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59951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611069012.5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3C3/18 , G05B19/409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整体叶盘叶片循环铣削刚性增强方法,该方法将加工过程中的半精铣与精铣刀轨循环组合,配合余量分布,实现增强系统刚性,又避免接刀痕的产生;根据叶型的刚性强弱,确定叶型的精铣及半精铣余量;根据叶型的叶展长度、叶尖处的最大厚度,判断叶型刚性的强弱,一般为精铣余量设定为叶尖处0.2mm,叶根处余量0.3mm,余量呈梯度变化,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该过程需保证叶型半精铣刚性,加工不产生振颤,半精铣余量一般设为0.5mm。提高加工效率获得良好的表面质量。避免了其他刚性增强方法的缺点,不增加非加工时间、避免了接刀痕的产生、又不需要额外的工序,是一种可靠且便捷的加工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562717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538049.2
申请日:2014-10-13
Applicant: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3B1/00
Abstract: 一种航空发动机盘类零件大深腔结构的数控车削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采用具有40-90bar冷却水压力的数控立式车床加工零件;零件粗加工时针对零件深腔结构使用压力为40-90bar的高压冷却水的内冷车刀进行加工,加工过程中能够将切屑打断变成碎屑;主要加工路线为:粗车前端→粗车后端→真空消除应力热处理→精车前端型面→精车后端型面,粗加工和精加工均采用数控立式车床进行加工。本发明的优点:加工出的零件几何尺寸和表面质量满足设计要求,由于采用高压冷却刀具,车加工刀片耐用度与传统冷却相比提高50%以上,单台减少刀具消耗降低,由于零件表面质量满足设计要求,节约工时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085576A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1010611522.7
申请日:2010-12-29
Applicant: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3C3/18 , B23Q15/013
Abstract: 一种整体叶轮叶片部分五轴联动变轴插铣数控加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将零件待加工的空间自由曲面拆分成多个待加工区域;2)分析刀具加工过程中的受力情况;3)选择合适的插铣刀;4)规划加工路线;5)生成数控刀具轨迹;6)数控程序仿真;7)编辑数控程序;8)加工零件;其特点是采用五轴联动变轴插铣方式,提高了整体叶轮粗开槽去除大余量加工效率,解决了自由曲面固定轴插铣后,其叶片表面残余余量不均匀,需采用球形铣刀进行光整处理的加工难题;本发明可用于轴流式整体叶轮、整体叶环等复杂自由曲面结构类需去除大余量零件的五轴数控铣加工及离心式整体叶轮、模具加工等简单自由曲面结构类零件的多轴数控铣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02528138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603914.9
申请日:2010-12-24
Applicant: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采用鼓形刀的复杂曲面加工方法,采用特制鼓形刀,根据复杂曲面先模拟出鼓形刀的最大直径D及鼓形R的合适值,根据刀具的强度要求确定其它尺寸;复杂曲面为叶片型面,加工过程为半精铣,然后精铣,再光精铣;半精铣采用球刀螺旋铣,精铣采用端刀A、B面单侧铣,进排气边不进行加工,为振动光铣留余量,光精铣利用鼓形刀A、B面单侧铣,进行负余量切削,叶身型面光精铣时,分三层加工:第一层鼓形刀加工叶身上部,第二层鼓形刀加工叶身中部,第三层球头铣刀加工叶身根部。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所述的采用鼓形刀的复杂曲面加工方法,大大提高了叶片型面的加工质量,节省了手工抛光的大部分工作,有效地缩短了叶片的加工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4475841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410589315.4
申请日:2014-10-28
Applicant: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3C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长悬臂大型整体叶盘叶片一次性铣削方法,属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一、刀具的选择;步骤二、五轴加工防干涉计算;步骤三、五轴加工刀具轨迹设计:(1)整体螺旋刀轨设计(2)叶根、流道刀轨设计;步骤四:进行铣削;本发明采用整体螺旋铣削刀轨模式,一次装夹完成叶片的精密铣削,消除二次装夹误差,避免对接铣削接刀痕,有效控制加工变形;采用梯度刀柄让刀柄伸进腔槽中切削,使同样尺寸规格刀具悬伸最大缩短4倍,有效控制加工振动,消除叶片表面振纹,提高零件表面质量一个等级;使刀具由原非标改为标准刀具,实现全部铣削刀具的标准化,切削效率大幅提升,提高加工效率33%。
-
公开(公告)号:CN106513804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068988.0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3C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C3/18 , B23C2215/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温合金整体叶环叶片铣削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加工工序,整体叶环铣加工工艺路线为:进气端粗铣开槽→排气端粗铣开槽→精铣进气端叶型及流道→精铣排气端叶型及流道;2)根据整体叶环叶型的叶片长度、叶片的最大厚度,确定粗铣开槽后为精铣预留的加工余量;3)选取刀具;在粗铣加工时选择Φ6R0.5~Φ6R1.5的端铣刀进行加工;在精铣加工时选择带有缩颈的锥度球头铣刀进行加工;4)选取切削参数;5)选择精铣加工工步。本发明有效地解决高温合金整体叶环零件叶片的加工,该方法可以保证加工后的零件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和满足设计要求的形位公差,也可应用到复杂曲面深腔的铣削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03279603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310193097.8
申请日:2013-05-22
Applicant: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展现零件加工过程的建模方法,采用矢量平面余量图法,以零件设计模型为基础,采取逆向规划工序尺寸,正向构建工序模型,展现零件的加工过程;具体为:依据零件的设计模型结构特征包括回转结构、扫掠结构,利用矢量平面与零件体相交或直接抽取获得结构特征的截面曲线,通过偏置依次逆向获得各工序轮廓及尺寸;对上道工序模型的体进行布尔操作,最后进行细节构建,获得本工序模型。本发明的优点:较传统的模型构建方法,利用重用的思想,建模效率高、快捷、操作简单。符合零件加工过程,工序间存在必要的关联性。是模型应用于加工阶段,构建工序模型的一种有效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286394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210047871.X
申请日:2012-02-28
Applicant: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3H5/04
Abstract: 一种机匣放电铣精度控制方法,通过电极自损控制的方法来控制加工精度:1)首先,测定对刀次数n次时间对应的对刀块的损失长度L,并根据对刀频率p及允许电极长度误差Δl计算允许的最小校正周期T;2)其次,在电极夹具上记录初始电极与夹具接触时的轴坐标值;然后进行校正:在步骤2)所选取的夹具同一位置上用同种方法得到轴坐标值,与测得的轴坐标值的初始值进行比较,并据此调整电极长度。本发明能有效地控制加工精度,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并获取良好的零件加工表面;降低高端设备的占用时间,节约了刀具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对高效放电铣这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837160B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210302112.3
申请日:2012-08-23
Applicant: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束焊接结构整体叶盘中单体叶片的装配精度控制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步骤是首先加工单体叶片,在叶片毛坯的叶尖部位设计一个凸出的工艺圆台,采用五座标铣加中心同时铣加工叶片的焊接表面和叶身型面,将单体叶片分成7组装夹在特定的焊接夹具上,使最终装配误差控制在0.05mm以内,装配完毕,进行后续电子束焊接。本发明方法通过进行合理的叶片锻造毛坯结构设计、叶片基准与焊接面的一体化精密加工、叶片焊接变形焊前预测与焊前预补偿、装配焊接夹具的合理设计、叶片在夹具上焊前精密装配等方式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叶片焊前装配精度,突破了电子束焊前保证焊缝间隙小于0.1mm的关键技术难点,控制电子束焊接结构整体叶盘焊后精度,填补了行业空白,同时降低了研制成本及研制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3279603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193097.8
申请日:2013-05-22
Applicant: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展现零件加工过程的建模方法,采用矢量平面余量图法,以零件设计模型为基础,采取逆向规划工序尺寸,正向构建工序模型,展现零件的加工过程;具体为:依据零件的设计模型结构特征包括回转结构、扫掠结构,利用矢量平面与零件体相交或直接抽取获得结构特征的截面曲线,通过偏置依次逆向获得各工序轮廓及尺寸;对上道工序模型的体进行布尔操作,最后进行细节构建,获得本工序模型。本发明的优点:较传统的模型构建方法,利用重用的思想,建模效率高、快捷、操作简单。符合零件加工过程,工序间存在必要的关联性。是模型应用于加工阶段,构建工序模型的一种有效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