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重力水力空化与紫外辐射联用压载水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862461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1811004512.X

    申请日:2018-08-30

    Abstract: 一种自重力水力空化与紫外辐射联用压载水处理装置,水位控制室为一腔体,在水位控制室的一侧壁上设有进水管A,进水管A的一端置于水位控制室的外部,进水管A的另一端延伸至水位控制室的内部,进水管A与进水管B的一端相连接,进水管B的另一端延伸至水位控制室的内部,进水管B延伸至水位控制室的部分为软管。本发明灭活效率比单独的紫外灭活和单独的水力空化灭活效率更高。装置小巧,适合船舶上空间有限的特点。适应不同水质、水量的工况。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工作高度可靠,维修量适中,占地面积少。

    一种干贮式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19143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363400.9

    申请日:2021-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贮式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纳滤膜以聚四氟乙烯(PTFE)微滤膜为多孔基膜,首先通过依次浸泡水相溶液和有机相溶液生成不完整的聚酰胺层,用以改善PTFE基膜的形貌;并在随后的热处理过程中将基膜孔道内残留的水相溶液提升至表面;之后,仅需再次浸泡有机相溶液即可完成第二次界面聚合反应,在最上层生成完整的聚酰胺分离层,完成第二次热处理后即制得具有耐干燥能力的复合纳滤膜。本发明制备方法在具有大孔结构的微滤膜上以简便、快捷的方式构建了具有纳米级褶皱结构的聚酰胺分离层,由此获得的复合纳滤膜分离效果良好,在无需添加保护剂的条件下就可进行干燥贮存,大大降低了纳滤膜的贮存与运输难度。

    一体式流化床MBR污水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27936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0959107.4

    申请日:2020-09-1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流化床MBR污水处理装置,该一体式流化床MBR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配水室和反应室,配水室设置有进水口,反应室设置有出水口和用于与配水室连通的开口,反应室内设置有载体颗粒;进水组件,进水组件包括进水管和第一动力部件,第一动力部件与进水管连接;曝气组件,曝气组件包括曝气管和第二动力部件。本公开提供的一体式流化床MBR污水处理装置中,通过在进水组件中设置第一动力部件,在曝气组件中设置第二动力部件,通过分别调节第一动力部件和第二动力部件的功率,控制污水的流动速度,以实现载体颗粒流态化,保证污水的净化效果,同时有效防止了过度曝气,也降低了曝气组件的能耗。

    中空平板陶瓷膜MBR反应池及其膜清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1339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117710.1

    申请日:2019-1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中空平板陶瓷膜MBR反应池及其膜清洗方法。包括反应池,反应池内设置有中空平板陶瓷膜,反应池的外部设置有与中空平板陶瓷膜的内部流道连通的透过液贮存池,中空平板陶瓷膜的下方设置有配水管,配水管的水流出口指向中空平板陶瓷膜的表面,反应池内设置有与所述配水管连接的潜水泵,反应池的外部还设置有臭氧发生装置,臭氧发生装置与中空平板陶瓷膜的内部流道连通;实现了物理清洗与化学清洗、表面扫洗与内部反冲洗的有机结合,既能通过反冲洗溶液中的臭氧实现对污物的降解与破坏,也能通过水流的扰动作用促进污物与膜材料的分离,可在短时间内实现中空平板陶瓷膜过滤性能的高效恢复。

    一种自重力水力空化与紫外辐射联用压载水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86246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1004512.X

    申请日:2018-08-30

    Abstract: 一种自重力水力空化与紫外辐射联用压载水处理装置,水位控制室为一腔体,在水位控制室的一侧壁上设有进水管A,进水管A的一端置于水位控制室的外部,进水管A的另一端延伸至水位控制室的内部,进水管A与进水管B的一端相连接,进水管B的另一端延伸至水位控制室的内部,进水管B延伸至水位控制室的部分为软管。本发明灭活效率比单独的紫外灭活和单独的水力空化灭活效率更高。装置小巧,适合船舶上空间有限的特点。适应不同水质、水量的工况。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工作高度可靠,维修量适中,占地面积少。

    强化大分子有机物作用下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19155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99940.X

    申请日:2024-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强化大分子有机物作用下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的装置,属于污/废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大分子有机物作用下颗粒污泥形成时间长、易解体、稳定性差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电解耦合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的装置。该装置将铁电解装置安装在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中,铁电解装置包括铁丝、螺旋钛丝和1.5V直流电源。铁丝和螺旋钛丝分别置于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中心和内壁,并分别连接1.5V直流电源正极与负极,其中铁丝需定期打磨。通过电场及阳极释放的铁离子协同促进大分子有机物水解过程,从而提高有机物的生物可降解性,有利于微生物胞内聚合物的储存过程,缩短了污泥颗粒化时间,同时强化了颗粒污泥的稳定性。

    一种硫酸盐和磷酸盐联合使用高效除氟的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00283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195995.0

    申请日:2023-0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酸盐和磷酸盐联合使用高效除氟的方法和系统,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在含氟废水流经一级反应池和一级沉淀池时,调控系统精确控制硫酸盐的投加量,硫酸盐在管道混合器中充分混合,进入一级反应池后,水中钙离子、氟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一起发生反应,使硫酸根掺杂在氟化钙颗粒之中,氟化钙快速团聚并下沉,使得沉淀池的面积减少原有的一半。为达到深度除氟的目的,在二级除氟系统中投加磷酸盐和钙盐与氟离子生成更难溶的沉淀物,使出水氟离子浓度降低1mg/L以下。本发明不仅工艺流程简单,自动性高,而且由于硫酸盐的投加促进了沉淀,使沉淀池的面积减小,节省成本,同时由于磷酸盐的投加生成更难溶的沉淀物得以高效除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