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混凝土可建造性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95005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210428433.1

    申请日:2022-04-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3D打印混凝土可建造性试验方法,该方法包括:待测试件制备:将拌制好的3D打印混凝土的拌合料分次浇筑于试件模具中成型;试验机的调试:控制伺服升降机构调节上加载板和下定位板之间的竖直距离;安装待测试件:将待测试件移到试验箱内,拆下试件模具;待测试件的加载:控制伺服升降机构施加载荷;采集荷载值,采集活塞杆的伸出长度值采集待测试件四个侧面的横向和竖向变形值;试验结果的判定:采用待测试件达到屈服点时的名义劲度模量时变率均值Sy,t作为评价3D打印混凝土可建造性优劣的指标。本发明针对3D打印混凝土的特性,提出不同的试验条件,可对不同组成的3D打印混凝土拌合料的可建造性进行准确对比和评价。

    一种3D打印混凝土可建造性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95005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428433.1

    申请日:2022-04-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3D打印混凝土可建造性试验方法,该方法包括:待测试件制备:将拌制好的3D打印混凝土的拌合料分次浇筑于试件模具中成型;试验机的调试:控制伺服升降机构调节上加载板和下定位板之间的竖直距离;安装待测试件:将待测试件移到试验箱内,拆下试件模具;待测试件的加载:控制伺服升降机构施加载荷;采集荷载值,采集活塞杆的伸出长度值采集待测试件四个侧面的横向和竖向变形值;试验结果的判定:采用待测试件达到屈服点时的名义劲度模量时变率均值Sy,t作为评价3D打印混凝土可建造性优劣的指标。本发明针对3D打印混凝土的特性,提出不同的试验条件,可对不同组成的3D打印混凝土拌合料的可建造性进行准确对比和评价。

    一种3D打印混凝土可建造性试验机

    公开(公告)号:CN218470378U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2220942423.5

    申请日:2022-04-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3D打印混凝土可建造性试验机,包括环境模拟装置,加载装置和数据采集装置,环境模拟装置包括试验箱、温湿控制系统和总控单元;加载装置包括加载框架以及伺服升降机构,加载框架上方向下依次设置有荷载传感器、上定位板和上加载板;伺服升降机构上部设置活塞杆,活塞杆伸入加载框架内、向上依次设置有下定位板、下加载板和试件模具,试件模具内设置有待测试件;数据采集装置包括位移计以及激光位移传感器;所述温湿控制系统、伺服升降机构、荷载传感器、位移计和激光位移传感器分别与总控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环保高效、实现了试验的精准测试,可推广应用。

    混凝土受自然力作用下破坏应力-应变全曲线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414365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1810312341.0

    申请日:2018-04-09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受自然力作用下破坏应力‑应变全曲线测试装置,包括底板、立柱、传力板以及设于传力板下方的球铰机构,传力板上设置用于容纳液体的加载容器,加载容器的周向设置防止加载容器倾倒的立柱,立柱通过内侧的滚轮与加载容器竖向导向配合。本发明将现有固定在加载框架顶部的加载液压缸改为设置在加载框架内侧且与立柱竖向导向配合的加载容器,通过向加载容器中注入或排出液体来控制加载容器的加载力,注有液体的加载容器靠自身重力对试件进行加载,通过控制加液、放液速度及加液量很好的模拟了自然力对混凝土试件的作用,并能够测量试件整个破坏过程的载荷量和变形量,得到应力‑应变全曲线。

    连续纤维增强聚合物筋凹槽表面的削切装置及削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52340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173556.X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复合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续纤维增强聚合物筋凹槽表面的削切装置及削切方法,本装置包括支撑构件、旋转组件、导向构件、切割机构以及第一驱动装置,支撑构件形成有安装腔,导向构件设置于安装腔内,且导向构件的相对的两端部均通过旋转组件与支撑构件转动连接;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支撑构件,且用于驱动旋转组件连同导向构件相对支撑构件旋转;切割机构与导向构件相连接,用于切割安装在支撑构件上并且能够相对支撑构件移动的杆状工件。可见,利用机械切割的方式生产的FRP筋的强度更高,不易断裂、损坏,而且机械切割的方式更加便于对加工参数进行控制以及调节,加工出的筋一致性好,进而提升了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聚合物筋表面加工装置及编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3912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131760.7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复合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聚合物筋表面加工装置及编织方法,聚合物筋表面加工装置包括:固定构件,固定构件设置有芯杆;转动机构,转动机构上设置有多个纱轮;芯杆,芯杆设置于固定构件,芯杆朝向转动机构延伸,转动机构能够相对芯杆旋转;每一纱轮上均缠绕有纤维束,多个纱轮上的纤维束逐一地缠绕至芯杆以在芯杆表面形成编织层。本申请提供的聚合物筋表面加工装置,能够在芯杆的表面形成编织层,以使得芯杆具有凹凸状的表面,从而加强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而且能够确保编织层的密实度以及与芯杆之间的牢固程度。

    3D打印混凝土层间抗拉强度测试试验机的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1335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87374.8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建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混凝土层间抗拉强度测试试验机的试验方法,该试验方法包括首先准备好待测试件,打开试验机,启动控制及数采系统;然后将待测试件放入试件夹持装置的上方形夹持框和下方形夹持框中;其次控制及数采系统控制施力装置带动下方形夹持框向上运动,上方形夹持框与下方形夹持框相对位移使待测试件承受拉力而破坏;最后控制及数采系统控制施力装置带动下方形夹持框向下运动,取出断开试件的两部分,安装下一组试件,开始下一组试验。本发明的试验方法测试误差小,测试精准度高,试验效率高。

    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548102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610548.3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砂浆技术领域。该砂浆采用特定用量的黄河泥沙煅烧产物、水泥和砂等原料制成,其中,黄河泥沙煅烧产物中的具有矿物活性的物质能够与水泥的水化产物发生二次水化反应,从而提高砂浆的力学性能。同时,该黄河泥沙煅烧产物作为砂浆原料使用,既实现了黄河泥沙的资源化利用,又能部分取代水泥,降低了砂浆中水泥的用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砂浆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便利,无需另购设备,适用于工业化规模生产。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砂浆在建筑施工领域中的应用。

    混凝土3D打印机喷头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895060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252483.4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3D打印技术领域。一种混凝土3D打印机喷头,包括喷头料筒、喷嘴、喷头搅拌单元、浆条厚度调节单元和浆条宽度调节单元,在所述喷头料筒上部设置有喷头进料管和机械臂;喷嘴设置在喷头料筒的底部,所述喷嘴的出料腔呈矩形;喷头搅拌单元设置在喷头料筒内,喷头搅拌单元用于喷头料筒内物料的持续搅拌;浆条厚度调节单元设置在喷嘴内,浆条厚度调节单元用于调节喷嘴喷出的浆条的厚度;浆条宽度调节单元设置在所述喷嘴下部,浆条宽度调节单元用于调节所述喷嘴喷出的浆条的宽度。本申请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环保高效、测试精准,能够实现对浆条的宽度和厚度的调整,并进行抹平和养护,从而提高浆条的质量。

    制备3D打印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制式真空搅拌机

    公开(公告)号:CN112356274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136035.X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混凝土技术领域。一种制备3D打印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制式真空搅拌机,包括搅拌筒体、搅拌组件、抽真空组件、进料组件、出料组件和控制系统,在所述搅拌筒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搅拌组件设置在所述搅拌筒体内,所述搅拌组件与所述搅拌筒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单元;抽真空组件与所述搅拌筒体连接;进料组件通过输料管道与所述搅拌筒体连接。本申请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实现整个搅拌组件的真空密封搅拌,智能控制系统可实现对各组件及单元的动作进行精准调控,从而减少拌合物料中存在的气泡,提高混凝土的均质性、密实性、强度和耐久性,特别适用于掺有纤维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及3D打印超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的拌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