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07949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810104313.X
申请日:2018-02-01
Applicant: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江西省农村能源研究中心) , 华中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药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醇类化合物在防治褐飞虱方面的应用。本发明所述醇类化合物展现了它对褐飞虱较强的驱避活性,在100ug/cm2浓度下驱避率达94.42%,显著高于相同浓度的商业产品驱蚊胺DEET。本发明所述醇类化合物是从传统的中草药中筛选的对褐飞虱有驱避或者有拒食作用的植物源提取物,可用于开发源于中药草的褐飞虱驱避剂。
-
公开(公告)号:CN108402045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104076.7
申请日:2018-02-01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江西省农村能源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N4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药应用领域,尤其涉及氧化石竹烯在防治褐飞虱方面的应用。氧化石竹烯(倍半萜)展现了它对褐飞虱较强的驱避活性,在100ug/cm2浓度下驱避率达77.84%,显著高于相同浓度的商业产品驱蚊胺DEET。氧化石竹烯是从传统的中草药中筛选的对褐飞虱有驱避或者有拒食作用的植物源提取物,可用于开发源于中药草的褐飞虱驱避剂。
-
公开(公告)号:CN110295169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564291.X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江西省农村能源研究中心) , 华中农业大学
IPC: C12N15/113 , A01N57/16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iRNA及其用于杀灭褐飞虱的应用,该技术方案通过实验手段探究了利用基因调控方法抑制褐飞虱生长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筛选得到一种对褐飞虱具有致死效果的miRNA,即Nlu-mir-9a。克隆了Nlu-mir-9a初始转录本,公布了Nlu-mir-9a前体和Nlu-mir-9a成熟体序列。证明Nlu-mir-9a能作用于NlUbx基因的3’UTR,并且负调控NlUbx的表达水平。使褐飞虱由低龄生长至高龄(或羽化)时蜕皮受阻,最终因不能活动和取食而死。基于以上所发现的新性质,可将Nlu-mir-9a采用注射方式作用于褐飞虱,从而实现杀灭作用;也可利用其制备褐飞虱防治药物;还可基于该基因构建转基因水稻品系,使其表达Nlu-mir-9a前体和Nlu-mir-9a成熟体,用于防治褐飞虱的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10295169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1910564291.X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江西省农村能源研究中心) , 华中农业大学
IPC: C12N15/113 , A01N57/16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iRNA及其用于杀灭褐飞虱的应用,该技术方案通过实验手段探究了利用基因调控方法抑制褐飞虱生长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筛选得到一种对褐飞虱具有致死效果的miRNA,即Nlu‑mir‑9a。克隆了Nlu‑mir‑9a初始转录本,公布了Nlu‑mir‑9a前体和Nlu‑mir‑9a成熟体序列。证明Nlu‑mir‑9a能作用于NlUbx基因的3’UTR,并且负调控NlUbx的表达水平。使褐飞虱由低龄生长至高龄(或羽化)时蜕皮受阻,最终因不能活动和取食而死。基于以上所发现的新性质,可将Nlu‑mir‑9a采用注射方式作用于褐飞虱,从而实现杀灭作用;也可利用其制备褐飞虱防治药物;还可基于该基因构建转基因水稻品系,使其表达Nlu‑mir‑9a前体和Nlu‑mir‑9a成熟体,用于防治褐飞虱的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08207949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104313.X
申请日:2018-02-01
Applicant: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江西省农村能源研究中心) , 华中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药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醇类化合物在防治褐飞虱方面的应用。本发明所述醇类化合物展现了它对褐飞虱较强的驱避活性,在100ug/cm2浓度下驱避率达94.42%,显著高于相同浓度的商业产品驱蚊胺DEET。本发明所述醇类化合物是从传统的中草药中筛选的对褐飞虱有驱避或者有拒食作用的植物源提取物,可用于开发源于中药草的褐飞虱驱避剂。
-
公开(公告)号:CN11414994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502292.5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江西省农村能源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链霉菌JXJA01及生物药剂、应用,该链霉菌JXJA01名称为Streptomyces europaeiscabiei JXJA01,已于2021年7月13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805。该菌株和/或其发酵液能够用于制备防治根结线虫的生物药剂。本发明发现的链霉菌JXJA01菌株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具有更强的致死活性,且对根结线虫卵囊的孵化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于作物根结线虫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广泛应用于根结线虫病的防治生物药剂的制备当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789288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292885.3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江西省农村能源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链霉菌JXGZ01及生物药剂、应用,该链霉菌JXGZ01名称为Streptomyces aquilus JXGZ01,已于2021年7月13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804。该菌株和/或其发酵液能够用于制备防治根结线虫的生物药剂。本发明发现的链霉菌JXGZ01菌株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具有更强的致死活性,且对根结线虫卵囊的孵化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于作物根结线虫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广泛应用于根结线虫病的防治生物药剂的制备当中。
-
公开(公告)号:CN111793580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0692495.4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江西省农村能源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对灵芝尺蛾有杀虫活性的苏云金芽胞杆菌JXBT‑0301及其应用。本发明分离筛选的苏云金芽胞杆菌JXBT‑0301已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0072,该菌株分离至从江西省庐山丛林采集的土壤样品中。通过生物测定,表明该菌株的发酵产物对灵芝夜蛾有强效杀虫活性,同时对灵芝蛞蝓具有趋避活性;还对灵芝尺蛾、灵芝谷蛾、二化螟、小菜蛾或菜青虫都有杀虫作用,本发明提供的菌株特别适合开发为一种防治灵芝害虫的生防菌剂。
-
公开(公告)号:CN108611296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402728.5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江西省农村能源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学领域,公开了一种高通量筛选分离苏云金芽胞杆菌(简称Bt)的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连续三步不同策略的选择性培养,使样品中Bt细胞的绝对生物量和相对比例均大幅度提高,需要挑取转接培养和镜检的菌落数减少,分离效率大大提高,操作更加简便;同时需要的样品量减少,可实现高通量操作,特别适用于从样品量很小的样品或Bt生物量很小的样品中分离Bt菌株。
-
公开(公告)号:CN11841517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09926.7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江西省农村能源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N‑乙酰‑L‑谷氨酸在防治根结线虫中的应用,属于线虫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N‑乙酰‑L‑谷氨酸通过杀灭根结线虫的二龄幼虫和/或抑制根结线虫的卵孵化活性,发挥防治根结线虫的作用。本发明首次发现N‑乙酰‑L‑谷氨酸具有毒杀南方根结线虫的作用,证实了N‑乙酰‑L‑谷氨酸可作为新的药物应用于作物根结线虫病生物防治中。N‑乙酰‑L‑谷氨酸是新发现的杀线虫活性物质,相比于现有防治线虫的化学药剂,南方根结线虫还未产生抗药性,更易发挥杀灭效果。并且N‑乙酰‑L‑谷氨酸稳定性和溶解性好,使用简单、方便,更具应用推广价值。
-
-
-
-
-
-
-
-
-