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3498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35190.X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郑州大学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葛洲坝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N23/20 , G01N23/20008 , F16M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管桩焊接质量检测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信号发射端、信号接收传感器、磁性底座和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发射端用于发射线形等幅信号;信号接收传感器用于接收从焊接区域反射的线形等幅信号;磁性底座用于将信号发射端和信号接收传感器固定在待测桩测点上;信号处理模块用于通过频谱分析判断焊缝质量。本发明的收发传感器底部连接磁性底座,且采用弧形,方便与被测桩耦合,从而能够保证测量的精确性;磁性底座两端设置弧形把手,便于移动收发传感器,方便快捷;发射端采用线形等幅信号,提升了检测数据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3890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26122.3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郑州大学 ,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催化活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制备锌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Zn‑MOF;将钼源均匀分散在锌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上;惰性氛围下高温碳化得到MoC纳米量子点均匀分散的碳材料MoC/C;通过溶液浸渍法将金属盐吸附在MoC/C材料上;惰性氛围下高温碳化得到单原子负载的X@MoC/C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丰富的孔道结构、充沛的催化活性位点,应用在锂硫电池正极及隔膜方面,不仅提高了电子、离子的传输,而且可以有效吸附多硫化物,高催化活性位点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动力学、促进反应的进行,起到限制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显著提高锂硫电池的放电容量、倍率性能及循环稳定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486493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210084783.0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锚固FRP杆材试件端部及钢套筒的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旋转机构、多个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旋转机构和居中固定单元;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包括第一旋转杆、圆盘、固定在第一旋转杆上的第一旋转轮;所述第一旋转轮设置在圆盘下方;每个所述第一夹持单元滑动设置在圆盘上,用于夹持固定钢套筒;所述第二旋转机构包括第二旋转杆和固定在第二旋转杆上的第二旋转轮;所述居中固定单元滑动设置于第二旋转轮上,用于居中固定FRP杆材试件端部。本发明可提高FRP杆材锚固效率,适用于不同钢套筒直径和杆材直径的固定,也可使FRP杆材试件居中于钢套筒的中心,同时又可多次重复使用,节省试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11478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46319.3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G06F30/20 , E04C5/07 , G06F113/2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设计技术领域。一种利用钢纤维改性碳玻混杂纤维增强聚合物筋的方法,在碳玻混杂FRP筋中引入钢纤维,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相应类型的钢纤维的应力‑应变曲线;根据混杂理论设计出具有不同应力‑应变响应的HFRP筋;确定HFRP筋中的各纤维的体积率。本申请通过掺入不同类型钢纤维,设计出具有不同应力‑应变全曲线的HFRP筋,达到改善碳/玻HFRP筋的弹性模量低、大屈服应变和延性差的目的,同时降低碳/玻HFRP筋的成本。本发明原理清晰,方法简单,为混杂筋设计提供了理论方法,对推广混杂FRP筋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078094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745612.8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测试技术领域。一种用于混杂FRP筋拉伸性能的测试装置,包括支撑框架、上夹持单元、滑板、下夹持单元、位移计上支架和位移计下支架,上夹持单元固定设置在支撑框架的顶部;滑板匹配滑动设置在支撑框架上,滑板与支撑框架的底部设置有缓冲弹簧;下夹持单元固定设置在滑板上;位移计上支架布设在混杂FRP筋试件的上部;位移计下支架布设在混杂FRP筋试件的下部;在位移计上支架和位移计下支架二者中,其中一者上固定设置有位移计,另一者上设置有与位移计对应的定位板。本申请能够准确测量混杂FRP筋试件在拉伸状态下的力学性能;也可同时确保混杂FRP在低应变材料出现断裂后,平稳测出混杂FRP筋伪延性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232293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303970.0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超导性能的(Ti,Zr)‑Nb‑O合金,该合金的通式为Ti‑Nb‑O或Ti‑Zr‑Nb‑O;Ti‑Nb‑O各元素质量百分比为Ti:19‑65%、Nb:32‑80%和O:0.1‑3%;Ti‑Zr‑Nb‑O各元素质量百分比为Ti:19‑65%、Zr:0.9‑40%、Nb:32‑80%和O:0.1‑3%。本发明通过以TiO2的形式把氧元素添加到合金中,并证明氧含量在一定范围是有益的,颠覆制备商业超导材料时极力避免氧元素存在的思维,该合金材料超导临界转变温度Tc比Nb‑Ti合金高,合金磁通“钉扎中心”增加,具有较高超导稳定性,且生产成本低,能够满足工业批量生产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716317B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510101300.3
申请日:2015-03-09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H01M4/5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钠离子电池NaxMnO2正极材料的合成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取钠盐、锰盐与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水中,搅拌混合,干燥得干凝胶;2)将步骤1)所得干凝胶加热至燃烧,将燃烧后的产物再进行煅烧,即得。本发明的钠离子电池NaxMnO2正极材料的合成方法,是一种高分子凝胶‑燃烧合成方法,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螯合剂和燃料,以螯合的方式将钠和锰固定在高分子链上,实现分子水平的均匀混合,大大提高了产物的电化学性能;所得NaxMnO2正极材料具有极为优异的倍率和循环性能;该合成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所用设备简单,易于自动化控制,成本低,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299365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966202.0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H01M4/583 , H01M10/05 , H01M4/133 , H01M10/056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3 , H01M4/133 , H01M10/05 , H01M10/056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钠离子电池用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钠离子电池,属于钠离子储能设备技术领域。该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是由下列方法制备的:1)将生物质原料粉碎得前驱体颗粒;2)在保护气氛下,将前驱体颗粒升温至400~600℃预烧1.5~2.5h,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再升温至800~1600℃煅烧2~5h,冷却得中间品;3)将中间品置于碱液中浸泡,取出再置于酸液中浸泡,后水洗至中性,干燥得纯化品;4)将纯化品于1000~2000W功率下进行微波真空活化3~15s即得。所得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首次充放电效率高达90%以上,循环稳定性好,可逆比容量在300mAh/g以上,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30781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728296.2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纤维网络增强可生物降解PBAT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基于“熔融共混‑滚筒高速热拉伸”原位成纤工艺,制备了一种以PBAT为基体相,以聚乳酸为分散相并以羧基化改性纤维素纳米纤维为增强填料的PBAT基复合材料,该材料内部由羧基化改性纤维素纳米纤维与微纤化的聚乳酸形成的纤维网络结构和羧基化改性纤维素纳米纤维自身形成的纤维网络结构共同构建成双纤维网络结构,从而协同增强PBAT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15452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03582.7
申请日:2024-02-23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G06T7/00 , G06T7/13 , G06T7/168 , G06T7/73 , G06T7/246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5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路径循迹和神经网络的晶圆图案缺陷检测平台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摄像装置的视野覆盖整个晶圆图像时采集的整体晶圆图像;将掩膜版图像与整体晶圆图像进行对准,基于掩模版图像确定初始循迹点的位置坐标;控制晶圆载台移动,带动初始循迹点移动至所述摄像装置的视野中心;获取所述摄像装置的视野对焦初始循迹点局部时采集的局部晶圆图案图像;采用图像骨架提取算法对局部晶圆图案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光刻路径,根据光刻路径获取目标循迹点的位置坐标;控制晶圆载台移动,带动目标循迹点移动至所述摄像装置的视野中心,并在移动结束后,将目标循迹点更新为初始循迹点;重复当前步骤,直至遍历完晶圆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