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63118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249333.7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河南大学
IPC: C09K11/58 , B22F9/24 , B22F1/054 , B82Y20/00 , B82Y40/00 , G01N21/64 , A01N59/16 , A01P1/00 , C08J5/18 , C08L1/28 , C08K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和食品科学领域,涉及一种银团簇,特别是指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的银团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表面活性剂、柠檬酸和硝酸银为原料,通过简单的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的银团簇。该银团簇在固体状态下具有明亮的荧光,水溶液中无荧光,可用于抗菌、荧光标记等方面。固体密封避光保存两周以上,荧光强度未见明显改变。
-
公开(公告)号:CN111518542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010469539.7
申请日:2020-05-28
Applicant: 河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高量子产率锌掺杂碳点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步骤如下:(1)前驱体的合成:将柠檬酸三钠与氯化锌加入水中,在pH4‑6、水浴条件下,磁力搅拌5 h,然后加入无水乙醇,离心收集沉淀清洗2‑4次,然后将沉淀溶于水中,经冷冻干燥得前驱体柠檬酸锌配合物TC‑Zn;(2)将步骤(1)制得的前驱体分别在100‑400℃煅烧0.5‑24 h,即得锌掺杂碳点。本发明考察了煅烧时间和煅烧温度对两种锌掺杂碳点荧光强度的影响,确立了Zn@C‑A和Zn@C‑B的最佳煅烧工艺。该制备过程简单,产量高,适用于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745531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075926.1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河南大学
IPC: C12N5/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肿瘤生物学领域,涉及一种体外构建肿瘤多药耐药细胞模型的方法,包括以ROS为孵育药物对敏感肿瘤细胞进行持续培养、使敏感肿瘤细胞产生多药耐药的步骤。同时还涉及通过该法建立的人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该细胞株命名为MCF-7/ROS,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430072;保藏日期:2015年1月28日;保藏编号为CCTCC-C201520。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过程简单,造模条件稳定,可显著降低造模成本,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以此建立的MCF-7/ROS细胞株可作为研究相关机制、靶点探索和新药筛选的优势实验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1518542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469539.7
申请日:2020-05-28
Applicant: 河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高量子产率锌掺杂碳点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步骤如下:(1)前驱体的合成:将柠檬酸三钠与氯化锌加入水中,在pH4‑6、水浴条件下,磁力搅拌5 h,然后加入无水乙醇,离心收集沉淀清洗2‑4次,然后将沉淀溶于水中,经冷冻干燥得前驱体柠檬酸锌配合物TC‑Zn;(2)将步骤(1)制得的前驱体分别在100‑400℃煅烧0.5‑24 h,即得锌掺杂碳点。本发明考察了煅烧时间和煅烧温度对两种锌掺杂碳点荧光强度的影响,确立了Zn@C‑A和Zn@C‑B的最佳煅烧工艺。该制备过程简单,产量高,适用于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745531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510075926.1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河南大学
IPC: C12N5/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肿瘤生物学领域,涉及一种体外构建肿瘤多药耐药细胞模型的方法,包括以ROS为孵育药物对敏感肿瘤细胞进行持续培养、使敏感肿瘤细胞产生多药耐药的步骤。同时还涉及通过该法建立的人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该细胞株命名为MCF‑7/ROS,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430072;保藏日期:2015年1月28日;保藏编号为CCTCC‑C201520。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过程简单,造模条件稳定,可显著降低造模成本,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以此建立的MCF‑7/ROS细胞株可作为研究相关机制、靶点探索和新药筛选的优势实验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6463118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0249333.7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河南大学
IPC: C09K11/58 , B22F9/24 , B22F1/054 , B82Y20/00 , B82Y40/00 , G01N21/64 , A01N59/16 , A01P1/00 , C08J5/18 , C08L1/28 , C08K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和食品科学领域,涉及一种银团簇,特别是指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的银团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表面活性剂、柠檬酸和硝酸银为原料,通过简单的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的银团簇。该银团簇在固体状态下具有明亮的荧光,水溶液中无荧光,可用于抗菌、荧光标记等方面。固体密封避光保存两周以上,荧光强度未见明显改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