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絮状污泥快速培养高效脱氮颗粒污泥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9113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63443.4

    申请日:2024-07-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絮状污泥快速培养高效脱氮颗粒污泥的装置及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絮状污泥快速培养高效脱氮颗粒污泥的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在线监测分析系统、PLC可编程逻辑控制系统和废水处理系统;在线监测分析系统用于对装置的进水、反应及出水水质进行监测分析,并将监测分析数据传送至PLC可编程逻辑控制系统中;PLC可编程逻辑控制系统对所述监测分析数据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至废水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对废水进行处理。本发明提供的絮状污泥快速培养高效脱氮颗粒污泥的装置及方法,能够在含有高氮和一定量COD的的废水中,实现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协同脱氮,出水运行稳定。

    一种双层结构氧化沟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473372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710763647.3

    申请日:2017-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层结构氧化沟,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由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组成;所述池体设有氧化沟进水管和回流污泥进水管;所述氧化沟进水管和所述回流污泥进水管与所述缺氧池相连;所述好氧池与所述缺氧池在所述池体中形成上下双层结构,所述好氧池为圆环状折流结构,内设有表面曝气机;所述缺氧池为圆环状结构,内设有曝气系统;所述好氧池与所述缺氧池之间设有回流水道;所述二沉池位于所述池体中央,被所述好氧池与所述缺氧池环绕,所述二沉池纵截面为倒T形结构;所述好氧池的出水渠与所述二沉池的进水管相连;所述二沉池内设有刮泥机,所述刮泥机连通二沉池的排泥管,所述二沉池还设有二沉池排水管和环形二沉池出水渠。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吸附剂

    公开(公告)号:CN108452776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330983.3

    申请日:2018-0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吸附剂,其按照重量百分比的组成为:胡敏素60~65%,纳米活性炭纤维30~35%,黏合剂3~6%。制备方法包括:将泥炭土和0.2mol/L的柠檬酸钠溶液按照质量比为1:8.7混合制备粗胡敏素:将粗胡敏素精制得到胡敏素纯品;将纳米活性炭纤维制成粒径为80~100mm的纳米活性炭纤维颗粒纯品;将胡敏素、纳米活性炭纤维颗粒、黏合剂配料后混合制备即得。该吸附剂的应用方法包括:将吸附剂应用于接触吸附床、固定床、移动床或者流化床;吸附剂再生以及吸附剂循环利用。本发明的吸附剂具有吸附容量大、吸附效果好的优点,且可再生,再生后可稳定运行6~10年,运转稳定,管理方便,出水水质良好。

    一种基于植物优化配置的强化脱氮人工湿地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439734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599954.7

    申请日:2018-06-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植物优化配置的强化脱氮人工湿地系统,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一种基于植物优化配置的强化脱氮人工湿地系统,包括处理区、强化除氮区、吸附过滤区、稳定出水水质区和超越区五个分区,每个分区又划分为不同的单元,每个单元中又种植不同类型的植物。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植物优化配置的强化脱氮人工湿地系统,针对传统人工湿地氮去除速度慢、效率低的缺点,基于植物筛选优化配置,具有处理效果好、制备简单、基建与运行费用低等优点。

    一种控制回流比提高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形成速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06062B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610541793.7

    申请日:2016-07-12

    Abstract: 一种控制回流比提高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形成速度的方法,工艺步骤为:将UASB反应器罐体的污泥反应区设置成倒锥柱形状;以垃圾渗滤液与污水厂厌氧污泥的混合物作为接种污泥对UASB反应器进行接种驯化,并添加分子量为400~800万的高分子絮凝剂;加入污水厂污泥液作为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养营养源;加入无机混合缓冲溶液调节pH为7.85~8,并控制罐体温度为35±1℃;控制进水氮负荷为0.4~0.5kgN/m3•d,按照0%、50%、100%、150%、200%的梯度提高回流比;保持回流比为200%,将进水氮负荷提升至0.65~0.7kgN/m3•d,反应器达到稳定状态后,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形成。

    一种深度除砷系统装置及其除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98731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237538.2

    申请日:2018-03-22

    Inventor: 于鹏飞 何亚婷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砷污水的深度处理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高密沉淀池和纳米活性炭吸附过滤反应器,投加药剂包括混凝剂和助凝剂。本发明具有无需预氧化流程,大大缩短处理流程的同时,节省造价和运行费用的优点,并且极大地减少混凝剂的用量,仅为传统方法用量的1/2,降低水处理成本。本发明中采用的纳米活性炭吸附过滤反应器集吸附与过滤于一身,设备占地面积小,造价低,并且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出水可以满足一级A或更高标准。

    一种混合改良土壤复垦沙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64487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611008507.7

    申请日:2016-1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改良土壤复垦沙漠的方法。该方法具体过程为:场地选择→沟渠挖掘→设置防渗→填埋掺混土→种植植物,从而形成防护林种植区,防护林下种植灌木或抗旱草种,实现土壤复垦。本发明的方法,采用混合改良土壤沟渠填埋,以废治沙,且改良土壤持水性强,肥效高,并通过在掺混土层下方设置沟渠式防渗、雨天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的同时截留水分于掺混土层空隙中,干旱时缓慢提供水分给植物,更长时有效的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和养分供给。

    一种提高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形成速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02652B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610057750.1

    申请日:2016-0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厌氧氨氧化菌颗粒污泥形成速度的方法,以低C/N实际工业污水作为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养营养源,控制进水NH4+‑N和NO2—‑N质量浓度比例在(1.05~1.42):1;以厌氧污泥与畜禽养殖粪便混合物作为接种污泥,通过改变进水基质浓度和降低水力停留时间和控制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粒径、颗粒污泥沉降速度及MLVSS/MLSS等方式,从而改变厌氧氨氧化进水氮负荷,能够有效解决厌氧氨氧化菌的持留和扩增难题,厌氧氨氧化污泥颗粒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由环境改变而带来的脱氮效率下降影响。

    一体式双级弹性纤维滤料与平板陶瓷膜耦合生物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05600915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610119851.7

    申请日:2016-03-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饮用水、微污染水、高纯度工业回用水处理的一体式双级弹性纤维滤料与平板陶瓷膜耦合生物反应器,其结构组成包括主体装置、电机、转轴、进水渠、可闭合穿孔花墙、弹性纤维滤料、平板陶瓷膜、出水渠、PLC控制柜。本装置具有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自动化控制程度高等优点;能适用多种污水处理,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