮度和稳定性的水溶性InP核壳量子点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结合了热力学生长和动力学生长过程。首先,通过高温下的热力学生长得到了具有较薄ZnS层的荧光量子点。随后,将其引入一个“光化学处理”过程激发ZnS外壳层在低温下的动力学生长,解决了配体交换导致荧光损失严重的问题,得到了量子产率超过80%的水溶性InP核壳量子点。采用所述水溶性InP量子偶联甲胎蛋白抗体后可以基于荧光免疫分析技术用于对AFP抗原的灵敏检测,检测范围为1‑1000 ng/mL,检测限低至0.58 ng/mL,并可用于对肝癌细胞及小鼠体内肝癌肿瘤的靶向标记,结合体外分析与体内外成像数据,可以提高对肝癌的早期诊断效果。

    一种适用于照明应用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30817B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810424618.9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河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照明应用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由底到顶依次包括基底、底电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量子点发光层、电子传输层、顶电极或由底到顶依次包括基底、底电极、电子传输层、量子点发光层、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顶电极;量子点发光层为核壳结构,量子点发光层由壳层包覆核层而成;壳层的材料为xZnSe、xZnSemS1‑m、xZnnCd1‑nSe、xZnnCd1‑nSemS1‑m中的一种,x表示层数,15>x>1,1>m>0.5,1>n>0.5;核层的材料为CdSe、CdyZn1‑ySe、CuInSe2、CuInSeyS1‑y、ZnCuInSe、ZnCuInS、ZnCuInSeyS1‑y、CdyZn1‑ySekS1‑k中的一种,1>y>0,1>k>0。本发明能够降低空穴传输层和量子点发光层之间的能级势垒,从而提高了最高效率下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亮度,使得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在高亮度下具有高外量子效率,达到了照明要求。

    一种适用于照明应用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30817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424618.9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河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照明应用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由底到顶依次包括基底、底电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量子点发光层、电子传输层、顶电极或由底到顶依次包括基底、底电极、电子传输层、量子点发光层、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顶电极;量子点发光层为核壳结构,量子点发光层由壳层包覆核层而成;壳层的材料为xZnSe、xZnSemS1-m、xZnnCd1-nSe、xZnnCd1-nSemS1-m中的一种,x表示层数,15>x>1,1>m>0.5,1>n>0.5;核层的材料为CdSe、CdyZn1-ySe、CuInSe2、CuInSeyS1-y、ZnCuInSe、ZnCuInS、ZnCuInSeyS1-y、CdyZn1-ySekS1-k中的一种,1>y>0,1>k>0。本发明能够降低空穴传输层和量子点发光层之间的能级势垒,从而提高了最高效率下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亮度,使得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在高亮度下具有高外量子效率,达到了照明要求。

    一种兼具有高亮度和稳定性的水溶性InP核壳量子点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891508B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0489284.X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河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具有高亮度和稳定性的水溶性InP核壳量子点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结合了热力学生长和动力学生长过程。首先,通过高温下的热力学生长得到了具有较薄ZnS层的荧光量子点。随后,将其引入一个“光化学处理”过程激发ZnS外壳层在低温下的动力学生长,解决了配体交换导致荧光损失严重的问题,得到了量子产率超过80%的水溶性InP核壳量子点。采用所述水溶性InP量子偶联甲胎蛋白抗体后可以基于荧光免疫分析技术用于对AFP抗原的灵敏检测,检测范围为1‑1000 ng/mL,检测限低至0.58 ng/mL,并可用于对肝癌细胞及小鼠体内肝癌肿瘤的靶向标记,结合体外分析与体内外成像数据,可以提高对肝癌的早期诊断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