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24044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42057.8
申请日:2012-11-08
Applicant: 沈阳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硼行业废渣硼泥的综合利用方法,具体为一种用于硼泥固化的直接水热转化方法。该方法以硼泥和粉煤灰为基本原料,在160~240℃饱和水蒸气环境中完成硼泥内菱镁石(MgCO3)向水镁石(Mg(OH)2)的转化反应以及Mg(OH)2与粉煤灰之间的原位水热化合反应,最终获得具有较高力学强度和耐久性的块状固体。为加快反应速度、提高转化率,在水热环境中引入潮湿消石灰用于消耗转化反应产生的CO2,同时加入适量可溶性镁盐作为反应助剂。本方法不仅适用于硼泥的转化固化,也适用于其它含有MgCO3的工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370995A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110319558.2
申请日:2011-10-20
Applicant: 沈阳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磁共振成像技术,具体为一种具有全封闭中空结构的造影剂纳米胶囊及模板法组装工艺。纳米胶囊壁材主体为“U”形碳纳米管,端部开口采用热塑性高分子栓塞封装,内部部分充填可溶性造影剂;全封闭中空结构可有效减小造影剂的生物毒性,降低纳米胶囊比重,改善其稳定悬浮能力。模板法组装工艺是以阳极氧化铝为模板,依次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形成碳纳米管、湿法化学工艺充填造影剂、高分子热熔扩散实现碳管端口的栓塞封装,最后经离散化处理得到高分散性的造影剂纳米胶囊。本发明所提供的造影剂纳米胶囊及其组装技术具有工艺简单、产物结构-性能重复性好、可调可控等优异特性,可望在磁共振检验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945782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210442059.7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沈阳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光与显示技术领域,是一种发光图案可调可控的双电极式场发射发光管及其组装方法。本方法在导电基板上组装一个大高径比的宏观场发射体,发射体表面、局部或全部为碳质纳米管、纳米线、纳米纤维或石墨烯片作为场发射源,周边对称布置有图案控制组件;涂敷有荧光粉薄膜的导电玻璃作为阳极,与阴极导电基板平行相对;发光结构置于一真空密闭玻璃腔体中,由导线与外界相连通。本发明利用宏观大高径比场发射尖端在特定介质围护条件下的特殊场发射电流-电压关系及电子运行轨迹的变化规律,实现双电极结构场发射发光管在外加电压或控件绝缘状态引导下的发光显示图案的控制、变换。
-
公开(公告)号:CN103623775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497787.2
申请日:2014-01-03
Applicant: 沈阳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ZnO/介孔碳复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结构为介孔炭与基质中均匀分散的ZnO纳米颗粒所组成,其中介孔炭组分占50~80wt%,富含孔径2~50nm的孔隙;纳米ZnO颗粒尺寸20-200nm,为纤锌矿结构,占材料总质量的20~80%。制备方法是首先将强碱沉淀剂、锌盐、酚醛树脂、分散促进剂调制成乙醇溶液,按一定的比例和先后顺序均匀混合,利用酚醛树脂包裹、分隔Zn(OH)2粒子形成前驱体,经升温炭化、水洗提纯后得到纳米ZnO/介孔碳纳米复合结构;纳米ZnO的存在可产生显著的光致催化效应,氧化、分解介孔碳所吸附有机物分子,预期在染料废水处理、除臭除味等领域有巨大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924044B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210442057.8
申请日:2012-11-08
Applicant: 沈阳建筑大学
IPC: B09B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硼行业废渣硼泥的综合利用方法,具体为一种用于硼泥固化的直接水热转化方法。该方法以硼泥和粉煤灰为基本原料,在160~240℃饱和水蒸气环境中完成硼泥内菱镁石(MgCO3)向水镁石(Mg(OH)2)的转化反应以及Mg(OH)2与粉煤灰之间的原位水热化合反应,最终获得具有较高力学强度和耐久性的块状固体。为加快反应速度、提高转化率,在水热环境中引入潮湿消石灰用于消耗转化反应产生的CO2,同时加入适量可溶性镁盐作为反应助剂。本方法不仅适用于硼泥的转化固化,也适用于其它含有MgCO3的工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623775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310497787.2
申请日:2014-01-03
Applicant: 沈阳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ZnO/介孔碳复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结构为介孔炭与基质中均匀分散的ZnO纳米颗粒所组成,其中介孔炭组分占50~80wt%,富含孔径2~50nm的孔隙;纳米ZnO颗粒尺寸20-200nm,为纤锌矿结构,占材料总质量的20~80%。制备方法是首先将强碱沉淀剂、锌盐、酚醛树脂、分散促进剂调制成乙醇溶液,按一定的比例和先后顺序均匀混合,利用酚醛树脂包裹、分隔Zn(OH)2粒子形成前驱体,经升温炭化、水洗提纯后得到纳米ZnO/介孔碳纳米复合结构;纳米ZnO的存在可产生显著的光致催化效应,氧化、分解介孔碳所吸附有机物分子,预期在染料废水处理、除臭除味等领域有巨大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370995B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110319558.2
申请日:2011-10-20
Applicant: 沈阳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磁共振成像技术,具体为一种具有全封闭中空结构的造影剂纳米胶囊及模板法组装工艺。纳米胶囊壁材主体为“U”形碳纳米管,端部开口采用热塑性高分子栓塞封装,内部部分充填可溶性造影剂;全封闭中空结构可有效减小造影剂的生物毒性,降低纳米胶囊比重,改善其稳定悬浮能力。模板法组装工艺是以阳极氧化铝为模板,依次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形成碳纳米管、湿法化学工艺充填造影剂、高分子热熔扩散实现碳管端口的栓塞封装,最后经离散化处理得到高分散性的造影剂纳米胶囊。本发明所提供的造影剂纳米胶囊及其组装技术具有工艺简单、产物结构-性能重复性好、可调可控等优异特性,可望在磁共振检验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945782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442059.7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沈阳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光与显示技术领域,是一种发光图案可调可控的双电极式场发射发光管及其组装方法。本方法在导电基板上组装一个大高径比的宏观场发射体,发射体表面、局部或全部为碳质纳米管、纳米线、纳米纤维或石墨烯片作为场发射源,周边对称布置有图案控制组件;涂敷有荧光粉薄膜的导电玻璃作为阳极,与阴极导电基板平行相对;发光结构置于一真空密闭玻璃腔体中,由导线与外界相连通。本发明利用宏观大高径比场发射尖端在特定介质围护条件下的特殊场发射电流-电压关系及电子运行轨迹的变化规律,实现双电极结构场发射发光管在外加电压或控件绝缘状态引导下的发光显示图案的控制、变换。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