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2234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399774.6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沈阳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区域供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余热供暖的跨季节地埋管蓄热调峰系统,包括工业余热热源和换热站,工业余热热源和换热站共同组成主回路,工业余热热源出水口和换热站进水口之间通过连接管道依次连接有第一阀门、第三循环泵、第一分流器、第七阀门、第二分流器、第八阀门以及第一循环泵,本系统有效通过跨季节蓄热的方式,实现了工业余热的全年利用、提高了工业余热系统的非采暖季利用率,同时通过优化系统取放热运行策略,实现热能的跨季节储存与按需释放,有效缓解集中供热系统在高峰期的供热压力,本发明具有实用性强和可缓解能源供需矛盾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391104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53289.3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沈阳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厂余热的分布式换热器调峰储热系统,包括:电厂内部网、一次网、二次网、地埋管循环水回路以及二次网分布式调峰系统;所述电厂内部网包括:汽轮机,凝汽器;所述一次网包括:热泵机组,第一板式换热器,汽水换热器,水水换热器,分布式调峰机组循环水泵,分布式调峰机组,逆止阀,流量调节阀。换热站改造的分布式调峰系统直接承担全部负荷即可解决供热量小于需热量的问题,又减少锅炉房向室外散热和热力管线输送途中带来的热损失;在严寒期为削减热负荷峰值,分布式调峰热源输送能量,确保热电厂机组在较高的效率下运行,提升整个系统的热经济性,减少调峰锅炉房的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85764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10376.4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沈阳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常规能源与清洁能源耦合的多能源供热系统及其控制系统:供热系统包括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空气源热泵、逆流板式热交换器、蓄热水箱、循环水泵、控制阀等,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和空气源热泵分别与所述储热水箱连通,所述蓄热水箱与所述逆流板式热交换器连通,所述逆流板式热交换器与末端供热装置连通;控制系统包括监测模块、计算模块、控制模块。本发明能够实现清洁能源与常规能源耦合供热,改善热网供热能力不足问题,在实现在清洁能源利用率最大化的同时,保证供热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57208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25638.6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沈阳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建筑“光储充用”一体化储能供电系统及其控制策略,包括设置于交流充电接口、直流充电桩接口、光伏组件接口、交流输出接口、双向AC/DC变流器、光伏DC/DC变流器、中央控制单元、人机界面监控屏、光伏瓦片组件、储能单元;双向AC/DC变流器交流侧通过变压器、总断路器连接交流充电接口,直流侧与储能单元连接,储能单元与直流充电桩接口连接;光伏DC/DC变流器一侧与双向AC/DC变流器交流侧连接,另一侧经光伏断路器与光伏组件接口连接;中央控制单元与人机界面监控屏信息交互,对双向AC/DC变流器、储能单元、光伏DC/DC变流器、总断路器、光伏断路器的状态信息进行采集、监控以及进行指令的下发。本发明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于一体,节能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509589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09550.5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沈阳建筑大学
IPC: F24D3/10 , F24D3/18 , F24D18/00 , F24D19/10 , H02J3/32 , H02S10/12 , H02S10/20 , F03D9/11 , F24D101/20 , F24D101/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能源联合驱动的复合系统,所述复合系统包括供热单元、供水单元、发电单元和集控模块;所述供热单元由光伏光热一体化机构、集热水箱、板式换热器和生活水箱构成;所述光伏光热一体化机构依次通过集热水箱、板式换热器和生活水箱与建筑的末端设备连接;所述供水单元由热泵机组热源侧换热器、热泵机组和生活水箱构成;发电单元由光伏光热一体化机构、蓄电池组、风力发电机组、逆变器和公用电网构成;所述集控模块由DCS控制器构成;本发明实现建筑物冬季供暖、夏季制冷以及全年提供生活用水,对于地源热泵的选择不仅局限于单一类型,扩大了本调控方法的适用范围,保障了复合供能系统的自给自足,最大程度利用绿色可再生能源,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
公开(公告)号:CN110966758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350266.8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沈阳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容积相变蓄热水箱:伸缩腔体由第一竖板、第二竖板、顶部伸缩板和底部伸缩板围成,顶部伸缩板和底部伸缩板均由第一连接板、滑动杆和第二连接板构成,滑动杆外设螺旋弹簧;伸缩腔体内置波纹内胆;波纹内胆内置U型板,U型板内置U型卡槽,U型卡槽上设置相变蓄热板;顶部伸缩板设置注水管,底部伸缩板设置泄水管,第一竖板设置供水管和回水管。本发明,适用于适用范围广泛。适用于小型蓄水场所可灵活变化容积,更适用于电厂、工业等大型蓄水场所在冬夏季需求蓄热容积不同的场所。
-
公开(公告)号:CN106016421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30339.7
申请日:2016-05-13
Applicant: 沈阳建筑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70 , F24D7/00 , F24D19/00 , F24D19/10 , F24D222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暖供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新风预热功能的导热油顶板辐射采暖系统,包括:导热油炉、油泵、多个导热油辐射板、多个控制阀门和导热油管道,油泵安装在导热油炉上,多个控制阀门分布在导热油管道上,导热油管道穿过多个导热油辐射板与导热油炉形成回路,还包括新风预热系统,新风预热系统包括:多个扁平风道、风管和正压风机,这种采暖系统,充分利用了导热油的高温特性,解决了热水辐射板在高大厂房较高安装高度时的不足,同时,通过导热油辐射板的温度预热新风,在供暖的同时,可以有效地解决冷风渗透给采暖增加的负荷,经济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61628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054822.6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沈阳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跨季节储热/供热设计建造技术领域,公开了用于跨季节水体储热的中空漂浮保温顶盖及施用方法,包括若干保温模块,若干所述保温模块之间采用柔性连接机构进行连接固定,所述柔性连接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保温模块侧壁的预留孔,所述保温模块横截面呈矩形设置,本申请保温顶盖由多个独立的保温模块组成,每个模块都包含了防水层、保温层和空气间层,这样的设计便于运输、存储以及现场组装,从单一模块到整体顶盖,从工厂的制作运输到现场的施工安装,较为便利,减少人力资源的使用,也能快速安装,加快施工进度,本发明具有实用性强和高效保温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365848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010298605.9
申请日:2020-04-16
Applicant: 沈阳建筑大学
IPC: F24H9/00 , F24H9/20 , F28D20/00 , F24H15/223 , F28F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储热量的相变水箱,包括外壳、内胆、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内胆内置连杆控制装置,连杆控制装置包括水平轴杆和竖直轴杆,水平轴杆上设置套筒,每个套筒均通过杆件连接电机,套筒通过连接杆与平板连接,平板均匀布置储能棒,储能棒内装相变材料,储能棒外置翅片;水平轴杆上设置位移传感器,内胆内置温度传感器,外壳设置控制元件,控制元件分别与电机、温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电连接。本发明在内胆内将翅片与储能棒有机结合,不仅能提高换热效率,同时还平衡了整个内胆的温度分布和应力分布,同时提高了储热水箱工作中的稳定性,而利用连杆控制装置可以调节储能棒浸入水的深度来控制水箱储热量的大小。
-
公开(公告)号:CN11770446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867188.5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沈阳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再生能源耦合供暖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涉及可再生能源耦合供暖技术领域,包括:太阳能蓄热供暖子系统、地源侧供暖子系统、空气侧供暖子系统和控制设备;太阳能蓄热供暖子系统用于储存太阳热能,并对建筑末端进行供暖;地源侧供暖子系统用于提取土壤热能,对建筑末端进行供暖;空气侧供暖子系统用于提取空气热能,对建筑末端进行供暖;控制设备用于发出控制指令,通过采集的数据与设定参数进行比对,控制太阳能蓄热供暖子系统、地源侧供暖子系统以及空气侧供暖子系统切换运行模式。本发明克服了单一能源的缺陷,实现了可再生能源耦合供暖系统高效稳定的运行,保证冬季供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